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卫生担忧催生购买热
"已经下单了,8.8元8包,能用好几次还包邮。"在杭州工作的王女士告诉记者,听闻高铁一次性座椅套热销,联想到常见乘客脱鞋踩椅的行为,她立即为即将到来的出差购入几包。上海张女士则直言目睹乘客将脚搭上座椅后背甚至小桌板时"心里硌硬",果断选择网购座椅套自保:"无法约束他人,只能自我防护。"更有网友因暑期高温穿着清凉,担忧传染皮肤病而购买。电商平台显示,部分商家周销量飙升超7倍,有店铺累计售出逾10万件。
风险:座椅卫生存隐忧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常晓指出,夏季高温使乘客易出汗,座椅织物在潮湿环境下易滋生真菌或螨虫。若穿短裤短袖长时间接触含菌座椅,可能诱发体癣、足癣等浅部真菌感染。12306客服回应称列车在起终点站各消毒一次,座椅套按需更换,但清洗时间并不固定。
防护:科学使用是关键
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妇儿免疫学分会主任委员王月丹分析,座椅套热销源于夏季衣物单薄使皮肤易接触座椅,尤其女性群体购买图安心。他强调防护需理性:"若已穿长裤长袖、皮肤无破损且不在疫区,无需购买。"常晓补充提醒,不透气的座椅套长时间使用可能因闷热引发湿疹。王月丹建议乘客优先选择长裤,落座前检查污渍并请乘务员清理;穿短裤时可用一次性座套,但切忌重复使用。
建议:环保替代与文明共建
王月丹倡导环保方案:自备毛毯同样能阻隔真菌。同时呼吁铁路部门积极制止脱鞋等不文明行为,从源头缓解乘客卫生焦虑。专家共识表明,应对座椅卫生需结合科学防护与公共文明建设,而非单纯依赖一次性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