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甫过,踏入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姚庄镇,浓郁醇厚的黄桃甜香便萦绕鼻尖。在姚庄镇北鹤村的一个黄桃园里,天光未明就已是一派繁忙——百亩桃林间,金灿灿的果实压弯了枝头,桃农们穿梭其中,精心采摘。
“我们的采收从8月1日就开始了。新鲜的桃子会被立刻送到黄桃选果销售中心,”桃园负责人张永康介绍道,如今正是黄桃完全成熟的时节,不仅品相诱人,口感也愈发香甜,“通过自动化选果设备,能精确地按个头大小进行分类。”
姚庄黄桃的种植历史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从上海引进试种的这颗果实,悄然掀起了一场强村富民的热潮。其优异品质使姚庄在2001年荣获“浙江黄桃之乡”称号。2020年,“姚庄黄桃”更是成功获得了国家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认证,标志着其独特品质与地域根脉。
如今,从最初的罐头原料到广受欢迎的鲜食品类,从单一的农业生产到融合文旅……姚庄以“桃”为核心媒介,探索实践着一条农旅融合、科技驱动、山海携手共发展的生态经济新路径。
张永康的果园今年预计黄桃产量高达22万至25万公斤(约250吨)。面对如此大量的鲜果,销路如何保障?
“我们与本地一家生态农业企业紧密合作,已经成功让黄桃进驻了长三角地区近200家超市门店,”张永康信心满满,“同时,我们还通过抖音直播打开线上销路。顾客只需在手机上下单,当天采摘的新鲜桃子就能通过快递直达家门。多渠道并行,销售完全不是问题!”
在桃林的深处,一位“00后”嘉善青年潘佳豪正忙碌着。他此刻的身份是一名带货主播,热情地向镜头前的粉丝推介刚离枝头的黄桃:“家人们,新摘的姚庄黄桃,果肉饱满多汁,营养丰富!想尝鲜的要抓紧下单了,数量有限,拼手速啦!”潘佳豪正是张永康提到的生态农业企业的掌舵人。三年前,大学毕业后他选择扎根乡村,从父母手中接棒,积极投身于农业现代化的创新转型。“我尝试做产地直播,就是想让消费者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姚庄黄桃的品质之美和新鲜度。”更关键的是,他将在大学所学的数据分析技能融入了农业种植管理,依据前端销售数据的反馈来精准指导定向生产,打通了从门店运营到供应链管理的全链路数据。
这一颗小黄桃所经历的华丽蝶变,映射的正是姚庄农业整体发展理念与模式的深刻革新。2023年,一个重要的合作落地——生态环境部土壤中心与嘉善县政府签约,在姚庄镇建立嘉善双碳创新研究院。该中心率先采用了低碳技术种植了约240棵黄桃树,为黄桃产业的未来增添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内涵。
在多方赋能之下,姚庄黄桃不仅香飘长三角,更踏上了更远的“山海协作”之旅,共同书写着共同富裕的崭新篇章。数年前,姚庄镇便与丽水庆元县的隆宫乡签下了黄桃产业帮扶协议。专家团队实地考察当地水土气候后,成功引种了姚庄优质黄桃,为隆宫乡那些沉睡的闲散土地注入了勃勃生机。如今,隆宫乡的黄桃种植规模已壮大至260亩,遍布于张地、黄坑、桃园等多个村落,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
当前热火朝天的产销景象,只是姚庄黄桃产业谱写“多重奏”的序章。得益于黄桃产业的繁荣,整个姚庄镇呈现出独特的风貌:乡间桃树掩映,溪流碧波环绕,构筑了一幅充满生机的现代版“桃花源”图景。阳春三月,千亩桃花竞相怒放,花海如潮,吸引无数游客驻足流连;到了夏秋之交,绿树浓荫之中点缀着累累硕果,与周边的田园小屋、露营营地相映成趣。不仅如此,黄桃的“跨界”魅力持续迸发——黄桃味汽水、黄桃主题咖啡、创意黄桃甜品等新玩法层出不穷……从传统的“卖果子”到融合一、三产业的“卖风景”“卖体验”,姚庄黄桃产业链条持续延伸,其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综合效应日益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