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收成镇珍宝村特色蜜瓜产业园的田垄间,瓜藤葳蕤。新品种蜜瓜“金色年华”掩映其中,果皮馥绿,长势正酣。
“‘金色年华’肉质软糯细腻,冷藏后入口即化,绵软奶香如冰淇淋,是我们重点引进的新品种。”园区负责人刘大忠介绍说。此品种除品质优良外,还具有生育期短、易种易管、无病虫害、无需施用农药等显著优势。
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端,三面环沙(巴丹吉林和腾格里沙漠),恰好位于北纬38度这一世界公认的农业“黄金地带”。这里光照充足、热量丰沛,祁连山融雪滋养的沙性土壤透气性绝佳,独特的光热水土组合,共同构筑起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的优质生态基底。
园区遵循“先引后试再推”的科学程序,已成功引种威龙9号、骄美3号等多个新优蜜瓜品种。同时应用穴盘育苗、水肥一体化滴灌、单蔓单瓜种植等先进技术,有效提升了蜜瓜的产量与品质。
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民勤县便依托自身独特的资源禀赋,锚定发展蜜瓜产业。如今,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已从单纯依赖自然馈赠,精准转向科技投入与创新驱动,让沙漠边缘的“甜蜜事业”不断焕发新活力。
民勤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段振佼介绍说,为筛选出契合本地水土气候、兼具高产潜力与市场前景的蜜瓜品种进行推广,民勤县建立了严格的品种评价体系。该体系针对参试品种,从田间适应性、抗病虫害能力、丰产稳产性、果实含糖量及商品外观等关键指标展开全维度综合鉴定,力求优中选优,为本地蜜瓜产业提供优质品种支撑。同时,民勤县推动老园区更新换代,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全面优化流程,打造低耗能、低成本、高产出的现代化蜜瓜产业园区。
连日来,民勤县西渠镇三元村的出口蜜瓜“晒足”阳光陆续成熟。瓜农们抢抓农时,忙着打枝、抹茬、追水、施肥,为蜜瓜“抢鲜”闯国际市场加力。
“三元村的订单蜜瓜全部出口,销往泰国、越南等国,拿到了国际市场‘入场券’。这表明,品质、品牌正成为民勤农特产品‘出圈’海外的‘流量密码’。”民勤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芳介绍说。小县城揽收“国际大生意”的背后,是民勤县实施“出口订单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的积极探索。
陈芳表示:“与传统‘先生产后找市场’不同,订单农业是‘先找市场再生产’,对稳定农民收益、保障企业供应至关重要。”民勤县坚持联农带农,通过签署订单强化对龙头企业和基地的双向约束,形成稳固购销关系。企业前端帮助种植户降本增效,后端发展加工带动增值,终端拓宽销路保障产销衔接,筑牢产业高质量发展底座,让“民勤蜜瓜”这块“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此外,民勤县创新构建了“从土壤到餐桌”的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模式,形成了集良种培育、基地建设、标准化生产、市场营销、品牌打造、质量追溯于一体的“六位一体”产业格局。其蜜瓜产品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和绿色食品认证,入选甘味农产品“好中优”产品及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成为支撑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富民增收的“甜蜜产业”。
据统计,2025年,民勤县蜜瓜种植面积达16.88万亩,预计产量可达54万吨,全产业链产值可达22亿元。其产业规模与品质稳居甘肃省首位,已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厚皮甜瓜核心产区和全国优质蜜瓜核心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