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层决策
    • 地方动态
    • 食品安全
    • 地方频道
    • 中港环保
    • 中港查询
    • 人员查询
    查询
    010-57279123
  • 网站首页
  • 精选
  • 动态
  • 市县
  • 三农
  • 人物
  • 法治
  • 文化
  • 科技
  • 头条

    精选

  • 2025-10-15 报名人数破万 七彩云南格兰芬多自行车节将启幕
  • 2025-10-14 2025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在京开幕 汇聚全球智慧共筑韧性农食体系
  • 2025-10-14 乌拉特后旗:麦草轮作新模式,黄土生金效益增
  • 2025-10-14 金秋丰收看河套:多元种植模式谱写现代农业新篇章
  • 2025-08-19 红色云岭:从硝烟战场到红旅新景的烽火新生

    动态

  • 黑龙江新能源装机超煤电 占比达57.9%创历史
  • 全国首设婴幼儿发展管理本科专业,破解托育人才短缺难题
  • 东北首届水博会沈阳开幕,智慧水利成焦点
  • 天津邮轮旅游火热 "双轮擦肩"高效通关创纪录
  • 规范旅拍市场秩序,按下行业“规范键”
  • 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成功开展大型系留点火试验
  • 暑期图书馆变身“托儿所”凸显儿童看护困局
  • 龙丽高速引客来,浙南山村夏日清凉变致富“金矿”
  • 文体旅融合激活夏日经济,“金钥匙”解锁消费新引擎
  • 甘肃榆中打通山洪救援通道 干道清淤初成全面转战巷道

    市县

  • 广西糖业瞄准810亿元产值 打造国际先进制糖基地

    三农

  • 永兴农村创业主体破万 成乡村振兴新引擎

  • 福建柘荣:金秋稻浪翻涌 科技赋能乡村振兴

  • 广东阳春打造鳜鱼百亿级产业链,种苗供应占全国七成

  • 闽南渔村绽放世界 小簪花带来大流量

  • 雪域边关展新颜:西藏边境振兴绘就富民固边新画卷

  • 甘肃蜜瓜破浪出“海”,新农人达祖寿创温室增收样本

    法治

  • 业主私挖300平米地下室,整楼32户房屋开裂被捕
  •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管理办法》正式实施,耕地保护进入新阶段
  • 自家安装摄像头,边界在哪里?
  • 戚薇坦诚肉毒过量致“吊梢眼”曝光医疗隐患,美容医生警示“毒王”风险
  • 深圳南山法院重判航测软件著作权侵权案
  • 斩断未成年直播利益链——三管齐下遏制MCN违规签约乱象
  • 拆穿“李鬼”:假冒账号“碰瓷”的三大案例与警示
  • 大丰警方奔袭千里追赃 反诈警示:警惕假“公检法”索要现金
  • 骗子假售后真挖坑 民警破黄金取现诈局救下12万
  • 为搏流量“无下限”:博主畸形起号乱象调查,专家吁强化平台责任依法整治
法制建设 官场现形 法治能量 法眼观察 食品安全

网络“伪专家”横行,多方联手“清朗”出击

发布时间: 2025-06-30   浏览量: 6066
分享到微信
二维码

越来越多人习惯上网寻求专业建议,这给了部分人可乘之机。医美博主顶着“专家”头衔推荐项目,却拿不出资质证明;财经“大V”分析市场趋势,实则满嘴跑火车;某些机构甚至批量起“素人号”,进行统一运营……种种“李鬼扮李逵”的现象,甚至借机造谣传谣的行为,正在污染网络空间。

针对这一乱象,中央网信办在2025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中特别强调,将重点整治“自媒体”发布的不实信息。特别是那些干扰舆论、误导公众,不做信息标注、内容以假乱真,以及缺失资质、提供“伪专业”信息等问题。那么,普通网民该如何应对这些“伪专业”信息?不同主体又该如何协同发力、共同治理?

“假学姐”“假高管”频现,“伪专业”潜滋暗长

家住陕西西安的大学生小杨的经历颇具代表性。暑期将至,她在网上找到一份给留学机构做“内容运营”的兼职。然而第一天线上工作,她就感觉不对劲——机构要求她运营一个社交媒体账号,账号“人设”是一所国外大学在读的“博士学姐”。她需要根据机构提供的材料,分享自己申博的“真实经验”,一旦有人私信询问,就将机构推荐出去。小杨犯了嘀咕:“我根本没申请过博士,也不是什么学姐,这不是骗人吗?”

记者在平台上进行关键词检索,发现相关内容鱼龙混杂。虽然有的账号是博主本人亲自出镜讲解,配有生活分享的vlog;但也有不少账号文案雷同,图片模糊不清。尽管如此,不明真相的网友仍在评论中“求分享”。这种“假学姐”引流,本质上是一种欺骗。

在医疗、金融、农业等重点领域,“假专家”的危害更值得警惕。医疗领域,没有专业背景的人打着健康科普的幌子,东拼西凑信息,加上危言耸听的标题,摇身变成“网红医生”。例如,有的短视频创作者展示“视力恢复技巧”,声称坚持训练能显著改善甚至恢复高度近视。对此,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已明确“打假”:医学上尚无有效根治近视的方法。

金融领域,有人精心打造“国家评审”、“500强培训师”、“名校投资天才”等虚假人设。他们先以煞有介事的说辞收割粉丝信任,继而销售课程、直播带货牟利,甚至私下诱导“投资打赏”,实施诈骗。

农业领域,不法分子披着“博士研究员”、“农大专家”的外衣,推荐所谓防虫神器、生根神药。他们以科普为名堆砌高深名词,实则售卖“噱头大于实效”的产品,甚至给农户造成损失。有时连经验丰富的村干部也可能掉入陷阱。

探究背后,“伪专业”虚假信息的滋生,既有流量“利益驱动”,也因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降低了造假成本。

责任归属:平台、创作者、MCN谁买单?

当“伪专业”信息侵害用户权益、造成损失,平台、创作者及可能牵涉的MCN机构,各自应承担什么责任?

泰和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廖怀学指出,创作者作为虚假内容制作和传播的直接实施方,承担首要责任,可能面临民事、行政乃至刑事法律后果。MCN机构若深度参与制作、策划传播,或明知内容失实却未采取管控措施,则可能作为共同违法行为实施者承担法律责任。

网络平台在管控“伪专业”信息、治理谣言方面责无旁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过错责任原则”,平台应当履行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若平台知道或应当知道用户利用其服务侵害他人权益却未采取措施,需与该用户承担连带责任,网信部门可责令其整改或暂停运营。

近年来,平台已在探索全方位治理。例如,抖音安全中心2024年7月发布公告,针对策划虚假人设开展专项治理,重点整治无法核实的专业成就、高管身份及自封“大师”等,完善认证要求并对违规账号实施下架、封禁等措施。

今年6月,小红书公布2025年上半年打击“虚假”治理成果:处置虚假笔记320万篇、虚假人设账号1万个、虚假低质AIGC笔记60万篇;通过“同质化识别”能力封禁批量造假账号超1000万个。其针对虚假人设设置了内容前置审核制度,采用“账号关系挖掘”策略进行精准打击。

然而,平台治理“伪专业”信息绝非易事。虚假不实信息识别、核实、溯源难度大,封禁后易“卷土重来”,需平台持续发挥技术优势,创新治理手段。

重点领域攻坚:医疗、金融、法律如何有效监管?

放任医疗健康建议、投资理财分析、法律解读等重点领域的“伪专业”信息传播,极易催生谣言,后果严重。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宣传部部长杨瑞茂以“缩短征信逾期记录”等谣言为例警示:一张不明来源的截图、几句捕风捉影的对话、一则真假难辨的消息,都可能影响公众信心和预期,甚至危害金融安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新闻宣传司副司长李春景强调,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市场监管领域与民生息息相关,不实信息与谣言将影响千家万户。

那么,如何提升重点领域治理效能?

在安徽合肥举行的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辟谣分论坛上,首批“涉企网络辟谣工作直联点”试点单位名单发布,涵盖中国石油、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国航空、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平安等不同重点领域企业。

这些单位达成共识:治理不实信息与重点领域谣言,应从“被动回应”转向“主动预防”,从“单打独斗”走向“协同治理”。

具体路径包括:

1.发挥专业权威:各领域头部单位应依托自身专业权威性,借助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主流媒体等力量,及时澄清谣言,挤压“冒牌货”生存空间。

2.强化部门联动:及时向网信部门举报线索,溯源清理不实信息,查处违规账号;配合公安部门查处谣言案件,公开通报情况。

3.抓好宣传引导:积极通过短视频等接地气方式,宣传政策,普及专业知识,提升公众对虚假信息的“免疫力”。

上一条: 中国拟修法明确大型企业等经营者不得拖欠中小企业账款
下一条: 民营经济促进法:护航民营企业行稳致远
精选
内容决策
市县月刊
市县宗旨
车辆信息
一带一路
动态
国际动态
地方动态
社会广角
金融财政
深度观察
市县
市县动态
魅力城市
生态环保
特色小镇
地方频道
三农
三农资讯
美丽乡村
一县一品
精准扶贫
农业政策
人物
领导风采
独家专访
人民之声
企业家
创业者
法治
法制建设
官场现形
法治能量
法眼观察
食品安全
文化
文学诗词
历史知识
艺术音乐
非遗传承
人文教育
科技
科技聚焦
互联网
大数据
健康中国
公益慈善
头条
高层决策
地方动态
食品安全
地方频道
中港环保
联系我们
24小时热线 010-57279123 商务合作 010-57279123 版权合作电话 010-57279123

领导决策网 领导决策月刊

Copy Right © 2018-2026 领导决策网版权 京ICP备202406678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4413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91110107MADGKT556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