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吕梁山深处,拥有两千载历史的中阳县正悄然蜕变。借助古村落魅力、古老剪纸技艺重生与政策推动的黑木耳产业,这片古老土地重新焕发振兴的蓬勃活力。记者随“家乡美·气象新——第二届网络媒体吕梁行”采风团,深入探访这座曾因煤而兴的县城,如何迈向多元产业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黑木耳:“山货”跃升“致富金耳”
暖泉镇地理优势得天独厚:高海拔、低纬度、日照充足,加之庞大林草资源涵养的优质山泉,夏季显著的昼夜温差造就了当地黑木耳色泽深、肉厚质优、口感出众的鲜明特色。
“今年暖泉镇黑木耳产业覆盖10村,135个基地栽植超过4549万菌棒。”心言黑木耳产业园区内,暖泉镇镇长武志芳介绍。这不仅带动全县相关增收逾900万元,更开启了依托政策大力扶持企业研发投资、加快塑造特色品牌的新阶段。
2018年以来,在各方助力下,“小木耳、大产业”战略效益日益凸显。如今的中阳已成为“全国黑木耳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示范县”,“华北木耳第一县”声名远扬,黑木耳成为扎实的富民支柱产业。
乡村旅游:农舍绘就网红新景
打造百个乡村旅游重点村是吕梁推进振兴的重要抓手。中阳立足本地,在变革生活方式与发展路径的同时,注重延续传统文化的根脉与乡村特色风貌,引领乡村面貌发生深刻变革。
踏入弓阳新村,远眺青山如黛,近观白顶帐篷与林间民宿错落相映。熊熊篝火、活力音乐节赋予这座村庄前卫魅力,成为乡村时尚新地标。当地“木耳+养牛”、“光伏+旅游”双轮驱动特色农牧产业,成为村民增收和集体经济壮大的引擎。
热门打卡地阳坡塔社区则主打“科幻感”。星罗棋布于山梁间的影院、科技馆、游乐园,打造集休闲、娱乐、观光、养生为一体的特色旅游,有力带动了周边餐饮、住宿及服务业繁荣发展。
剪纸技艺:从乡土纹样到国际华裳
走进中阳县妇女创业示范基地,一件长约5米的剪纸服装惊艳亮相。镂空纹样和对称构图的传统精髓在时装设计中熠熠生辉。
“通过融合非遗精髓与时尚剪裁,这是团队的创意之作。”中阳剪纸文创基地负责人武小汾一边介绍,一边为模特整理衣襟。作为国家级非遗代表、并入选联合国“人类非遗”名录的珍宝,中阳剪纸在当地文创基地深耕中焕发新生机。
近年来,依托非遗培训、艺术品市场拓展及产品创新,剪纸影响力日益扩大。“让艺术走进生活——剪纸理念正持续更迭:服装、披肩、肚兜等创新布艺作品备受市场青睐,直播间里剪纸的历史与魅力吸引无数观众。”武小汾补充道。
如今,中阳剪纸成为耀眼的文化名片,引领众多妇女走上技能立业增收道路。不久前,它在第121届法国巴黎国际博览会大放异彩,吸引上万观众目光,现场售出文化产品超6000件。
中阳的实践表明,发掘传统资源与实现现代产业的有机结合与创新,是一条激活内生动力、推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