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层决策
    • 地方动态
    • 食品安全
    • 地方频道
    • 中港环保
    • 中港查询
    • 人员查询
    查询
    010-57279123
  • 网站首页
  • 精选
  • 动态
  • 市县
  • 三农
  • 人物
  • 法治
  • 文化
  • 科技
  • 头条

    精选

  • 2025-08-03 上饶市爱国拥军促进会第一届第三次会员大会圆满召开
  • 2025-08-01 领跑全国!内陆青海外贸增速何以如此之快
  • 2025-08-01 就业帮扶车间激发蓝山县村民增收新活力
  • 2025-08-01 成都夜间动卧直通四大城市,商旅与游客热捧“夕发朝至”
  • 2025-07-31 响应国家号召,共筑绿色生态梦——中纪央媒网在行动

    动态

  • 江西玉山岩瑞镇开展“八一”建军节系列活动
  • 雨季不误安居愿,太原老旧小区暖心改造
  • 海南自贸港封关后海关监管新规:三类货物特殊管理 二线通道便利通行
  • 三地创新监管模式 让无堂食外卖更放心
  • 我国将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减轻育儿负担惠民举措
  • 中国泳队新加坡世锦赛夺两金 唐钱婷蛙泳摘铜
  • 安徽芜湖:奇瑞强势跃升152位 跻身《财富》 世界500强刷新中国车企进位纪录
  • 河北平泉“友爱老年公寓” 用爱织暖巢,让晚年时光满溢温情与幸福
  • 2025苏台青年创新交流营暨文创大赛启幕,两岸青年共筑江苏梦想
  • 电商虚假评论乱象引关注,消费者权益亟待保障

    市县

  • 青海救治小“凌小蛰”,雪山之王展现生态曙光

    三农

  • 西藏金融服务变革惠泽边陲乡村振兴

  • 湖南祁阳订单农业驱动乡村振兴,特色高粱玉米绘就富民新图景

  • 高原牧场的智慧蝶变:那曲牧民拥抱新生活

  • 连江口镇:生态文旅融合绘就乡村新画卷

  • 夏日高温催生“清凉经济”繁荣:新消费趋势与监管强化

  • 中纪央媒网镜头下的乡村振兴 绘就共富新图景 ,共赴时代新辉煌

    法治

  • 警惕新型电诈洗钱陷阱!收赃销赃皆担责
  • 伪营养师布迷阵,保健品乱象吞噬健康
  • “清欠”任务下的骗局:大学生签名竟成失信人,检察深挖揭借名贷黑幕
  • 新规破解甲醛房困局,让出租屋成为安心之家
  • 3岁糖宝遭拒赔,重疾险条款埋雷引争议
  • 中纪央媒网江苏运营中心主任梅发龙:走基层,普法教育显担当
  • 婚恋账号乱象:捞金术泛滥,专家呼吁平台强化算法监管
  • 法院认定休息时间回复工作微信构成加班并判支付费用
  • 背景调查越界警示:法院案例揭示名誉权保护边界
  • 打赏别"上头" 规范才能"上心"
法制建设 官场现形 法治能量 法眼观察 食品安全

冯建航:听宋才发教授《法学方法论》课程有感

发布时间: 2025-04-29   浏览量: 25509
分享到微信
二维码

      北京4月29日电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研究院的研究报告和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有关专家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法学教育现有的600多个法学院当中,无论硕士生还是博士生,在阅读和写作上普遍存在比较大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由于缺乏基本方法、基本技能技巧的严格训练,致使专业文献阅读量不够,对专业领域前沿问题缺乏了解,对专业学科基础问题掌握不牢靠,难于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互融通。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既有学校和任课老师对学生阅读和写作引导不够的因素,更多的在于不少学生只注重于网络传播的快餐文化,忽视了在学习过程中的专业阅读和扩展阅读,缺少对知识面的广泛掌握和写作基本技能技巧的严格训练。应当通过《法学方法论》课程的教育教学,让硕士研究生在学位论文写作之前,就掌握必要的科研论文和学位论文的写作方法,杜绝出现学位论文写作走过场、图形式的做法。为在全国法学教育教学中发挥抛砖引玉的示范作用,近日一些高层媒体对中央民族大学首任法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广西民族大学特聘“相思湖讲席教授”宋才发进行学术专访,并在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2024级硕士生课程作业中,挑选了6篇听宋才发教授《法学方法论》课程后的体会,陆续原汁原味地予以发表。

图片1.jpg

宋才发教授系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首任院长、二级教授,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民委首届有突出贡献专家。广西民族大学特聘“相思湖讲席教授”,

贵州民族大学特聘教授、内蒙古财经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冯建航:听宋才发教授《法学方法论》课程有感

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2024级法律(法学)硕士生 冯建航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对宋才发教授的印象和感觉,我能想到更多的就是宋老师洪亮的声音、笔直的身板、激情澎湃的演讲式授课。时光荏苒,一眨眼的功夫,宋老师7周的《法学方法论》课程就结束了。然而就是这短暂的几周时间,却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记得我初到广西民族大学的时候,就听说过这位中央民族大学的法学教授,是一位法学“大咖”级的人物。后来看到我们的课程表安排,正是由宋老师给我们上《法学方法论》课程,内心感到幸运之极。这只是我在宋老师授课之前,对宋老师的一个模糊的印象。我们从大学时段“拿着口袋装知识”,再到研究生阶段“母鸡带着小鸡找知识”,在这个极为重要的转折时刻,迫切需要一位“人师”给我们授业和解惑。我是非常幸运的,在上硕士研究生一年级的当下,就能够得到宋老师这样知名法学专家的及时教诲和指导。宋老师究竟讲课如何?百闻不如一见。听了宋老师的课,确实使我受益匪浅乃至感到震惊,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如何做人和做学问这次课了。

      在当今法学教育的发展中,方法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方法论作为法学研究的枢纽,不仅为法学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研究路径,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系统的法学方法论教育,学生能够掌握法律分析的基本工具和思维方式,这对于其未来的法律实践和研究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传统法学教育模式中,对法律条文的记忆和复述占据了主要地位,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治国家建设的深入推进,法律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法律人的综合素养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法学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方法论的传授,使学生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法律实践环境,具备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前,法学方法论的教学改革已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通过引入哲学方法论、比较法学、法解释学等多角度的课程,可以强化学生的法律思维训练,使其在面对复杂的法律问题时,能够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进行全面分析。譬如,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就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案例分析中,学习如何运用法律方法论;而模拟法庭等实践活动,则可以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此外,法学方法论的研究与讨论,也是法学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在法学方法论的指引下,法学研究不断深化,法律实践也因之而日臻成熟。法学方法论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提升法律专业人士的职业能力,也对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和理论依据。因此,法学方法论的研究与教育实践,应当得到进一步的关注与加强,以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法律人才,为社会的公正与和谐贡献力量。

      在做人方面。宋才发老师在授课时旗帜鲜明地告诉我们,“有良知的学者,任何时候都不能说违心话,要对自己的每一句话负责任。”“治学不为媚时语,独寻真知启后人”。学者最忌“墙头草”。其中对我印象最深刻的,要算宋老师的第一堂授课。他看到个别同学萎靡不振的样子,就直言不讳、开门见山地对我们说:“人总得有一点精神才行”!只有做得了人、做得好人,才能做得了和做得好学问。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人的精神态度如何,是决定一个人做人处事成败的关键。宋老师结合自身的经历,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生活习惯,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是一个人的精神。这里不需要做更多的阐释,也不需要更多的描绘,你看看宋老师上课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就足以给出一个精准而完美的答案。宋才发老师已是72岁的老人,一堂课从头到尾近4个小时,他始终站立着授课且中间不休息,这本身就是一种敬业精神和无声的榜样。一个人的精、气、神,对一个人一辈子事业的成败,具有极为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宋老师还开导和激励我们说,不要因为自己所在的学校,不是“985工程”、“211工程”学校,就以此为借口自暴自弃、消极懈怠、不思进取。任何一所大学都能够培养出优秀人才,不是因为非国家重点名校就出不了人才,关键要看这所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努力的程度如何。名校培养出来的也不一定都是优秀人才,只是名校出人才的机率比一般大学高一些而已。他还举例说,广西民族大学就为国家输送了数以万计的各类建设人才,甚至培养出了许多各条战线的精英和领军人物。他还警醒我们,在科技突飞猛进的时代,即使像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这样重点名校的学生,都在为了自己梦想的实现而努力拼搏,我们就更没有任何理由懈怠了,更应当振奋精神要严格要求自己。有句话说得好,比你优秀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

      在做学问方面。在谈到研究生论文写作的重要性时,宋老师指出科研论文写作,对每一位研究生来说,既是未来就业的“敲门砖”,更是将来安身立命的资本。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曾经说过:“大学教育的杰出性是无法用美元和人民币来衡量的。最好的教育不仅是提高劳动生产力,而是使我们善于思考、勤于思考,塑造健全完善的人。”因此,宋老师认为研究生培养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研究生的创造力和科学思维能力。为了更生动形象地启发和激励我们,宋老师向我们讲述了“一碗米”的故事。同样的一碗米,把它放在不同人的手里,会创造出不一样的价值。我十分认同宋老师的这个观点:“再聪明的人,科研成果都是用时间和汗水抵出来的”。研究生要做好学问、写好论文,就需要具有广博而深厚的知识功底,就需要博览群书、厚积而薄发。宋老师强调研究生初学做学问,不能一开始就要求“十年磨一剑”,应当“先有数量,后有质量”,既要重视科研成果的数量,更要重视科研成果的质量。宋老师还告诫我们,研究生读书,不等于把书上的字从头到尾看一遍,既要看到书面上的有字之理,更要看到书的背面无字之义。光读书不动笔、不写作不行,假如读十本书都如眼过烟云,倒不如看一本书写一篇读书体会更有效。

      法学方法论是法学研究的基础。它不仅涉及到研究的逻辑和技术手段,而且关系到法学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法学方法论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需求。当前,法学方法论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法学方法论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学者们对法学方法论的概念进行了重新定义,强调其在法学研究中的基础性地位,以及对法学教育和法治实践的重要意义。其次,学者们对中国的法学方法论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反思,总结了中国法学方法论的发展历程,特别是近年来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理论创新。在法学教育中,法学方法论的应用受到了广泛关注。法学教育不仅要传授法律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辨和问题解决的能力。法学方法论的教学与研究,成为提升法学教育质量的关键途径。

      在法律科研方法的选择与应用方面,学者们强调要根据研究对象和目的的不同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同时注重方法论的创新性和实践性,以提高研究的有效性和应用价值。面对现代化社会的新要求,法学方法论需要不断适应和创新。传统法学方法论在某些方面存在局限性,需要结合新的时代背景和社会需求进行适应性的改革和创新。展望未来,法学方法论的研究将更加注重跨学科的融合、研究方法的创新以及对法治实践的深入服务。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进步,法学方法论的研究方法也将迎来新的变革,例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将为法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工具。总之,法学方法论的研究不断深化,其对法学研究、法律实践乃至法治建设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未来的法学方法论研究需要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以更加开放和创新的姿态,促进法学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发展。

      宋老师授课值得我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我在这里仅列举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几个片段。从宋老师对我们的严格要求和期待中,我们都能感受到宋老师的那颗责任心,这是我们获得的一笔宝贵财富。我们现在还非常年轻,只要我们按照宋老师要求和期待去做,将来不一定能达到宋老师的高度,但是我们应该能够像宋老师一样,具备努力做好人、做好事的科学态度!



上一条: 加快制定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
下一条: 田恩萍:学习宋才发教授《法学方法论》课程有感
精选
内容决策
市县月刊
市县宗旨
车辆信息
一带一路
动态
国际动态
地方动态
社会广角
金融财政
深度观察
市县
市县动态
魅力城市
生态环保
特色小镇
地方频道
三农
三农资讯
美丽乡村
一县一品
精准扶贫
农业政策
人物
领导风采
独家专访
人民之声
企业家
创业者
法治
法制建设
官场现形
法治能量
法眼观察
食品安全
文化
文学诗词
历史知识
艺术音乐
非遗传承
人文教育
科技
科技聚焦
互联网
大数据
健康中国
公益慈善
头条
高层决策
地方动态
食品安全
地方频道
中港环保
联系我们
24小时热线 010-57279123 商务合作 010-57279123 版权合作电话 010-57279123

领导决策网 领导决策月刊

Copy Right © 2018-2026 领导决策网版权 京ICP备202406678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441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