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决策网报道 在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杭州市司法局介绍了当地通过高质量法治服务保障创新活力之城建设的最新进展。今年以来,杭州坚持"无事不扰、有需必应"原则,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执法,实现了涉企行政处罚案件数、罚款金额和现场检查次数的显著下降。
在立法保障方面,杭州积极推进具有地方特色的法规制度建设,重点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开展立法工作。《杭州市促进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条例(草案)》等一批服务创新的立法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同时,为引导新兴产业规范发展,已在直播电商、人工智能等领域发布法治风险防范指引45件,预计到2026年将超过60件。
杭州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李军表示,当地聚焦创新主体发展过程中的痛点难点,着力提供全方位的法治服务。其中,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网的构建尤为关键,知识产权保护已被纳入涉企法治服务专区的重要服务事项。
在纠纷解决方面,杭州持续深化"公益+市场化"商事调解体系建设,今年前三季度通过民非调解组织成功化解纠纷13.6万件。为支持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当地正加快推进钱江新城、运河、黄龙三大法务集聚区建设,并创新推出跨境公证"一网通办"平台和"公证风控包"等服务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杭州充分发挥数字经济优势,大力推进"数字+法治"深度融合。该市《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监督"检查扰企"案》入选司法部典型案例,同时持续升级"司法大脑"平台,拓展AI法律咨询、智能合同审查等创新应用,以科技手段提升执法效率和法律服务普惠水平,着力打造智慧法治新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