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层决策
    • 地方动态
    • 食品安全
    • 地方频道
    • 中港环保
    • 中港查询
    • 人员查询
    查询
    010-57279123
  • 网站首页
  • 精选
  • 动态
  • 市县
  • 三农
  • 人物
  • 法治
  • 文化
  • 科技
  • 头条

    精选

  • 2025-08-08 秋染华夏:金浪灌浆稻香浓,晒秋舞起庆立秋
  • 2025-08-07 银发经济品质跃升 旅居康养开辟多维融合新路径
  • 2025-08-07 中国外贸前7月稳健增长提速,绿能转型与民企主力作用凸显
  • 2025-08-06 南美智港·中秘情缘:钱凯港,改写历史的新门户
  • 2025-08-05 缅甸贸易中心海南揭牌,深化中缅多领域贸易合作

    动态

  • 育儿补贴诈骗陷阱频发!警方呼吁全国警惕虚假申领骗局
  • 七部委联合启动国家脑机接口产业引领计划
  • 上饶经济开发区税务局:实干笃行 绘好作风建设“长”“常”线
  • "3C贴纸"造假横行 充电宝民航安全新规蒙阴影
  • 北京密云暴雨后村庄灾情重建:居民生活逐步恢复中
  • 阳台厨房竟成“卧室”!低租诱惑下的群租房回潮
  • 泥石洪流中矗立 他们是村民的“主心骨”
  • 活态侗寨黄岗:传统农耕与旅游新声的交响曲
  • 江西玉山岩瑞镇开展“八一”建军节系列活动
  • 雨季不误安居愿,太原老旧小区暖心改造

    市县

  • 向洋流要绿色电能,中国造浪者点亮海岛

    三农

  • 杭州城乡双轨并进,编织低碳转型绿色版图

  • 一片叶子富了村 两山理念润龙泉 ——中纪央媒网执行主编田立会赴沂南县陶缘茶叶种植合作社调研乡村振兴增收路

  • 公主岭吉农养殖专业合作社探索生态循环养殖 蚯蚓“牵线”鸡“生金”绘就振兴图景

  • 绿水青山映蝶变:梅林村绘就杭州样板乡村的振兴画卷

  • 乡情共振牛产业 崇仁县山斜村“牛经济”绘就振兴画卷

  • 从枝头到舌尖!广信这里农旅融合让乡村“甜”起来

    法治

  • 空白合同套路深 员工胜诉获双倍赔偿 乌鲁木齐法院严惩违法用工
  • 北京法院判决旅游公司因游客摔伤承担七成赔偿责任
  • 最高法以精准惩戒强化信用修复 九案例明晰"失信"与"失能"界限
  • 暑期学生安全警示:警惕电信诈骗黑手伸向未成年人
  • 暑期高薪兼职暗藏“坑” 务工青年谨防三类骗局
  • 警惕票务欺诈新手段!“内部渠道”“代抢”音乐节门票致多人损失惨重
  • 警惕新型电诈洗钱陷阱!收赃销赃皆担责
  • 伪营养师布迷阵,保健品乱象吞噬健康
  • “清欠”任务下的骗局:大学生签名竟成失信人,检察深挖揭借名贷黑幕
  • 新规破解甲醛房困局,让出租屋成为安心之家
科技聚焦 互联网 大数据 健康中国 公益慈善

伪造骑手身份 炮制“卖惨”剧本—— 短视频恶意营销瞄上外卖骑手

发布时间: 2025-06-24   浏览量: 2369
分享到微信
二维码

  日前,在繁华的广州街头,一名身着黄色工服的外卖骑手突然倒地,路人纷纷上前施救。然而几分钟后,一则“单王倒下身亡”的视频在网上传播,引发广泛关注。6月7日,美团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骑手是因低血糖晕倒,身体无恙。这名骑手目前的配送单量在站点里并非“单王”,属于中低水平,公司将通过法律手段维护骑手权益。面对“被身亡”的恶意造谣,骑手本人已报警。

  近来,造谣者屡屡将镜头对准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有人休息片刻被渲染成“猝死”,有人阳台小憩被扭曲为“跳楼”……这些经过编造的虚假“悲情场景”,不仅伤害个体尊严,更侵蚀社会信任。

  近日,各地网信部门深入组织开展“清朗·整治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乱象”专项行动,指导短视频服务平台以及提供短视频功能的平台从严整治恶意营销突出问题,其中特别提到要聚焦恶意虚假摆拍问题,包括打造悲惨人设、假冒新就业群体身份、虚构“苦情”戏、利用公众善意卖惨营销等,并依法依约处置了一批违法违规账号。

  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2024年12月发布的《灵活就业类谣言传播机制与治理路径研究》报告显示,涉“骑手、网约车司机”谣言年增长率超过150%。其中,涉“骑手”相关谣言较多,在灵活就业类谣言中占比达28.72%。

  这些虚构骑手“卖惨”情节的剧本是如何炮制出来的?幕后策划者形成了怎样的造假链条?记者对此展开采访。

  “这些虚假摆拍短视频的制作与传播已经形成一套成熟的流程。”某MCN机构运营人员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披露,“在最初创意策划阶段,团队会精心挑选那些容易触动公众情绪的题材,比如35岁被裁、211毕业生失业、身着骑手服带患儿跑单等,利用公众对社会热点和弱势群体的关切心理,博取眼球、赚取流量”。

  据透露,在制作环节,一些MCN机构聘请专业编剧编写剧本,并招募群众扮演外卖骑手及剧情中的相关角色。他们精心布置拍摄场景,比如设计暴雨中摔伤、餐箱被踢翻等“扎心”画面,借助简单的道具,采用低清晰度的画质营造“节目效果”,“MCN机构会反复打磨故事、细节,使视频内容最大程度引发观众情感共鸣”。

  此外,“MCN会利用平台的算法推荐机制,通过加入一些热门话题标签和关键词,将视频推送给大量用户。部分机构还会雇佣网络水军进行点赞、评论和转发,进一步扩大视频的影响力。”某平台运营人员说。

  虚假摆拍短视频带来的盈利相当可观。“一旦视频获得高流量,相关账号就能吸引大量广告商投放广告,这是其主要盈利来源之一。一些视频还会将流量引导到其他平台,通过带货、收取打赏等方式实现变现。”该运营人员说,某些爆款虚假短视频在短时间内能带来数万元甚至更高收益。

  2024年7月,一名自称某平台“外卖小哥”的网友在网上发布短视频,称自己辛苦工作一个月,工资仅有两三千元。这些视频迅速传播,引发广泛关注。与此同时,江苏省泰州市警方接到该外卖平台公司报警称,该男子并非他们平台外卖员,所发布内容与事实严重不符。

W020250624246698403301.jpg

  警方对此展开深入调查,发现该男子在短时间内频繁发布关于工资条的视频,发布频率明显不符合正常的工资发放周期。同时,视频中展示的工资条涉及多个不同外卖平台,且姓名与工号存在差异。经警方进一步核查,该男子并非这些平台的员工,所展示的工资条均为伪造,工资条上提及的外卖站点并不存在。

  警方迅速锁定嫌疑人张某。经查,张某发布视频中提及的外卖站点虽位于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但张某本人并不在泰州市生活和工作。在张某手机中,警方发现大量未完成的虚假短视频,内容均是冒充外卖员晒工资条。据统计,几个月内,张某编造并发布70余条虚假视频,总播放量突破500万次,对相关外卖平台的正常经营造成不良影响。

  目前,张某因涉嫌犯罪被警方采取强制措施,案件在进一步侦查中。

  《灵活就业类谣言传播机制与治理路径研究》报告中提到,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不少造谣者利用AI编造虚假信息,编造谣言的成本更低,更易传播。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梁迎修指出,法律是治理网络谣言的有力手段,现有法律法规为短视频摆拍等网络谣言治理提供了充分依据。刑法中规定了侮辱罪、诽谤罪等罪名;民法典对谣言侵权责任作出详尽规定;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了对网络谣言传播的行政制裁措施;网络安全法等互联网专门法律条款,明确了公民和平台在维护网络安全、打击网络谣言方面的责任。

  美团相关负责人表示,美团对假扮骑手摆拍等造假产业链持严厉打击态度,致力于维护广大骑手合法权益。平台主动与警方协同联动,向警方提供相关线索,配合打击摆拍卖惨牟利等不法行为,同时与网信等有关部门协作,配合开展“清朗行动”,及时报送虚假摆拍线索。

  “谣言制造者已形成‘工业化造谣’模式,需要平台、相关部门与公众合力,共同构建防御体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陆洪磊说,治理短视频摆拍卖惨需要各方携手。他建议平台建立辨别谣言知识库,对虚假内容进行前置拦截,以AI技术识别AI谣言,着重强化机器识别模型训练,对多次违规账号予以严惩,并对AI生成内容进行明确标注;建立跨平台线索互通机制,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细则落地实施。

  据悉,网信部门将进一步深化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乱象治理,聚焦虚假摆拍、散布虚假信息、违背公序良俗、违规引流营销等突出问题,指导相关平台加大监测打击力度,依法从严处置问题严重的网络账号,切实维护网民权益,积极营造健康清朗的网络空间。

上一条: 媒体:中国足协终止与国足主帅伊万合作
下一条: 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研讨会在宁举行,南大推出“AI试炼场”平台
精选
内容决策
市县月刊
市县宗旨
车辆信息
一带一路
动态
国际动态
地方动态
社会广角
金融财政
深度观察
市县
市县动态
魅力城市
生态环保
特色小镇
地方频道
三农
三农资讯
美丽乡村
一县一品
精准扶贫
农业政策
人物
领导风采
独家专访
人民之声
企业家
创业者
法治
法制建设
官场现形
法治能量
法眼观察
食品安全
文化
文学诗词
历史知识
艺术音乐
非遗传承
人文教育
科技
科技聚焦
互联网
大数据
健康中国
公益慈善
头条
高层决策
地方动态
食品安全
地方频道
中港环保
联系我们
24小时热线 010-57279123 商务合作 010-57279123 版权合作电话 010-57279123

领导决策网 领导决策月刊

Copy Right © 2018-2026 领导决策网版权 京ICP备202406678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441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