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阳隅镇瓮村,正是夏秋交替时节,空气里弥漫着清新甜美的果香,沁人心脾。在村民董平便的果园中,枝头缀满了形如鸡心、颜色红艳的果实,宛如一颗颗璀璨夺目的红宝石。董平便和家人忙碌地穿梭于果树之间,细心地将成熟的果子采摘、装筐。这幅充满希望的丰收画卷被李东生摄影师记录了下来。
“瞧这树上还有不少没完全变红的果子,预计后期还能采个3000多斤。”董平便边劳作边说,“7月底开摘到现在,已经收了3000多斤,批发价能卖到6块多一斤。算下来,一亩地稳稳当当地能有三万多的进账!”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瓮村作为无公害苹果的生产示范基地,过去红富士等传统品种得益于当地“长日照、大温差”的得天独厚气候条件,在市场上曾颇受欢迎。然而,时过境迁,果树老化问题日益显现,导致挂果率下降、田间管理成本居高不下,原有的市场竞争力不断被削弱,整个老果园的发展陷入了瓶颈期,转型迫在眉睫。
困境之下,瓮村开始寻求突破口。村里瞄准本地实际,大胆引入优质新品种——鸡心果。这小小的果子,如同点燃的火种,迅速唤醒了沉寂的老果园,为传统的苹果产业注入了全新动能,成为撬动增收致富大门的“金色钥匙”。
董平便便是第一批勇于尝试的带头人。2021年他外出参观,在河南灵宝亲眼目睹了鸡心果种植省工高效的巨大优势。回乡后,他立即率先在自家老果树上尝试嫁接了1亩。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嫁接次年就初见效益,今年更是迎来了大面积丰收。这亮眼的成果给了他莫大的信心,他果断将种植规模扩大到了5亩。“当初就是图它管理轻松,不需要套袋、也不用精细疏花,没想到种出来口感还这么好!”董平便感慨道,言语间充满了惊喜与肯定。
相较于传统的红富士苹果,鸡心果的竞争优势非常显著:它成熟期能提前大约两个月上市,抢占鲜果市场的黄金空档;其风味特点突出,甜度适宜,汁水丰沛,深受市场的广泛青睐;更重要的是,其免套袋、简化疏花等管理特点,极大降低了劳力投入——每亩相比能省下20多个工日,直接导致整体成本下降了30%以上。正是这一系列突出的优点,让鸡心果成为了盘活老果园资源、实现产业蝶变升级的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