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层决策
    • 地方动态
    • 食品安全
    • 地方频道
    • 中港环保
    • 中港查询
    • 人员查询
    查询
    010-57279123
  • 网站首页
  • 精选
  • 动态
  • 市县
  • 三农
  • 人物
  • 法治
  • 文化
  • 科技
  • 头条

    精选

  • 2025-10-14 2025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在京开幕 汇聚全球智慧共筑韧性农食体系
  • 2025-10-14 乌拉特后旗:麦草轮作新模式,黄土生金效益增
  • 2025-10-14 金秋丰收看河套:多元种植模式谱写现代农业新篇章
  • 2025-08-19 红色云岭:从硝烟战场到红旅新景的烽火新生
  • 2025-08-19 中俄首座跨境铁路大桥完成不动产登记 钢铁丝路获法律“身份证” 2.2公里界江通道筑牢物权基石 为中欧班列东通道及中俄经贸提速护航

    动态

  • 全国首设婴幼儿发展管理本科专业,破解托育人才短缺难题
  • 东北首届水博会沈阳开幕,智慧水利成焦点
  • 天津邮轮旅游火热 "双轮擦肩"高效通关创纪录
  • 规范旅拍市场秩序,按下行业“规范键”
  • 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成功开展大型系留点火试验
  • 暑期图书馆变身“托儿所”凸显儿童看护困局
  • 龙丽高速引客来,浙南山村夏日清凉变致富“金矿”
  • 文体旅融合激活夏日经济,“金钥匙”解锁消费新引擎
  • 甘肃榆中打通山洪救援通道 干道清淤初成全面转战巷道
  • 多地出台补贴政策!托育服务如何迈向“可及、可信任、可支付”?

    市县

  • 吉林蛟河红叶经济升温 多元业态激活全域旅游

    三农

  • 福建柘荣:金秋稻浪翻涌 科技赋能乡村振兴

  • 广东阳春打造鳜鱼百亿级产业链,种苗供应占全国七成

  • 闽南渔村绽放世界 小簪花带来大流量

  • 雪域边关展新颜:西藏边境振兴绘就富民固边新画卷

  • 甘肃蜜瓜破浪出“海”,新农人达祖寿创温室增收样本

  • 姚庄黄桃:一颗果实的绿色蝶变与共富协奏

    法治

  •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管理办法》正式实施,耕地保护进入新阶段
  • 自家安装摄像头,边界在哪里?
  • 戚薇坦诚肉毒过量致“吊梢眼”曝光医疗隐患,美容医生警示“毒王”风险
  • 深圳南山法院重判航测软件著作权侵权案
  • 斩断未成年直播利益链——三管齐下遏制MCN违规签约乱象
  • 拆穿“李鬼”:假冒账号“碰瓷”的三大案例与警示
  • 大丰警方奔袭千里追赃 反诈警示:警惕假“公检法”索要现金
  • 骗子假售后真挖坑 民警破黄金取现诈局救下12万
  • 为搏流量“无下限”:博主畸形起号乱象调查,专家吁强化平台责任依法整治
  • 虚假保险催缴骗局:警银联动 成功拦截德阳女子30万失款
国际动态 地方动态 社会广角 金融财政 深度观察

王荣生:人生有幸,能遇良师——听宋才发老师《法学方法论》课程有感

发布时间: 2025-02-24   浏览量: 135514
分享到微信
二维码

1.jpg

宋才发教授系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首任院长、二级教授,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民委首届有突出贡献专家。广西民族大学特聘“相思湖讲席教授”,

贵州民族大学特聘教授、内蒙古财经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生有幸,能遇良师

——听宋才发老师《法学方法论》课程有感

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2024级刑法学硕士生 王荣生

      作为一名2024级刚入学的研究生,很幸运在入学之初就能够聆听宋才发老师的课。每听一次宋老师的课,都仿佛受到了一次心灵的洗礼与灵魂的冲击。记得第一次听宋老师课的时候,我对他的第一印象特别深刻。他虽然已经头发花白,但走路掷地有声、说话铿锵有力、思维敏捷缜密,第一眼见他应觉他是落日迟暮,听课愈久愈感他如朝阳初升。在听课过程中,我不断在思考宋老师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于是许多词汇开始浮现眼前,从最开始的特别到博学、仁爱、清流、乐观、自信、有担当、有原则等等,从宋老师身上传递出来的精神,在塑造我的人格,教会我应当如何读书、如何治学、如何做人。

      书香盈室心自安,多读好书开智泉,宋老师教会我要多读书,善读书

      作为一名学生,应当将自己的学业作为自己的事业认真对待。在学生阶段就应该多读书,读好书。宋老师在上课时曾提到,在他的学生时代,经常会为了研究某个问题而读遍图书馆的相关书籍,有时在图书馆一呆就是一整天,为寻求真知可废寝忘食。即使现在已年满古稀,他仍然保持着读书学习的习惯和热情,每天午夜才入睡,凌晨不到5点便起床了,这些挤出来的时间,几乎都花在了读书和写作上。然而在他的脸上,你永远看不到憔悴和疲倦,相反你总能感受到他对知识的渴望以及知识对他的滋养,让他满面春光。

      都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但时间总归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学习更多的知识,需要我们掌握读书的方法。宋才发老师在授课时曾教授我们读书的方法,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一方面,他告诉我们需要带着目的和问题去读书,这样会让我们方向明确,在解决问题后也会收获成就感,激励我们继续去阅读;如果漫无目的地泛读,往往会让自己迷失,也不利于我们保持读书的动力,容易半途而废。另一方面,我们要掌握读书的方法。宋老师在授课时建议我们要先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在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后,可以采用“翻读”的方式,即快速对书籍进行翻阅,对知识进行筛选,如果是基础知识或者是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可以一眼带过,将更多的时间用在新的知识点与焦点问题上,以此来提高阅读效率,做到一目十行。另外,可以采用“串页查找”的方式阅读,将书籍中有关同一个问题的论述进行串联阅读,以加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这些实用的读书技巧,是快速积累知识、掌握知识的秘诀,而宋老师从不做任何保留,只要我们能够成才,他都愿意倾囊相授。

      治学不为媚时语,独寻真知启后人,宋老师让我懂得为何治学,如何治学

      读书人要明白自己为何治学,明确做学问的初心。作为研究生不仅仅要学,还要问,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但治学究竟为了什么,为了名利吗?当然不是。治学的根本目的应当是创造精神财富、解决社会问题。宋才发老师曾言:“读书人应当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他告诉我们对自己的作品要高标准要求,人生难得能留下几句话让后人记住。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总有一天我们会化为一捧黄土,但是如果这些作品能影响和启迪后人,有限的生命也就得以延续了。同时,宋老师还用他的亲身实践向我们说明,知识应当融入实践,解决实际问题,而不应该成为虚幻的空中楼阁。宋才发老师曾经到新疆边境地区进行调研,当他了解到边境牧民为国世代戍边,但政府给他们的补贴却少得可怜时,便撰写了《每座毡房就是一个固定的哨所,每个牧民就是一个流动的哨兵》《提高牧民护边员待遇极其重要》等多篇调研报告,并且向《人民日报》内参、《求是》内参投稿,呼吁解决牧民护边员待遇问题。这些文章引起了社会和国家对于戍边牧民的关注,牧民们的生活待遇问题随之得到了解决。宋老师的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治学的价值,不仅仅为了充实自己、修身齐家,更为了治国平天下。

      宋老师在让我们明白为何做学问的同时,亦教会了我们如何做学问。首先,治学要保持对知识的尊重和信仰。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不能单纯进行资料的堆砌,更不能抄袭,被人家牵着鼻子走。他曾言:“读书人要创新,抄就会被骂,还不能还嘴。”是的,我也一直认为,法学生治学的目的,就是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可能的方法路径,如果没有对知识的敬畏和信仰,不尊重知识、敷衍了事,那就永远不可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进,至多是陷入前人的研究而作茧自缚,所写出来的东西也就不能启发后人。想要超过巨人,就应当学会“破茧”,尊重知识,力求创新。其次,治学要严谨。宋老师在讲授论文写作方法时曾提醒我们:“字里行间皆心血凝成,要对自己写的每一句话负责。”要学会“打腹稿”,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做到“理论探讨无禁区,宣传有纪律”。要有坐十年冷板凳的自我觉悟,“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最后,治学须持之以恒。宋老师曾告诉我们,社会科学家注定是孤独的,要沉心思考,静待花开,坚持不懈,否则“其人不足论、其文不足观、其言不足惜”。

      学富五车德为本,才高八斗亦修身,宋老师让我学会了做人的道理

      宋老师教会我做人不要忘本。宋才发老师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取得成就后他没有忘记父母,没有忘记家乡人。他每次回到家乡,在看望父母的同时,也要看望村里的孤寡老人。送点米面、交流谈心。我同宋老师一样,也是农村人,父母用尽全力将我托举,才得以一见这世间的繁华,未来有所成就,我也要同宋老师一般报答父母,报答所有帮助过我的人。无论身居何处、何位,都莫忘了来时路,莫忘了感恩。

      宋老师教会我做人要谦虚自信。“天才的第一声也是啼哭,绝不是一首好诗”。宋老师告诉我们,做人要谦虚,愈知谦卑者,愈有成就,无论如何都要以平常心对待,不要居功自傲,盛气凌人。所以,宋老师在上课时总是以朋友的身份与我们平等地交流。同时,宋老师的课也让人体会到做人要有自信。“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宋老师在上课时总是神采奕奕,充满自信,这份自信来自于深厚的知识储备,也来自于充分的准备,这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如果连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又能指望谁来相信我们呢?

      宋老师教会我做人要负责任。负责任首先表现为对自己负责。宋老师用拖车把他从小学到现在的个人档案、做研究的参考书目、发文章的投稿的记录本,以及出版著作时的手写书稿等各种文件带到教室,供我们参观并与我们分享这其中的故事。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宋老师竟还保留着1966年小学升初中时的准考证,五十多年过去了还完好无损,这样对自己负责的态度让人敬佩,也值得我们学习。另外,负责任亦表现为对他人负责。宋老师每一次上课,都会提前十几分钟到教室,他说这是出于老师的责任,也是对学生的尊重。他每一次上课,都会随身携带两个U盘和一份写着课程内容的小手卡,就是为了防止U盘或电脑设备出故障而耽误我们的课程。他对我们的关心和负责,融入在生活的点滴里,不胜枚举。

      初入研究生确实是两眼一抹黑的阶段,有很多疑惑一直困扰着我。听完宋老师的课,这些问题我已有了初步的答案。人生有幸,能遇良师,哪怕只是几次课,也让我时常感到灵魂震颤,不禁反思自己的人生应当如何度过。很感谢宋老师的授课,让我受益匪浅,受益之处不仅仅在于学习到读书写作的技巧,更在于对人格的塑造。能遇见宋才发这样的好老师,实乃人生之幸。



上一条: DeepSeek搅动寒假作业,基础教育与AI如何磨合?
下一条: 十五运会乒乓球项目第一次体测:80人全部达标
精选
内容决策
市县月刊
市县宗旨
车辆信息
一带一路
动态
国际动态
地方动态
社会广角
金融财政
深度观察
市县
市县动态
魅力城市
生态环保
特色小镇
地方频道
三农
三农资讯
美丽乡村
一县一品
精准扶贫
农业政策
人物
领导风采
独家专访
人民之声
企业家
创业者
法治
法制建设
官场现形
法治能量
法眼观察
食品安全
文化
文学诗词
历史知识
艺术音乐
非遗传承
人文教育
科技
科技聚焦
互联网
大数据
健康中国
公益慈善
头条
高层决策
地方动态
食品安全
地方频道
中港环保
联系我们
24小时热线 010-57279123 商务合作 010-57279123 版权合作电话 010-57279123

领导决策网 领导决策月刊

Copy Right © 2018-2026 领导决策网版权 京ICP备202406678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4413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91110107MADGKT556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