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下午,昆明大观篆新农贸市场,这个充满市井烟火气的地方,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宣传活动。2025年“法润彩云南”网络普法“进集市”活动在此举行,将“法治市集”、文艺演出、直播互动巧妙融合,把法律知识送到了市民日常买菜逛街的场景中。活动以“烟火气里话法治 网络普法进万家”为主题,吸引了上万人次现场参与,线上直播观看量更是突破了10万。
这场活动用装满“法律干货”的“菜篮子”,让法治宣传“活起来”“火起来”,以熟悉的烟火气息冲淡了传统的说教感。正如市民刘阿姨的感叹:“原来法律不是高高在上的条文,而是买菜时就能学到的生活智慧。”
普法“赶集”:当法律知识遇上市井烟火
活动现场,篆新农贸市场被创意地打造成一个“法治市集”。三个精心设计的互动区域,通过游戏化和场景化的方式,让法律变得生动可感。
在普法文艺演出区,山歌、花灯、快板轮番登场。云南民族村的演员用诙谐的“普法山歌”唱出反诈要点:“网恋对象隔屏幕,抠脚大汉难分辨”;古渡梨园的滇剧演员则通过戏剧《天上掉下大轿车》,真实还原了老年人遭遇电信诈骗的案例;市曲艺家协会带来的群口快板《普法》,用朗朗上口的节奏,把民法典条款变成了好记的“顺口溜”。市民王女士对此印象深刻:“这些表演特别接地气又实用,孩子都跟着哼唱,法律知识不知不觉就记住了。”
互动游戏区更是将法律知识与市场里的果蔬巧妙结合。套圈游戏摊位旁,竖立着“莲藕有眼要看清,转账汇款得冷静”等醒目标语,市民答对法律问题就能赢取蔬菜礼包;非遗糖画师现场制作“反诈”“网络安全”主题糖画,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围观。商户张老板觉得这些标语很实用:“像‘洋葱大蒜带点辣,防骗心眼别少啦’,我们做生意的也能学到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知识。”
精准服务:线下“坐诊”+线上“直播”
活动突破了传统普法的单向传播模式,通过“线下咨询+线上直播”的双轨联动,实现法律服务的精准触达。
在市场北门,由云南省民营企业合规促进会和北京市炜衡(昆明)律师事务所律师组成的团队“摆摊营业”,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市民张先生现场咨询了租房合同纠纷,律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教他识别“霸王条款”;李阿姨则获得了关于遗产继承的专业指导:“老人想让保姆继续居住的遗嘱诉求,可以通过办理居住权登记来实现。”活动还特别设置了“网民问题征集”环节,提前收集抖音、微博等平台上的高频法律问题,由律师在现场解答并同步发布到全媒体平台。
另一边,昆明明信公证处的公证员贾媛婷架起直播设备,当起了“法治主播”。她穿梭在菜摊之间,结合市场里的生活场景,讲解遗产继承、婚姻财产公证等热点问题:“房产过户必须公证吗?夫妻财产约定怎么才生效?”直播间里网友提问踊跃,贾媛婷还特别总结出“证据固定三步法”,提醒市民保存好聊天记录、付款凭证等关键维权依据。
全民共创:从“被动听”到“主动传”
多元化的互动形式极大地激发了市民的参与热情,推动法治宣传从单向输出走向了全民共创的新模式。市民们不再是信息的被动接收者,而是成为了法律知识的主动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