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丝路发展论坛于7月24日在福建泉州举行,主论坛围绕数字贸易开放合作、人工智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以及国际运输的数智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三大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与深入讨论。
作为信息高速公路的数字丝路,其核心在于数字连接,而连接的基础是人才支撑。当前市场普遍面临数字人才短缺和素养不足的挑战,例如跨境电商缺乏复合型人才、数字基建项目缺少技术专家、中小企业缺少实用型人才。因此,激活人才活力需要全链条精准发力,为新质生产力和一带一路建设注入持续动力。必须采用系统思维,立足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同时,整合政府、学校、企业和社会资源,通过产教融合工学一体构建成才阶梯。打破地域、户籍等壁垒,采用柔性挂职、智囊组团和候鸟聘请等方式,打造开放包容的人才生态,培育复合型数字人才。
有效利用人才能发挥巨大作用,但当前存在结构性错配问题。多元主体应组成全链条人才要素市场,平衡事业发展需求侧和人才资源供给侧。紧扣改革创新、产业升级和企业需求,确保个人专长与职务要求高度契合,聚焦跨境支付安全、智慧物流等关键领域设立揭榜挂帅专项,优化企业出题、政府立题、人才解题、市场判题的协同机制。同时,将人才评定标准市场化作为改革重点,赋予用人单位更大自主权,坚持实践导向和自下而上路线,突出能力贡献和人才价值,营造人尽其才的生态圈。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中,数字人才面临机会少、通道窄、压力大的问题。完善激励机制和优化创新环境至关重要,以最大限度激发积极性与创造性。健全考核评价制度,以创新、质量、实效和贡献为导向,取代唯论文、唯学历等定量标准,构建人才与重大工程整合模式。提供针对性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增强人才的成就感、归属感和获得感。实施绩效管理与容错纠错机制,对探索试验中的失误免予或从轻问责,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动能充分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