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这份战略性文件明确提出:到2027年,我国将在脑机接口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率先构建起先进的技术体系、产业体系和标准体系框架。
脑机接口通过在人类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搭建信息连接通路,实现生物智能与机器智能的融合交互。这项生命科学与信息科学交叉的前沿技术,正引领新一轮科技变革,不断催生创新成果并加速产业扩张,已成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的战略性领域。《实施意见》将提升脑机接口产业原始创新能力作为核心任务,强调前瞻布局和政策赋能,加速培育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的新兴产业赛道。
在应用推广层面,《实施意见》设定清晰目标:2027年前推动脑机接口技术在医疗康复、工业智造、生活消费等场景实现规模化落地应用;同时实现产业体量持续增长,建设2至3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聚区,形成一系列创新服务模式和业态样板。到2030年,将实现产业创新能力的全面跃升,建成具备安全自主保障能力的技术生态链,培养2-3家全球领导型企业和一批专注于关键技术突破的“专精特新”创新主体。
为保障产业发展目标落地,《实施意见》部署五大关键任务:
· 突破核心芯片和基础算法等软硬件技术瓶颈
· 推动跨行业协同创新,加速科研成果转化
· 构建应用验证平台体系,强化产品安全评估能力
· 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集群
· 建立完整技术标准体系,制定标准化发展实施路径
这项政策标志着我国正式将脑机接口纳入国家级产业发展战略,旨在抢占下一代人机交互技术主导权,对建设科技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随着政策红利逐步释放,千亿级规模的脑机产业赛道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