在重庆市彭水县善感乡,阳光普照下,一条崭新的柏油马路蜿蜒盘旋于山间,直通当地打造的田园康养综合体——“苗药谷”。这里不仅融合了苗医药文化传播、苗药物种培育和苗医膳食,还将传统中药材黄精创新开发出黄精茶、黄精果、黄精原浆等16种产品,成为推动当地致富的支柱产业。
7月2日至3日,一场名为“@重庆@世界·乘着高铁去苗乡——外国驻渝蓉领馆及境外驻渝机构彭水行”的活动吸引了来自日本、加拿大、巴西、缅甸、越南等11国驻渝蓉领事机构、重庆韩国人商会、香港特区政府驻重庆联络处等6家境外驻渝机构,以及13家境内外媒体的近70名代表参与。他们深入彭水,亲身体验这座“中国苗乡”的独特魅力。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委副书记、县长任序江在推介中强调,当地正以“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现代服务业+新型城镇化”的创新模式,加速经济社会发展,山水之间蕴藏着独一无二的生态、民族和文化魅力。
活动中,嘉宾们还参观了彭水保家工业园区的重庆苗薯农业有限公司和红薯产业发展中心。通过科技赋能和精深加工,当地将传统红薯产业打造成富民强县的“金色链条”。在乡村振兴国际合作展厅,他们了解到彭水积极对接国际资源、探索合作机遇的开放姿态。柬埔寨驻渝总领事馆领事苏平安称赞善感乡整洁的乡村面貌和充满活力的产业,表示中国在乡村振兴方面的努力值得借鉴,希望加强重庆与柬埔寨的人员往来,推动经济人文交流。
越南驻渝总领事馆总领事裴原龙对彭水的生态文化成就赞不绝口,尤其欣赏乡村振兴国际合作项目。他指出,苗族也生活在越南,希望通过国际合作将彭水的成功经验推广到越南乃至全球。奥地利驻成都总领事馆商务处负责人穆娥则认为,彭水的农特产品质高且有机,建议作为推广重点,拓展至中国各地及海外市场。缅甸驻渝总领事馆总领事林卓越强调,渝厦高铁的开通将助力彭水经济发展,更好地推动苗医、苗药和红薯等特色产品贸易,加速区域一体化。
得益于中央外办定点帮扶和重庆市政府外办的指导,彭水大力探索乡村振兴与国际合作相结合的发展路径,建成重庆市首个乡村振兴国际合作示范点。当地不仅促进产业升级、环境提升、文化传承和治理创新,还形成“一县联五国”格局,与泰国、老挝、柬埔寨、坦桑尼亚、哈萨克斯坦五国智库签订交流互鉴框架协议。同时,彭水积极搭建民族特色产业与国际市场对接平台,推动产品入选外交外事礼品名录,让乡村振兴兼具“国际范”和“苗乡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