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层决策
    • 地方动态
    • 食品安全
    • 地方频道
    • 中港环保
    • 中港查询
    • 人员查询
    查询
    010-57279123
  • 网站首页
  • 精选
  • 动态
  • 市县
  • 三农
  • 人物
  • 法治
  • 文化
  • 科技
  • 头条

    精选

  • 2025-07-04 郑州航空港区与泰国EEC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
  • 2025-07-04 小哥们的奋斗故事:权益保障在跟进,奔跑之路更稳当
  • 2025-07-03 磨憨至成都直通动车首次开通
  • 2025-07-03 AI岗位热潮来袭:高薪、竞争与跨界人才需求
  • 2025-07-02 台青甘肃行:文化共鸣与商机交融

    动态

  • 暑期求职乱象需警惕 三方合力筑防线
  • 工信部启动号码保护服务试点,700号段专用于隐私防护
  • 中国前五月物流数据亮眼:增长稳健,结构优化,未来可期
  • 榕江税务人洪流勇担当
  • 广东首批持证长期照护师上岗 破解养老护理行业三大痛点
  • 郴州破题公务接待:机关食堂扫码用餐,一年省下八成接待费
  • 男子诱骗12岁女孩见面被家长拦截 警方辟谣“多人受害”传闻
  • 养老服务师:老龄化浪潮中的“老年生活管家”
  • 上海空港出入境客流激增 暑期出游热潮持续升温
  • 民航新规严控充电宝安全 6月28日起乘机需认准合规3C标识

    市县

  • 废弃空间蝶变文旅“新物种”,中国创新实践重塑消费场景

    三农

  • 塞上湖城“治愈术”:矿坑酒庄与湿地明珠的生态新生

  • 从化黄皮节迎全运:黄金果飘香,科技赋能乡村盛宴

  • 科技创新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构筑乡村振兴新引擎

  • 【全国文明村系列报道】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江西南昌钱溪村六月六晒家谱侧记

  • 广东高州荔枝销售近尾声,销售额突破36亿元

  • 贵州榕江县灾后恢复工作有序展开

    法治

  • 法治之光温暖凉山学子:5633次列车普法活动纪实
  • 中华田园犬解禁热议:科学管理成关键
  • 警惕!诈骗分子“两头骗”,一留学生一女子接连上当
  • 微信表情成关键证据!6万欠款案警示小微商户交易留痕
  • 市监总局、消协联合发布消费提示:警惕针对老年人的直播“神药”陷阱
  • 车机广告泛滥蚕食驾驶安全,智能汽车陷隐私与监管困局
  • 民营经济促进法:护航民营企业行稳致远
  • 老人境外游被坑成“冤大头”?防坑指南请收好
  • 网络“伪专家”横行,多方联手“清朗”出击
  • 东海县安峰镇非法盗采十分猖獗一一地方监管形同虚设?
法制建设 官场现形 法治能量 法眼观察 食品安全

李家琪:听宋才发教授《法学方法论》课程有感

发布时间: 2025-05-12   浏览量: 5144
分享到微信
二维码

北京5月12日电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研究院的研究报告和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有关专家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法学教育现有的600多个法学院当中,无论硕士生还是博士生,在阅读和写作上普遍存在比较大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由于缺乏基本方法、基本技能技巧的严格训练,致使专业文献阅读量不够,对专业领域前沿问题缺乏了解,对专业学科基础问题掌握不牢靠,难于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互融通。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既有学校和任课老师对学生阅读和写作引导不够的因素,更多的在于不少学生只注重于网络传播的快餐文化,忽视了在学习过程中的专业阅读和扩展阅读,缺少对知识面的广泛掌握和写作基本技能技巧的严格训练。应当通过《法学方法论》课程的教育教学,让硕士研究生在学位论文写作之前,就掌握必要的科研论文和学位论文的写作方法,杜绝出现学位论文写作走过场、图形式的做法。为在全国法学教育教学中发挥抛砖引玉的示范作用,近日一些高层媒体对中央民族大学首任法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广西民族大学特聘“相思湖讲席教授”宋才发进行学术专访,并在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2024级硕士生课程作业中,挑选了6篇听宋才发教授《法学方法论》课程后的体会,陆续原汁原味地予以发表。

图片1.jpg

宋才发教授系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首任院长、二级教授,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民委首届有突出贡献专家。

广西民族大学特聘“相思湖讲席教授”,贵州民族大学特聘教授、内蒙古财经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听宋才发教授《法学方法论》课程有感

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2024级2班法律(法学)硕士生 李家琪

在研究生的学习旅程中,我们不仅是为了获得知识,更是为了塑造自己成为一名有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的学者。宋才发教授的《法学方法论》课程,无疑为我们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学术滋养与人生启迪。这门课程不仅为我提供了法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更为我展示了如何做一名真正的学者,如何在学术探索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一、授课风格与课堂氛围

宋才发教授的授课风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我第一次踏入300人的阶梯教室时候,看着乌泱泱的一片人群,不由得震惊住了。心里在想:“这么多学生一起上课,任课老师镇得住场面吗?”后来我才意识到,宋老师不仅镇得住场面,更是让我们每个人都被他的课堂讲授所吸引,流连忘返于课堂上。宋老师讲授的第一堂课,我就被他身上那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所感染。我还特意在网络上搜索了宋才发老师的名字,了解到了宋老师的学习和工作经历以及学术成果,更增添了我对宋老师由衷的钦佩。虽然宋老师已经是年过七十的古稀老人,但他始终精神饱满、充满活力、站立授课,用洪亮的声音传递着知识与热情。他的讲解从不依赖于讲稿,总是脱稿讲授,而且通过生动的肢体语言和丰富的情感表达,把抽象的法学理论讲解得生动且易于理解。

每一堂课,宋老师都会通过与学生的互动,调动大家的思维,让课堂气氛既严肃又充满活力和朝气。宋老师特别注重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课堂上不仅有法学知识的传授,更有思维的碰撞与交流。通过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我不仅学到了课本知识,还学会了如何在讨论中提炼自己的观点,如何通过逻辑推理分析复杂的法律问题。这种教学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我的思维深度,使我从单纯的知识接受者逐渐转变为独立思考者。

二、学术研究的方法与思维方式

《法学方法论》这门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研究方法的学习。宋老师通过自己的讲解,详细阐述了法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并特别强调了“问题导向”的研究方式。除了宋老师外,我的导师李立景教授也特别强调“问题导向”这一研究方式,这更吸引我聆听宋老师的讲授。宋老师认为,研究生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掌握知识,更是为了学会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因此,他鼓励我们要有批判性思维,学会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疑问,挑战传统的理论观点,进行创新性的探索。

在课堂上,宋老师特别强调,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是一个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索”的过程。我们要学会独立思考,带着问题去查阅文献、进行分析,而不是仅仅满足于课本上的理论。他用“母鸡带着小鸡”来形容硕士阶段的学习,即在导师的指导下,带着研究问题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寻找答案,采集有用的信息,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研究成果和能力。这种“自主学习”的模式让我意识到,研究生的学习不再是单纯的听课与记笔记,而要具备深度的思考与独立的学术探索精神。

通过这门课程,我学会了如何从一个学术问题入手,逐步细化研究的方向,如何在复杂的理论体系中找到自己的切入点,进而展开深入研究。宋老师强调,学术研究必须具有明确的目标,并且要循序渐进,不能急功近利,要注重扎实的基础和严谨的思维方法。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我将更加注重“问题导向”的研究方法,带着深刻的问题意识去探究每一个法学现象,深入分析每一项法律问题。

三、学术写作与表达技巧

法学研究不仅仅是对问题的分析,更需要通过写作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清晰地表达出来。宋老师在课程中提到,研究生的写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它不仅体现了我们的学术水平,也反映了我们的思维逻辑和表达能力。宋老师特别强调,学术写作不仅是对已有知识的总结,更是对自己思考成果的创造性表达。因此,学术写作要注重严谨性、逻辑性和创新性。我深受启发的是,宋老师在讲解学术写作时,特别强调了写作过程中思维的结构性与清晰度。宋老师说:“一篇好的文章,不仅要有深度的思考,更要有清晰的框架。”这一点让我受益匪浅。写作不仅仅是把思考的结果表达出来,更是一个组织思维、系统总结的过程。通过不断地反思和修改,我们可以让自己的文章更加清晰、有力,同时也能有效地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学术性。

宋老师还告诉我们,写作不仅仅是学术交流的工具,更是自我思维的延伸。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地深化对问题的理解,提升对问题的把握能力。因此,写作应该成为我们思考和学习的一部分,只有通过不断的写作与反思,我们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

四、治学态度与为人处事

宋老师的《法学方法论》课程,不仅仅是关于学术的指导,更是关于做人、做学问的指导。在课堂上宋老师经常强调,“要做好学问,首先要做好人”,这句话让我受益匪浅。宋老师告诉我们,学术研究不仅仅是为了追求个人的学术成就,更是为了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因此,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需要秉持严谨、务实的态度,只有做到真正的“实事求是”,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宋老师还特别强调,学术研究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事业,不能急功近利。作为研究生,我们要有“坐得住冷板凳”的精神,持之以恒地从事学术研究。在课堂上,宋老师举了很多例子,讲述了一些优秀学者是如何通过艰苦的努力在学术领域取得突破的。他说,学术研究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需要我们耐得住寂寞,静下心来做学问。而这一点,正是每一个学者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宋老师还提醒我们,研究生的学习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我们还要注重社会实践,扩大视野,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学术研究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服务于国家、服务于人民。因此,我们不仅要做学问,还要为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通过《法学方法论》这门课程的学习,我深切体会到,法学不仅是一门知识体系,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治学能力的培养。宋才发教授的授课让我领悟到,学术研究的真正意义在于通过不断探索,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为社会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这门课程不仅帮助我掌握了法学研究的方法与技巧,更让我懂得了做学问需要有严谨的态度和社会责任感。在未来的学术旅程中,我将牢记宋老师的教诲,秉持“问题导向”与“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沉下心来,持续深耕学术领域,努力成长为一名有责任、有担当的学者。这段学习经历必将成为我学术生涯中一笔宝贵的财富,指引我在学术探索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上一条: 云南15岁女生给父亲留言后失联,警方查找两天仍无下落
下一条: 顶刊论文惊现脏话,骂的还是第二作者,期刊回应
精选
内容决策
市县月刊
市县宗旨
车辆信息
一带一路
动态
国际动态
地方动态
社会广角
金融财政
深度观察
市县
市县动态
魅力城市
生态环保
特色小镇
地方频道
三农
三农资讯
美丽乡村
一县一品
精准扶贫
农业政策
人物
领导风采
独家专访
人民之声
企业家
创业者
法治
法制建设
官场现形
法治能量
法眼观察
食品安全
文化
文学诗词
历史知识
艺术音乐
非遗传承
人文教育
科技
科技聚焦
互联网
大数据
健康中国
公益慈善
头条
高层决策
地方动态
食品安全
地方频道
中港环保
联系我们
24小时热线 010-57279123 商务合作 010-57279123 版权合作电话 010-57279123

领导决策网 领导决策月刊

Copy Right © 2018-2026 领导决策网版权 京ICP备202406678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441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