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层决策
    • 地方动态
    • 食品安全
    • 地方频道
    • 中港环保
    • 中港查询
    • 人员查询
    查询
    010-57279123
  • 网站首页
  • 精选
  • 动态
  • 市县
  • 三农
  • 人物
  • 法治
  • 文化
  • 科技
  • 头条

    精选

  • 2025-10-15 报名人数破万 七彩云南格兰芬多自行车节将启幕
  • 2025-10-14 2025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在京开幕 汇聚全球智慧共筑韧性农食体系
  • 2025-10-14 乌拉特后旗:麦草轮作新模式,黄土生金效益增
  • 2025-10-14 金秋丰收看河套:多元种植模式谱写现代农业新篇章
  • 2025-08-19 红色云岭:从硝烟战场到红旅新景的烽火新生

    动态

  • 黑龙江新能源装机超煤电 占比达57.9%创历史
  • 全国首设婴幼儿发展管理本科专业,破解托育人才短缺难题
  • 东北首届水博会沈阳开幕,智慧水利成焦点
  • 天津邮轮旅游火热 "双轮擦肩"高效通关创纪录
  • 规范旅拍市场秩序,按下行业“规范键”
  • 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成功开展大型系留点火试验
  • 暑期图书馆变身“托儿所”凸显儿童看护困局
  • 龙丽高速引客来,浙南山村夏日清凉变致富“金矿”
  • 文体旅融合激活夏日经济,“金钥匙”解锁消费新引擎
  • 甘肃榆中打通山洪救援通道 干道清淤初成全面转战巷道

    市县

  • 广西糖业瞄准810亿元产值 打造国际先进制糖基地

    三农

  • 永兴农村创业主体破万 成乡村振兴新引擎

  • 福建柘荣:金秋稻浪翻涌 科技赋能乡村振兴

  • 广东阳春打造鳜鱼百亿级产业链,种苗供应占全国七成

  • 闽南渔村绽放世界 小簪花带来大流量

  • 雪域边关展新颜:西藏边境振兴绘就富民固边新画卷

  • 甘肃蜜瓜破浪出“海”,新农人达祖寿创温室增收样本

    法治

  • 业主私挖300平米地下室,整楼32户房屋开裂被捕
  •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管理办法》正式实施,耕地保护进入新阶段
  • 自家安装摄像头,边界在哪里?
  • 戚薇坦诚肉毒过量致“吊梢眼”曝光医疗隐患,美容医生警示“毒王”风险
  • 深圳南山法院重判航测软件著作权侵权案
  • 斩断未成年直播利益链——三管齐下遏制MCN违规签约乱象
  • 拆穿“李鬼”:假冒账号“碰瓷”的三大案例与警示
  • 大丰警方奔袭千里追赃 反诈警示:警惕假“公检法”索要现金
  • 骗子假售后真挖坑 民警破黄金取现诈局救下12万
  • 为搏流量“无下限”:博主畸形起号乱象调查,专家吁强化平台责任依法整治
科技聚焦 互联网 大数据 健康中国 公益慈善

我国储能产业市场前景广阔

发布时间: 2024-11-17   浏览量: 19648
分享到微信
二维码

领导决策网报道      

      储能产业是加快推进碳中和进程、推动能源绿色转型的重要支撑。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就《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旨在推动新型储能制造业更好满足电力、工业、能源、交通、建筑、通信、农业等多领域应用需求。当前,我国储能产业发展情况怎样,未来趋势如何?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办公厅主任高东升表示,近年来我国储能产业规模快速增长,2023年新型储能产值突破3000亿元,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生态初步形成。据了解,在政策机制和市场驱动下,我国已经逐步建成了品类齐全、配套完整的新型储能产业体系。

  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主任苏波表示,今年前8个月,全国新型储能累计充放电量约260亿千瓦时,等效利用小时数约620小时,有效支撑了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和可靠供应,成为未来零碳电力系统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到2030年,新型储能累计装机有望达到220GW,行业总产值将超过3万亿元。

  近年来,我国储能技术不断取得创新突破。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近期发布了纯电续航400公里以上且兼具4C超充能力的增混电池——骁遥超级增混电池。据介绍,该电池通过续航、补能、安全和耐低温等技术创新,一方面,让车主告别传统增混车型因纯电续航短而带来频繁充电的烦恼;另一方面,凭借“充电10分钟,补能超280公里”的超充表现,解决了增混车主的补能焦虑。

  材料是储能产业乃至整个新能源产业最关键的上游产业。随着储能行业的发展,相关材料的研发也在不断推进。在储能新材料企业俊杰材料公司,该企业总工程师李洪发向记者展示了公司的拳头产品——蜂窝陶瓷、陶瓷坩埚和高纯氧化铝等储能材料。李洪发介绍,近年来,凭借区位与技术优势,企业的创新能力处于行业前列,这些产品有的是打造“零碳工厂”的强兵利器,有的是新能源正负极材料生产的“必需品”。

  近日,以“谱全球储能新篇 筑安全绿色高地”为主题的2024世界储能大会在福建省宁德市举办,与会的中外院士专家认为,未来10年,储能产业发展空间巨大、市场前景广阔,对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至关重要。

  中国工程院院士舒印彪认为,我国绿色低碳转型取得的显著成就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清洁发电体系,二是打造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面临电力保供和系统稳定两大安全挑战,聚焦新型电力系统发展需求,建议进一步加强引领,完善运营机制,加强关键技术创新,健全标准体系,建立碳足迹的管理体系,更好发挥储能的集成保障作用。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天寿表示,为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加快能源转型,推动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成为主体能源。新型储能技术面临安全挑战、地域和时长等局限,特别是缺乏大型的长时储能,储能的容量和功能解耦成为发展新型储能技术的关键因素。

  宁德市贸促会副会长吴绍建告诉记者,本届博览会吸引了宁德时代、云裳新能源、国宁新储、ABB集团等一大批新能源及储能行业企业,同时邀请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参展,新能源电池、光伏发电组件、能源管理系统、新能源材料、新能源终端等领域的最新技术与产品齐聚亮相。

  作为“中国新能源电池之都”,近年来,宁德市在储能赛道上抢先开跑、持续领跑。宁德市委书记梁伟新表示,目前,宁德在储能电池全球市场占有率超40%,全市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近1000万千瓦,2030年将突破2000万千瓦,有望成为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今年储能大会期间,宁德市新对接产业项目45个,计划总投资1010.2亿元,涵盖新型电池、新型储能系统、新材料、电动船舶、现代服务业等。这些项目的签约将助力宁德提升新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性。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条: 我国最深地热科学探井正式完工
下一条: 50多位院士齐聚雄安 未来之城科创展新篇
精选
内容决策
市县月刊
市县宗旨
车辆信息
一带一路
动态
国际动态
地方动态
社会广角
金融财政
深度观察
市县
市县动态
魅力城市
生态环保
特色小镇
地方频道
三农
三农资讯
美丽乡村
一县一品
精准扶贫
农业政策
人物
领导风采
独家专访
人民之声
企业家
创业者
法治
法制建设
官场现形
法治能量
法眼观察
食品安全
文化
文学诗词
历史知识
艺术音乐
非遗传承
人文教育
科技
科技聚焦
互联网
大数据
健康中国
公益慈善
头条
高层决策
地方动态
食品安全
地方频道
中港环保
联系我们
24小时热线 010-57279123 商务合作 010-57279123 版权合作电话 010-57279123

领导决策网 领导决策月刊

Copy Right © 2018-2026 领导决策网版权 京ICP备202406678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4413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91110107MADGKT556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