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决策网报道 漫步银川街头,一个个设计精巧的公共文化空间如明珠般散落城市各处,成为市民闲暇时分触手可及的精神家园。近年来,银川市持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文化服务如春雨般浸润城市每个角落。
目前,银川已建成市、县(区)两级标准化公共图书馆和文化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实现全面达标。全市建成特色公共文化空间41处,公共文化设施总数突破900个,初步形成“城区十分钟、乡村一刻钟”的公共文化服务圈。与此同时,智慧化服务让市民享受图书“通借通还”的便利,数字平台更提供海量线上资源,实现文化服务的精准推送。
科普教育在银川同样焕发活力。28家社区科技馆常年开展丰富活动,每年举办科普活动1200余场,吸引超过10万人次青少年参与科技创新实践。从集市的科普宣讲到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的实践课程,从校园课堂的科学讲座到“银龄科普”专题培训,科学精神正融入城市血脉。
银川连续入围“最具幸福感城市”候选名单,这份荣誉源自城市文明的持续提升。近年来,银川扎实推进交通畅通工程和老旧小区改造等民生项目,让市民从“忧居”迈向“优居”。街头巷尾的公益广告、随处可见的志愿服务,彰显着城市的文明底色。
在这片沃土上,“时代楷模”谢双义、“新时代好少年”马懿等先进典型不断涌现,凡人善举蔚然成风。越来越多的市民以主人翁姿态投身城市建设,争做文明银川的践行者和守护者。如今,文明已不仅是城市的亮丽名片,更是融入市民日常的生活态度,展现在每个银川人洋溢着幸福的笑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