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决策网报道 深夜观看直播的王华(化名)收到一条私信:"想看主播私号吗?"在刷完礼物后,他按照指引下载了一款语音App并充值,却发现所谓的"私密内容"与原先看到的主播毫无关系。意识到被骗后,他立即退出,但个人信息早已泄露。
这类事件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名为"客多多"的非法软件。该软件能突破短视频平台的防护机制,实时窃取直播间观众的昵称、ID、手机号、所在城市等隐私信息,为诈骗分子精准"引流"。
近期,南通市海门区人民检察院以提供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罪,对魏春(化名)、谭强(化名)等6名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法院判处3名主犯有期徒刑三年一个月至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这一判决揭开了"暴力获客"软件的黑灰产业链。
据了解,该犯罪团伙形成了"研发-销售"三级分销体系。技术人员谭强负责开发能突破平台防护的软件,魏春则组织代理在网络上推广销售。在短短5个月内,该团伙销售非法软件1万余份,覆盖全国18个省份,非法获利75万元。
办案检察官介绍,这类软件窃取的数据主要被用于两种非法活动:一是商家恶意"截流",窃取同行直播间的客户信息;二是不法分子冒充主播实施诈骗,诱导用户下载涉黄涉诈App进行充值。
尽管涉案平台已加强防护,将非法"爬虫"检测屏蔽率提升至90%以上,但办案人员提醒,技术防护并非一劳永逸。公众在观看直播时需保持警惕,切勿轻信私信中的下载链接或充值要求。司法机关将持续打击此类犯罪行为,共同维护清朗网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