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是学生们旅游和兼职的黄金时段,但也成为了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境外高薪招聘进行诈骗的高峰期。近日,湖北省随州市警方成功阻止了一名年轻男子可能陷入骗局的行程,避免了一场潜在的危险。
2025年6月下旬,随州市曾都区的薛某某在网络游戏中认识了一位“游戏搭子”。两人相谈甚欢,十分投机。这位神秘的网友主动邀请薛某某前往境外某地旅游并介绍工作,承诺“工作轻松月入过万”。然而,对方始终拒绝透露自己的姓名和联系方式,只表示薛某某抵达后自会有人安排通关、住宿和工作事宜。在对方的引导下,薛某某自行购买了7月6日从随州前往广州的火车票,以及后续飞往境外的机票。
幸运的是,警方接到相关报警后,在薛某某乘坐的高铁上及时找到了他。民警向他详细阐述了境外诈骗的严重危害性。经过耐心劝导,薛某某最终醒悟并放弃了行程,目前已安全返回家中。
对此,湖北省反诈中心民警李小媛指出,暑期这类标榜“零门槛国外高薪岗”、“包吃包住、报销机票、专人接送”的招聘信息,往往是以“工作轻松高薪”为诱饵的境外诈骗陷阱。她特别提醒公众警惕以下三种常见形式:
1.先收费后出国的骗局:诈骗分子通过虚假或缺乏资质的劳务中介,以收取高额中介费、报名费、保证金等名目要求求职者先交钱,再承诺安排出国。
2.出境后“打黑工”的陷阱:一些无资质中介会以“出国后再补签证”为借口,将劳务人员送至国外从事无合法身份的“黑工”。
3.伪造材料诱骗出境:谎称在国外有工程项目,提供虚假证明材料。一旦求职者出境,通讯设备会被没收,护照可能被扣押甚至损毁,并被强迫从事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活动。
李小媛强调,根据警方梳理,若招聘信息中出现诸如“免签工作”、“会打字就能赚大钱”等极具诱惑性的承诺,极大概率是境外高薪招聘骗局,务必高度警惕。无论是暑期兼职还是寻求境外务工机会,都必须仔细核查招聘企业的资质。外国对华公民的免签通常仅限于旅游目的,不存在所谓的“工作免签”。
“看到这类境外招工信息,首先要保持高度警惕,切勿轻信,”李小媛建议,“求职者可以通过商务部官网查询相关公司是否在合法的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名录中。同时,必须分清签证类型,避免受骗。诈骗分子常将旅游签证混淆为劳务签证,需谨记:任何旅游签证都不能等同于合法的境外劳务签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