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层决策
    • 地方动态
    • 食品安全
    • 地方频道
    • 中港环保
    • 中港查询
    • 人员查询
    查询
    010-57279123
  • 网站首页
  • 精选
  • 动态
  • 市县
  • 三农
  • 人物
  • 法治
  • 文化
  • 科技
  • 头条

    精选

  • 2025-08-03 上饶市爱国拥军促进会第一届第三次会员大会圆满召开
  • 2025-08-01 领跑全国!内陆青海外贸增速何以如此之快
  • 2025-08-01 就业帮扶车间激发蓝山县村民增收新活力
  • 2025-08-01 成都夜间动卧直通四大城市,商旅与游客热捧“夕发朝至”
  • 2025-07-31 响应国家号召,共筑绿色生态梦——中纪央媒网在行动

    动态

  • 江西玉山岩瑞镇开展“八一”建军节系列活动
  • 雨季不误安居愿,太原老旧小区暖心改造
  • 海南自贸港封关后海关监管新规:三类货物特殊管理 二线通道便利通行
  • 三地创新监管模式 让无堂食外卖更放心
  • 我国将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减轻育儿负担惠民举措
  • 中国泳队新加坡世锦赛夺两金 唐钱婷蛙泳摘铜
  • 安徽芜湖:奇瑞强势跃升152位 跻身《财富》 世界500强刷新中国车企进位纪录
  • 河北平泉“友爱老年公寓” 用爱织暖巢,让晚年时光满溢温情与幸福
  • 2025苏台青年创新交流营暨文创大赛启幕,两岸青年共筑江苏梦想
  • 电商虚假评论乱象引关注,消费者权益亟待保障

    市县

  • 青海救治小“凌小蛰”,雪山之王展现生态曙光

    三农

  • 西藏金融服务变革惠泽边陲乡村振兴

  • 湖南祁阳订单农业驱动乡村振兴,特色高粱玉米绘就富民新图景

  • 高原牧场的智慧蝶变:那曲牧民拥抱新生活

  • 连江口镇:生态文旅融合绘就乡村新画卷

  • 夏日高温催生“清凉经济”繁荣:新消费趋势与监管强化

  • 中纪央媒网镜头下的乡村振兴 绘就共富新图景 ,共赴时代新辉煌

    法治

  • 警惕新型电诈洗钱陷阱!收赃销赃皆担责
  • 伪营养师布迷阵,保健品乱象吞噬健康
  • “清欠”任务下的骗局:大学生签名竟成失信人,检察深挖揭借名贷黑幕
  • 新规破解甲醛房困局,让出租屋成为安心之家
  • 3岁糖宝遭拒赔,重疾险条款埋雷引争议
  • 中纪央媒网江苏运营中心主任梅发龙:走基层,普法教育显担当
  • 婚恋账号乱象:捞金术泛滥,专家呼吁平台强化算法监管
  • 法院认定休息时间回复工作微信构成加班并判支付费用
  • 背景调查越界警示:法院案例揭示名誉权保护边界
  • 打赏别"上头" 规范才能"上心"
市县动态 魅力城市 生态环保 特色小镇 地方频道

石山草色青——广西喀斯特地区科技助农见闻

发布时间: 2024-11-17   浏览量: 20434
分享到微信
二维码

领导决策网报道     

       在位于广西西北部的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农民在自家田里、林下种上了牧草。这些经科研人员改良的优质牧草不仅有助于土壤改良、水土涵养,更成了当地百姓的“致富草”。

  记者近日乘车前往环江县下南乡一处养牛场,路途中道路两旁的牧草不时掠过车顶,发出沙沙声。

  同行的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曾馥平介绍,一般长得较高的牧草底部叶片容易发黄,但这里的改良牧草不管长多高都是通体翠绿,并且表面光滑没有锯齿。

  环江县曾是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片区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中国科学院对口定点帮扶的县份之一。30年前,曾馥平来到这片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的石漠化地区,帮助当地寻找适合的发展模式。

  “帮扶最大的问题是农民增收问题,就是产业发展问题。”曾馥平说,当地自然资源禀赋差,石山面积大、可耕地少、水资源利用难,原本田里种植的农作物以玉米、红薯为主,但这些作物遇到洪涝等自然灾害就很难成活,“喀斯特地区降雨分配不均,每到5至8月的雨季,玉米地常常被淹,淹三天玉米减产,淹一周绝收,农民损失很大。”

  “20世纪90年代,通往下南乡的路都是极窄的山路,车辆开不进去,村民养猪也运不出来。”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党委书记谭支良说,因为牛能慢慢牵着走出山,养牛成为当地不少农户的选择。结合当地养牛传统,经过反复调查实验,科研团队提出替代型草食畜牧业发展模式,既能产生经济效益帮助农民增收,也能治理石漠化难题。

  在下南乡波川村环江毛南绿峯种养基地外,田里种满绿油油的牧草。基地负责人谭成语一见到中国科学院的专家团队,就熟络地打起招呼,介绍起基地的新变化。

  “我现在种了80亩左右的牧草,一年可以割6次,再收购一些村民的牧草,够我养的200头牛吃了。”谭成语介绍,牧草管护轻松,雨季被水淹半个月也能重新长出来。

  波川村村委会副主任谭远望介绍,村里的合作社带动400多户村民一起养牛,每年共销售约2000头肉牛,“原来种玉米一年每亩地能赚500元就不错了,现在种草养牛,养一头牛一年能赚3000至3500元,一亩牧草可以养活一两头牛。”

  “种玉米一年至少需要翻动土壤两次,不利于水土保持,而牧草种下去最多20年都不用重新栽种。”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王克林捡起牧草地里一块苔藓告诉记者,牧草种植属于保护性种植,可以形成生物结皮,固持碳氮,涵养水分,增加土壤二氧化碳浓度。

3.jpg

  图为谭成语养殖的肉牛。

  种草养牛,牛粪养蚯蚓,蚯蚓粪作为有机肥还田……王克林介绍,他们计划帮助环江根据香牛营养需求搭配牧草种植结构,打造肉牛区域公用品牌,构建环江香牛绿色循环农业发展技术模式。

  “我现在不仅养牛规模扩大,还在南宁开了快餐店、牛杂店,用牛骨头煮汤,村民养的牛还不够卖。”谭成语说,合作社一起养牛的村民收入都增加了不少,不少人五六年就能在县城买房,日子越来越红火。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条: 眉山市丹棱县发挥乡贤优势 壮大村集体经济
下一条: 河北丰南:特色水产养殖助增收
精选
内容决策
市县月刊
市县宗旨
车辆信息
一带一路
动态
国际动态
地方动态
社会广角
金融财政
深度观察
市县
市县动态
魅力城市
生态环保
特色小镇
地方频道
三农
三农资讯
美丽乡村
一县一品
精准扶贫
农业政策
人物
领导风采
独家专访
人民之声
企业家
创业者
法治
法制建设
官场现形
法治能量
法眼观察
食品安全
文化
文学诗词
历史知识
艺术音乐
非遗传承
人文教育
科技
科技聚焦
互联网
大数据
健康中国
公益慈善
头条
高层决策
地方动态
食品安全
地方频道
中港环保
联系我们
24小时热线 010-57279123 商务合作 010-57279123 版权合作电话 010-57279123

领导决策网 领导决策月刊

Copy Right © 2018-2026 领导决策网版权 京ICP备202406678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441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