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层决策
    • 地方动态
    • 食品安全
    • 地方频道
    • 中港环保
    • 中港查询
    • 人员查询
    查询
    010-57279123
  • 网站首页
  • 精选
  • 动态
  • 市县
  • 三农
  • 人物
  • 法治
  • 文化
  • 科技
  • 头条

    精选

  • 2025-07-04 郑州航空港区与泰国EEC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
  • 2025-07-04 小哥们的奋斗故事:权益保障在跟进,奔跑之路更稳当
  • 2025-07-03 磨憨至成都直通动车首次开通
  • 2025-07-03 AI岗位热潮来袭:高薪、竞争与跨界人才需求
  • 2025-07-02 台青甘肃行:文化共鸣与商机交融

    动态

  • 暑期求职乱象需警惕 三方合力筑防线
  • 工信部启动号码保护服务试点,700号段专用于隐私防护
  • 中国前五月物流数据亮眼:增长稳健,结构优化,未来可期
  • 榕江税务人洪流勇担当
  • 广东首批持证长期照护师上岗 破解养老护理行业三大痛点
  • 郴州破题公务接待:机关食堂扫码用餐,一年省下八成接待费
  • 男子诱骗12岁女孩见面被家长拦截 警方辟谣“多人受害”传闻
  • 养老服务师:老龄化浪潮中的“老年生活管家”
  • 上海空港出入境客流激增 暑期出游热潮持续升温
  • 民航新规严控充电宝安全 6月28日起乘机需认准合规3C标识

    市县

  • 废弃空间蝶变文旅“新物种”,中国创新实践重塑消费场景

    三农

  • 塞上湖城“治愈术”:矿坑酒庄与湿地明珠的生态新生

  • 从化黄皮节迎全运:黄金果飘香,科技赋能乡村盛宴

  • 科技创新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构筑乡村振兴新引擎

  • 【全国文明村系列报道】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江西南昌钱溪村六月六晒家谱侧记

  • 广东高州荔枝销售近尾声,销售额突破36亿元

  • 贵州榕江县灾后恢复工作有序展开

    法治

  • 法治之光温暖凉山学子:5633次列车普法活动纪实
  • 中华田园犬解禁热议:科学管理成关键
  • 警惕!诈骗分子“两头骗”,一留学生一女子接连上当
  • 微信表情成关键证据!6万欠款案警示小微商户交易留痕
  • 市监总局、消协联合发布消费提示:警惕针对老年人的直播“神药”陷阱
  • 车机广告泛滥蚕食驾驶安全,智能汽车陷隐私与监管困局
  • 民营经济促进法:护航民营企业行稳致远
  • 老人境外游被坑成“冤大头”?防坑指南请收好
  • 网络“伪专家”横行,多方联手“清朗”出击
  • 东海县安峰镇非法盗采十分猖獗一一地方监管形同虚设?
法制建设 官场现形 法治能量 法眼观察 食品安全

新修订的科普法公布施行,将带来哪些变化?

发布时间: 2025-01-16   浏览量: 156285
分享到微信
二维码

领导决策网报道         

       2024年12月25日,颁布22年的科学技术普及法完成首次修订,并公布施行。新修订的科普法将带来哪些变化?相关部门将如何推动法律有效落地?围绕公众关心的问题,记者15日采访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科技部、中国科协相关负责人。

  开展全国科普月活动 丰富群众科普体验

  新修订的科普法增加规定,每年9月为全国科普月。接下来,全国科普月活动将如何开展?

  “20多年来,我国在每年9月第3周集中举办广覆盖、多样化的全国科普日活动,9月开展科普活动的氛围已十分浓厚。”中国科协科普部副部长顾雁峰说,相信随着新修订的科普法深入实施,社会各界的精品科普活动将在9月集中呈现,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体验。

  顾雁峰介绍,全国科普月期间,中国科协将依托全国科普日的平台和基础,广泛动员、协同各方,集中开展科普集市、科普剧展演、科普研学等活动,展示科普与科幻、艺术等融合发展的新模式,为全社会献上高质量科普盛宴。

  同时,发挥“科普中国”国家级科普信息化平台作用,强化与线上线下各类媒体、平台合作联动,推动开展“云上科普月”活动,通过直播、短视频、话题互动、VR等方式,促进优质科普资源全民共享。

  打造科普产业体系 做大做强科普企业

  科普产业是科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府、社会、市场等协同推进科普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科普+”赋能新闻出版、旅游、影视、展览等行业,为这些行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动力。

  新修订的科普法规定,国家发展科普产业,鼓励兴办科普企业。如何更好推动科普产业发展?

  科技部相关司局负责人李昕说,一方面,要推动科普资源、要素同其他产业充分融合,形成一些新业态;保持和扩大科普在文创、研学等领域的发展势头。另一方面,要打造创作、研发、设计、制造、展陈等全链条科普产业体系,做大做强科普企业,推动科普产业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社会公众期盼。

  下一步,科技部将研究制定更有力的政策措施,壮大科普产业规模,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科普企业,加强科普展览、影视、书刊、游戏产品、文旅和新媒体等科普产品及服务的开发、应用与推广,服务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品质化、个性化科普需求。

  支持发挥“银龄”力量 壮大科普人员规模

  科普人员是科普的实施主体。目前,我国科普人员总体数量仍然较少,成为制约科普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社会法室主任石宏说,为进一步强化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新修订的科普法增加“科普人员”一章,围绕推进科普人才专业化、发挥特定群体作用、发挥学校人才培养功能、加强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等方面作出规定。

  新修订的科普法提出,鼓励和支持老年科学技术人员积极参与科普工作。

  “这一举措既能弥补我国科普人员数量的不足,也能为老年科学技术人员继续发光发热提供平台和条件。”顾雁峰说,我国已出台多个纲要意见,鼓励和支持老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普工作。

  顾雁峰说,中国科协将继续支持建设老年科技大学、“老科技工作者报告团”等以老年科技人员为参与主体的科普品牌,为他们开展科普提供平台和服务;通过举办培训班等方式,加强对老年科技人员的针对性培训;开展表彰奖励和典型宣传,营造全社会关注、尊重和支持老科技工作者的良好氛围。

  完善科普职称评审 激发人才科普活力

  人才评价是人才发展的指挥棒。新修订的科普法明确,国家健全科普人员评价、激励机制,鼓励相关单位建立符合科普特点的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等评价制度,为科普人员提供有效激励。

  为激发和释放科普人员创新创造活力,中国科协自2023年起面向中央单位试点开展自然科学研究系列科普专业职称评审工作。两年来,已有145人通过评审取得科普职称,涌现出一批有能力、有影响力的科普工作者。

  顾雁峰说,接下来,中国科协将完善科普职称评审标准、制定科普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实施方案,健全科普职称评审机制,带动更多省市开展科普职称评审工作。同时,通过开展针对性培训、专业水平认证、典型选树、表彰等方式,进一步健全科普激励机制。

[声明]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上一条: 破除贪腐“障眼法” 揭开腐败“隐身衣”——评电视专题片《反腐 为了人民》
下一条: 自侦化、公诉化和提前介入——高质效办好行政检察案件的新思路
精选
内容决策
市县月刊
市县宗旨
车辆信息
一带一路
动态
国际动态
地方动态
社会广角
金融财政
深度观察
市县
市县动态
魅力城市
生态环保
特色小镇
地方频道
三农
三农资讯
美丽乡村
一县一品
精准扶贫
农业政策
人物
领导风采
独家专访
人民之声
企业家
创业者
法治
法制建设
官场现形
法治能量
法眼观察
食品安全
文化
文学诗词
历史知识
艺术音乐
非遗传承
人文教育
科技
科技聚焦
互联网
大数据
健康中国
公益慈善
头条
高层决策
地方动态
食品安全
地方频道
中港环保
联系我们
24小时热线 010-57279123 商务合作 010-57279123 版权合作电话 010-57279123

领导决策网 领导决策月刊

Copy Right © 2018-2026 领导决策网版权 京ICP备202406678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441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