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层决策
    • 地方动态
    • 食品安全
    • 地方频道
    • 中港环保
    • 中港查询
    • 人员查询
    查询
    010-57279123
  • 网站首页
  • 精选
  • 动态
  • 市县
  • 三农
  • 人物
  • 法治
  • 文化
  • 科技
  • 头条

    精选

  • 2025-08-18 跨越万里开展思政课 中国智慧点亮秘鲁“深海绿港”
  • 2025-08-18 南京六合区校园食材招标引争议:预审被指不透明且双标,学生饮食安全存隐忧
  • 2025-08-15 长三角地区外贸强劲增长,前7个月进出口稳居全国前列
  • 2025-08-15 人在画中行:安吉,读懂万重绿浪间的生态诗行
  • 2025-08-15 2025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九月登汉 聚焦科技赋能文旅融合嘉年华

    动态

  • 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成功开展大型系留点火试验
  • 暑期图书馆变身“托儿所”凸显儿童看护困局
  • 龙丽高速引客来,浙南山村夏日清凉变致富“金矿”
  • 文体旅融合激活夏日经济,“金钥匙”解锁消费新引擎
  • 甘肃榆中打通山洪救援通道 干道清淤初成全面转战巷道
  • 多地出台补贴政策!托育服务如何迈向“可及、可信任、可支付”?
  • 蓝色循环 生态共富:中国台州的海洋环保创新实践
  • 万年县卫健委召开医疗卫生机构医德医风有关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动员部署会
  • 物价走势转暖 政策成效逐步显现
  • 职业“代退款”藏身二手平台:馅饼还是陷阱?

    市县

  • 古建新生:宁德嘉兴老街活化打造民生文旅新场景

    三农

  • 雪域边关展新颜:西藏边境振兴绘就富民固边新画卷

  • 甘肃蜜瓜破浪出“海”,新农人达祖寿创温室增收样本

  • 姚庄黄桃:一颗果实的绿色蝶变与共富协奏

  • 嘎仙洞:从鲜卑祖庭到乡村振兴“金钥匙”

  • 太行山下国际艺术村,许村打造乡村旅游振兴样板

  • 向"药"而兴 济南商河打造生物医药产业新高地

    法治

  • 斩断未成年直播利益链——三管齐下遏制MCN违规签约乱象
  • 拆穿“李鬼”:假冒账号“碰瓷”的三大案例与警示
  • 大丰警方奔袭千里追赃 反诈警示:警惕假“公检法”索要现金
  • 骗子假售后真挖坑 民警破黄金取现诈局救下12万
  • 为搏流量“无下限”:博主畸形起号乱象调查,专家吁强化平台责任依法整治
  • 虚假保险催缴骗局:警银联动 成功拦截德阳女子30万失款
  • 航班退改签需警惕!警方向冒充客服新骗局亮剑
  • 伪造合同恶意起诉民企,机关联动惩治虚假诉讼
  • 空白合同套路深 员工胜诉获双倍赔偿 乌鲁木齐法院严惩违法用工
  • 北京法院判决旅游公司因游客摔伤承担七成赔偿责任
科技聚焦 互联网 大数据 健康中国 公益慈善

智元远征A2人形机器人全球首次完成高温环境24小时全自主行走

发布时间: 2025-08-18   浏览量: 175
分享到微信
二维码

行走突破:城市酷热中的持续跋涉

昨天清晨的上海浦东新区户外园区,智元远征A2人形机器人以坚定步伐启动了一场非凡旅程。在炽热的骄阳与闷热的空气中,这位“钢铁行者”顶住了超过35℃的持续高温考验。它摆脱了实验室的舒适环境,在没有人工遥控干预的条件下,历经白天的灼烤与夜间的弱光挑战,自主持续行走整整二十四小时。这标志着全球首次有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在真实复杂的高温户外场景下成功完成了如此长时间的独立跋涉。

从“步履蹒跚”到“走遍街区”

这非同寻常的二十四小时行走,是人形机器人实用化道路上的关键一步。镜头记录下了它的身影:面对凹凸的砖石路面,它能自如调整步伐,平稳前行;识别到挡路的减速带时,灵活抬脚跨越;与人流相遇,它能迅捷反应,安全避让,如同在城市中游刃有余的市民。这次挑战成功地将人形机器人的能力界限,从实验室中“会走”的原型,大步推向了真实生活中“走得好”的实用阶段。远征A2展现出的稳健性和对环境强大的适应性,为人形机器人未来进入工业巡检、商业服务等多重应用场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商业化启航:全线产品开售

紧随这场成功的直播演示,智元机器人开启了其产品商业化的新篇章。就在今天,包括远征、灵犀、精灵在内的智元机器人全系产品,已正式在其官方线上商城以及京东商城平台同步发售。这标志着智元从研发探索正式迈入了大规模市场应用的轨道。

技术与场景:高温户外考场

挑战所处的真实户外环境是严峻的考验场。混合材质的道路(柏油、砖石),随机设置的路障(锥桶、减速带),加上午间超过35℃的气温(致使路面发烫)以及夜间的照明不足,都对机器人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提出了严苛要求。令人欣慰的是,远征A2全程自主行动,未曾依赖任何遥控指挥。借助先进的环境定位与导航系统,它始终能精确判断自身位置,快速识别路上的障碍物,行走节奏稳定,从未发生步态失调或中途故障的问题。

能量补给:高效换电焕发活力

尽管机器人耐力远超常人,它们依然需要“补给”。这场挑战中最引人注目的技术亮点之一,当属便捷的“热插拔换电”功能。据智元机器人研发代表曹旭介绍,在持续行走状态下,远征A2的单块电池续航力约为2.5小时。在电量临近耗尽时,操作极其简便——无需关机断电,只需接入外部电源,便可在极短时间内拆下耗尽的电池并更换满电新电池,过程耗时不到一分钟,普通用户也能轻松掌握。完成换电,机器人即刻“满血复活”,继续它的跋涉。智元机器人通用业务部总裁王闯透露:“目前单台远征A2累计行走时长已突破3000小时大关。新近下线的机器直接投入高强度压力测试——已有多台成功通过持续60小时乃至360小时的不间断作业挑战,我们正向着720小时的下一个阶段目标全力冲刺。”

硬件基石:协同稳定之源

远征A2行走如此稳健,得益于其软硬件之间默契无间的协同效应。打造人形机器人是一项融合了机械、硬件与嵌入式系统的跨学科工程,“身躯”的核心组成部分尤为重要。智元在关节模块这一关键环节实现了显著突破。智元机器人硬件研发负责人肖启明指出,机器人在复杂环境自主行走的核心支撑在于稳定可靠的关节驱动器。早期关节部件可靠性不足常导致跌倒。而今,智元通过“自主研发结合协同供应商深度开发”的策略,不仅显著提升了关节的控制精度和运行可靠性,还成功地使得机器人本体的国产化配套率达到了95%。

智能计算:兼顾性能与能耗

在算力配置方面,远征A2装载了270TOPS算力的控制器,足以支撑其实现自主导航行走、障碍规避和基本人机交互等功能。为何未采用自动驾驶领域中动辄上千TOPS的控制器?王闯解释说,人形机器人的移动速度远低于汽车。当前选用的算力等级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平衡,既满足核心功能需求,又能很好地适应电池续航能力和机器散热等物理限制,有效避免了因算力过剩而导致电力消耗过快、机体过热的问题。

国产协同:供应链生态共建

作为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引领者,智元正积极构建完备的国产化供应链体系。公司以“自主研发关键核心部件”和“携手供应商共同成长”为路径,联合多家专注于关节、电机等领域的优质供应商,共同打造一个良性的行业合作生态。王闯介绍,随着智元出货量的持续攀升,部分供应商企业的规模和市场估值也随之成倍扩张。这种深度协同不仅显著增强了供应链的韧性,也促进了硬件综合成本的下降——远征A2的售价已从去年高达百万元级别,降低到今年的七十至八十万元区间。未来伴随着产能进一步扩大,价格仍有下行空间。

行业痛点:技术分歧与标准空白

然而,作为一个新兴产业,人形机器人领域还存在不少发展痛点。王闯坦言,目前行业内在技术路线选择上存在较多争议。例如:关节传动方式优选滚珠丝杠还是高精度力矩控制旋转关节?核心算法应倾向于基于规则还是纯数据驱动?末端操作工具该配备高自由度的灵巧手还是结构简易的夹爪?这些尚无最终定论的路线之争,给从业者带来了巨大判断压力,选错方向代价高昂。更根本的挑战在于行业标准化进程的严重滞后。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秘书长钟俊浩着重指出,标准并非仅仅是“最高要求”,它首先应是“基础门槛”。标准制定本身需要凝聚广泛共识,但目前行业仍未达到这一阶段。当务之急是由头部企业率先界定出清晰的发展路径,为全行业指明共同努力方向。有专家评论道,当下人形机器人产业虽已有多位同行者迈出坚实步伐,但由于缺乏统一的“交通规则”,力量难以有效聚合。业界期待随着国产供应链的日渐成熟和相关标准规范的逐步制定,人形机器人能更快地融入各类实际应用场景。

初生“稚子”:在应用场景中进化

王闯将当下阶段的人形机器人形象地比喻为“两岁幼童”——能平稳走路,会简单互动,但尚不具备承担复杂任务的能力。智元机器人产品专家郝超也承认,在工业场景中,当前人形机器人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可能仅相当于熟练工人的60%-70%。基于现实,智元推行“沿途下蛋”的商业策略:优先推进机器人现阶段力所能及的商业化应用,让其在真实环境应用中持续获得进化能力。依据此策略,智元在应用落地场景的选择上,着重考虑了情感联结与轻量服务功能的结合。拿远征A2来说,它当前的主要应用定位落在展馆向导和文化娱乐表演领域。在展厅内,它能迎客送宾,配合展品信息进行生动讲解;在商演活动中,其多机协同控制能力可展现群体舞蹈或乐器合奏,像此前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开幕式上震撼演绎的群舞《秦俑魂》便是例证。

未来进化:场景深化与“主动”能力

展望前路,人形机器人的进化将围绕两大核心方向展开:其一是在特定场景中深化功能性适配。例如在养老陪护领域,先实现聊天解闷、定时提醒用药等基础功能,再逐步向辅助行动、紧急呼救等更复杂的协作支持能力拓展。其二是赋予机器人更强的“主观”判断力。智元机器人产品专家伊森阐明,提升“主动”意识的目标是让机器人在感知范围内自主发掘服务需求。设想在一个展厅环境中,它能主动上前询问协助访客;或在工厂场景中,它自行判断“某个料箱是否需要转运”,而并非总需要人类下达明确的指令。王闯对此总结道:短期无须过度忧虑机器人对人类岗位的替代,长期也无需恐惧它会取代人类。关键在于通过持续的技术迭代强化基石,依托真实场景落地培育市场规模,借助行业协同合作优化成本。最终目标是把人形机器人塑造成一种强有力的新型生产工具,成为提升人类社会生产效率、改善生活品质的有力助手。

上一条: 机器人奥林匹克盛会落幕,中国力量闪耀全球人形技术赛场
下一条: 没有了!
精选
内容决策
市县月刊
市县宗旨
车辆信息
一带一路
动态
国际动态
地方动态
社会广角
金融财政
深度观察
市县
市县动态
魅力城市
生态环保
特色小镇
地方频道
三农
三农资讯
美丽乡村
一县一品
精准扶贫
农业政策
人物
领导风采
独家专访
人民之声
企业家
创业者
法治
法制建设
官场现形
法治能量
法眼观察
食品安全
文化
文学诗词
历史知识
艺术音乐
非遗传承
人文教育
科技
科技聚焦
互联网
大数据
健康中国
公益慈善
头条
高层决策
地方动态
食品安全
地方频道
中港环保
联系我们
24小时热线 010-57279123 商务合作 010-57279123 版权合作电话 010-57279123

领导决策网 领导决策月刊

Copy Right © 2018-2026 领导决策网版权 京ICP备202406678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441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