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层决策
    • 地方动态
    • 食品安全
    • 地方频道
    • 中港环保
    • 中港查询
    • 人员查询
    查询
    010-57279123
  • 网站首页
  • 精选
  • 动态
  • 市县
  • 三农
  • 人物
  • 法治
  • 文化
  • 科技
  • 头条

    精选

  • 2025-10-15 上饶数字文化“新三样”扬帆出海 网文网剧网游闯世界
  • 2025-10-15 报名人数破万 七彩云南格兰芬多自行车节将启幕
  • 2025-10-14 2025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在京开幕 汇聚全球智慧共筑韧性农食体系
  • 2025-10-14 乌拉特后旗:麦草轮作新模式,黄土生金效益增
  • 2025-10-14 金秋丰收看河套:多元种植模式谱写现代农业新篇章

    动态

  • 2025年多项农村补贴标准上调,惠农政策更精准
  • 海南自贸港即将全岛封关 开放型经济体系成型
  • 黑龙江新能源装机超煤电 占比达57.9%创历史
  • 全国首设婴幼儿发展管理本科专业,破解托育人才短缺难题
  • 东北首届水博会沈阳开幕,智慧水利成焦点
  • 天津邮轮旅游火热 "双轮擦肩"高效通关创纪录
  • 规范旅拍市场秩序,按下行业“规范键”
  • 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成功开展大型系留点火试验
  • 暑期图书馆变身“托儿所”凸显儿童看护困局
  • 龙丽高速引客来,浙南山村夏日清凉变致富“金矿”

    市县

  • 特色产业激发乡村活力 多元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路

    三农

  • 三位长沙青年的乡村数字试验:用代码与直播唤醒锦岩村

  • 小金果撬动大产业 三江罗汉果铺就乡村“甜蜜”振兴路

  • 永兴农村创业主体破万 成乡村振兴新引擎

  • 福建柘荣:金秋稻浪翻涌 科技赋能乡村振兴

  • 广东阳春打造鳜鱼百亿级产业链,种苗供应占全国七成

  • 闽南渔村绽放世界 小簪花带来大流量

    法治

  • AI代写黑工厂曝光:论文网文沦为流水线产品,监管迫在眉睫
  • 住房租赁新规满月观察:市场秩序趋好,租客权益保障提升
  • 业主私挖300平米地下室,整楼32户房屋开裂被捕
  •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管理办法》正式实施,耕地保护进入新阶段
  • 自家安装摄像头,边界在哪里?
  • 戚薇坦诚肉毒过量致“吊梢眼”曝光医疗隐患,美容医生警示“毒王”风险
  • 深圳南山法院重判航测软件著作权侵权案
  • 斩断未成年直播利益链——三管齐下遏制MCN违规签约乱象
  • 拆穿“李鬼”:假冒账号“碰瓷”的三大案例与警示
  • 大丰警方奔袭千里追赃 反诈警示:警惕假“公检法”索要现金
内容决策 市县月刊 市县宗旨 车辆信息 一带一路

财政发力稳经济 精准施策保民生

发布时间: 2025-07-26   浏览量: 4336
分享到微信
二维码

今年,作为宏观调控的关键举措,我国持续实施并加力提效积极的财政政策。上半年,这一“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如何具体体现的呢?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在近日的发布会上给出了回应。

预算下达提速 资金及早见效

财政部预算司一级巡视员、政府债务研究和评估中心主任李大伟介绍,政策着力点之一是加快预算下达速度。中央部门预算已在3月底前完成批复,相关转移支付预算也按规定时限下达,确保资金尽早发挥实效。截至上半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已下达9.29万亿元,占年初预算的89.8%,下达进度较上年同期提升了1.7个百分点。

债券资金高效运用

在债券资金使用方面,上半年全国发行新增地方政府一般和专项债券共计2.6万亿元,有力支持了地方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建设。同时,为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两重”),以及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两新”),已下达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预算6583亿元。此外,发行了5000亿元特别国债,用于完成四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补充工作,有效提升了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民生福祉优先保障

保障基本民生是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着力点:

· 养老保障:政策支持提高基本养老保障水平,下达补助资金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 医疗保障:继续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

· 教育支持:推动教育资源扩优提质,支持国家奖助学金提标扩面。

· 育儿支持:出台育儿补贴政策,并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 灾害救助:快速预拨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支持地方应对如西藏定日地震、四川筠连山体滑坡、贵州毕节山体滑坡等重大自然灾害。

消费潜能有效激发

在提振消费方面,财政政策同样积极作为。已分两批预拨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1620亿元,专项用于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并进一步扩大补贴范围,降低居民消费成本。李大伟表示,财政部门还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以增强其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同时,支持地方推广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着力打造更多消费热点。

地方财力坚实支撑

为支持地方财政平稳运行,中央财政下达了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2.73万亿元,较上年增长7.5%。此外,指导并督促地方稳妥开展隐性债务置换工作,显著减轻了地方还本付息的压力。

李大伟强调,下一步,财政部将持续实施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快预算执行进度,提升资金使用效益,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民生投入持续加码

我国财政具有鲜明的民生导向,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等与百姓生活紧密相关的领域,始终是财政支出的重点保障方向。今年以来,在就业、养老、医疗等关键民生领域,财政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 就业优先:延续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加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力度,扩大社会保险补贴和一次性扩岗补助范围,继续实施就业见习补贴提前发放。重点加强对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等困难群体的就业帮扶,支持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2024年,中央财政已下达就业补助资金667.4亿元。

· 养老提升:财政部社会保障司副司长葛志昊指出,中央财政加大补助力度并实施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调剂,确保超过3亿老年群众基本养老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具体措施包括:按全国总体2%的比例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并将国家财政承担的城乡居民全国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再提高20元。

· 医疗强化:在医疗保障服务方面,2024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再提高5元,达到每人每年99元;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达到每人每年700元。同时,加强医疗救助,减轻困难群众医疗费用负担。中央财政已下达相关补助资金5522亿元。

· 一老一小:积极财政政策支持完善养老和托育服务体系。实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开展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试点。建立育儿补贴制度,加强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有效降低家庭生育、养育成本。

· 困难帮扶:为兜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中央财政今年已下达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1566.8亿元,支持地方做好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等工作。

葛志昊表示,未来财政部门将紧盯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加大投入,进一步提升财政资金的“民生含量”,织密筑牢人民生活“安全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上一条: 北京零工市场升级记:告别“趴活儿”路边,拥抱规范“暖心港”
下一条: 中纪央媒网总编戴成明与江苏运营中心主任梅发龙深入调研江苏产业链市场
精选
内容决策
市县月刊
市县宗旨
车辆信息
一带一路
动态
国际动态
地方动态
社会广角
金融财政
深度观察
市县
市县动态
魅力城市
生态环保
特色小镇
地方频道
三农
三农资讯
美丽乡村
一县一品
精准扶贫
农业政策
人物
领导风采
独家专访
人民之声
企业家
创业者
法治
法制建设
官场现形
法治能量
法眼观察
食品安全
文化
文学诗词
历史知识
艺术音乐
非遗传承
人文教育
科技
科技聚焦
互联网
大数据
健康中国
公益慈善
头条
高层决策
地方动态
食品安全
地方频道
中港环保
联系我们
24小时热线 010-57279123 商务合作 010-57279123 版权合作电话 010-57279123

领导决策网 领导决策月刊

Copy Right © 2018-2026 领导决策网版权 京ICP备202406678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4413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91110107MADGKT556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