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决策网(章荣富)江西上饶报道:
军人,难以割舍的是军旅情怀,难以忘怀的是战友情义,难以脱下的是绿色军装,难以丢失的是军人作风,而最难以放弃的是追求成功!
千锤百炼锻钢材
1980年11月份,年满17周岁的蔡道琦,怀着保家卫国“参军打仗”的热血情怀,放弃了高考入学通知书而义无反顾地接受了入伍通知书。在身着绿军装的“22年6个月”中,他历任班长、排长、连指导员、团组织股长,军分区参谋、人武部后勤科长、副部长等职;在部队这所大学校里历练了筋骨和心智,锻造出了一颗忠诚担当、开拓进取的不朽“军魂”。
建设改革当尖兵
2002年他转业到上饶市政府法制办任监察室主任(并兼办公室主任),由于综合素质强、思想作风过硬、办事效益高,凡有急难险重任务他都能“顶得上、完得成”。在政府机构改革过程中,先后参与组建了四个行政单位和部门;2012年调任到市科技局后,参与组建了市防震减灾局并任党组成员、纪检组长;2016年抽调到市委巡察办,参与组建巡察组,并担负起专项政治巡察工作。
峰回路转操新业
2018年11月下旬,他自告奋勇而又义不容辞地“临危受命”,从市委巡察组转岗到退役军人事务局,以党组副书记、第一副局长的职责身份“孤军奋战”,再次担负起了“组建”重任。在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的情况下,他独挡一面、“白手起家”,千方百计、千辛万苦、千言万语地日夜操劳、四处奔波。在这20多天的时间里,他废寝忘食(吃在食堂,住在办公室),忍辱负重,任劳任怨。他坚定信念和自信,充分发挥军人“特别能战斗”的精神毅力,积极调动各方面的工作资源和人脉关系,统筹规划,稳步实施,按时按质地完成了开办选址、定编预算、职能架构、家当置办和“招兵请将”等大量艰巨细致的基础性工作,确保顺利圆满组建,如期挂牌成立。
眼高手低定方位
在扎实务实的抓好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他十分注重政治思想和作风纪律建设,及时建立健全了教育、管理、工作、生活等系列规章制度,规范了机关的“四个秩序”。他提升、提炼出了“为党效忠、为军效劳、为兵效力”的政治站位和“扶助退役的、服务现役的、激励服役的”的工作定位;确立了“务基本、打基础、抓基层”的三年建设方位;充分发挥行政管理、事业保障、社会公益这“三驾马车”的综合行政功能,重点解决好退役军人的“后路、后院、后代”等急难愁盼的现实问题。在推进事业发展的实践中,逐步打造形成了“忠廉、诚信、开拓、担当、勤奋、奉献”的“骏马精神”,打造出了风清气正、开拓进取的政治生态和和谐共事、创业尽责的良好工作环境。
副职难当有作为
在体系内,由于职责分工和角色定位的限制,作为一名副职,如果想要将个人“高大上”的政治见解和工作理念转化为“集体意识”那往往是不现实或行不通的。在处理好“三任主官”的工作关系上,他技巧性的做到“做东不做主、到位不越位,补台不拆台、添烦不添乱、分忧不分心、红脸不黑脸、明争不暗斗、伤面不伤情”的程度。他灵活性地采取了“五借”的工作方式,支持配合局党组履职尽责——一是借脑凝心;适时开展专题政治思想教育,及时学习传达上级工作指示精神,用党的新理论、新思想、新的路线方针政策,武装更新头脑、统一凝聚人心。二是借力推车;适时邀请省厅领导、市分管领导和驻军部队首长来局里考察调研、检查指导,鞭策促进工作。三是借兵带路;身先士卒,讲解示范,在充分发挥自身模范带头作用的同时,注重培养工作骨干和业务能手,在机关营造出一种“前有标兵,后有追兵”比学赶帮超的“竞争竞赛”工作氛围。四是借地栽花;经常深入到基层工作联系点,有意图、有目标、有重点地开展以点带面、典型引路,“栽花种树”式的试点推广工作。五是借佛传经;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适时组织到相邻的省市同行单位参观考察和学习交流。在具体工作过程中,他始终不争名、不抢功,勇于担责担当;有困难就上、有荣誉就让——“一切胜利成果都应归功于领导和集体!”
勠力同心克时艰
上饶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于2019年元月31日正式挂牌成立;在组建后的四年时间里,先后“走马上任”了三位主官,艰辛地走过了一条坎坷、曲折、迂回的“泥泞”之路——一年“创业铺路”;二年“守业补路”;三年“歇业封路”(这既有抗击疫情的影响,更是人为因素的误导);到了2023年的第四年,更是陷入了“废业断路”的危机局面。期间,发生了所辖老兵打着横幅标语集中到北京总部闹访的“9.13事件”;出现了将服务中心与军供站“合二为一”、合署办公,“改弦易辙”的“上饶模板”;军休所改造升级建设严重滞后,受到省厅的责罚;“全国双拥模范城”也在这一年落选落榜了。为了及时纠正、彻底扭转这种被动局面,他正确行使并充分发挥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及时向市委请示加强组织领导、向省厅请援加强业务指导、向纪检请教加强巡察督导;在专题民主生活会上,他严肃公开地与这些消极的人和事,展开尖锐明确的思想交锋,坦诚的交流工作意见和建议;同时,率先垂范、不折不扣地执行集体决议。他殚精竭虑、良苦用心,他勇于担当、尽职尽责,他表里如一、真诚直率,他的这些军人的“精气神”,赢得到了组织、领导和同事们的理解支持,共同群策群力,及时缓解了矛盾、控制了局面,扭转了局势,推进和促进全局建设迈上了“兴业拓路”的健康发展轨道。
心安理得忧别离
无欲则刚,无私则宽。在上饶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组建创业的这四年多的时间里,他“满顶乌发染白霜,平润额头增条纹”;但值得欣慰、宽慰和安慰的是——他的所有奋发、奋进和奋斗,都没有白费。他辛勤付出所取得的工作成效和劳动成果,最终得到了市委领导的认同、省厅同仁的认可、所识战友的认知、全体同事的认识。
在大家庆祝庆贺的欣喜时刻,他悄然的隐退了。在他光荣退休之前,他向组织、单位和退役军人们递交了一份圆满的“答卷”。他虽然告别了一生所挚爱并为之追求的事业,却时刻怀念关注他呕心沥血经营起的退役“军人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