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决策网报道 记者从天津市政府新闻办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获悉,"十四五"期间天津市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农业质效持续提升,农村环境明显改善,农民收入稳步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测评,天津市乡村全面振兴发展指数位列全国第五。
在农业生产方面,天津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45万亩,粮食生产有望实现连续二十二年丰收,总产量较"十三五"末期增长超过10亿斤。设施蔬菜产量占比提升至55%,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超过90%,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
乡村产业实现深度融合。天津成功创建4个国家级特色产业集群、3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和7个农业产业强镇,形成了5条百亿级全产业链和17条亿级产业链。"津农精品"品牌农产品销售额连续三年突破百亿元,乡村旅游两年接待游客近8000万人次。
农业科技水平显著提升。通过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培育出一批全国领先的优良品种,津产种子推广至全国27个省市,部分品种还出口到"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全市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0.5%,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至75%。
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全市建成300个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7.9%,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突破90%。建制村实现公交全覆盖,村卫生室医保联网结算全面普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在城乡融合方面,天津率先建成覆盖四级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年交易额突破160亿元。202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2715元,位居全国第四,城乡收入比缩小至1.76:1,继续保持全国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省份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