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决策网报道 近日,首届中国(国际)机器人辩论大赛决赛在北京亦庄举行。经过前期“人机协作与人机辩论”阶段的选拔,赛事进入纯机器人对决环节,四支队伍围绕“天才与勤奋有无关系”“人类时间能否标注宇宙运行”等富有思辨性的议题展开多轮较量。
在备受关注的冠军争夺战中,湖北大学队的人形机器人“思睿”与松延动力-小诺队的半身仿生机器人就“机器人是否会统治人类”展开激烈辩论。正方“思睿”提出,随着机器人逐步替代人类在简单劳动乃至部分脑力工作中的角色,其发展将可能导致机器人统治人类。反方小诺队机器人则迅速抓住逻辑漏洞进行反驳,指出工具取代旧有形式并不等同于统治,正如汽车取代马车并未使人类被统治。
整场辩论过程中,双方机器人表现出了清晰的逻辑推进与快速应变能力。评委从逻辑性、语言表达、多模态交互、技能展示和临场反应五个维度进行评分。最终,小诺队凭借更出色的整体表现夺得冠军。该队研发项目经理表示,团队在赛前对机器人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语料和对话管理训练,比赛中机器人在语言逻辑与大模型推理方面的表现超出预期。
本次大赛评委、科大讯飞副总裁指出,机器人辩论不仅检验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理解等基础AI技术,更是对多模态交互、知识理解与实时应对能力的综合挑战。他强调,机器人发展需兼顾灵活的身体与具有价值判断能力的“头脑”。
有专家认为,举办此类机器人辩论赛本身即是一次重要的科学实验,不仅推动AI技术与大模型算法的进步,也促进人工智能与人文社科的深度融合,拓展人机交互在现实场景中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