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层决策
    • 地方动态
    • 食品安全
    • 地方频道
    • 中港环保
    • 中港查询
    • 人员查询
    查询
    010-57279123
  • 网站首页
  • 精选
  • 动态
  • 市县
  • 三农
  • 人物
  • 法治
  • 文化
  • 科技
  • 头条

    精选

  • 2025-10-15 上饶数字文化“新三样”扬帆出海 网文网剧网游闯世界
  • 2025-10-15 报名人数破万 七彩云南格兰芬多自行车节将启幕
  • 2025-10-14 2025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在京开幕 汇聚全球智慧共筑韧性农食体系
  • 2025-10-14 乌拉特后旗:麦草轮作新模式,黄土生金效益增
  • 2025-10-14 金秋丰收看河套:多元种植模式谱写现代农业新篇章

    动态

  • 2025年多项农村补贴标准上调,惠农政策更精准
  • 海南自贸港即将全岛封关 开放型经济体系成型
  • 黑龙江新能源装机超煤电 占比达57.9%创历史
  • 全国首设婴幼儿发展管理本科专业,破解托育人才短缺难题
  • 东北首届水博会沈阳开幕,智慧水利成焦点
  • 天津邮轮旅游火热 "双轮擦肩"高效通关创纪录
  • 规范旅拍市场秩序,按下行业“规范键”
  • 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成功开展大型系留点火试验
  • 暑期图书馆变身“托儿所”凸显儿童看护困局
  • 龙丽高速引客来,浙南山村夏日清凉变致富“金矿”

    市县

  • 特色产业激发乡村活力 多元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路

    三农

  • 三位长沙青年的乡村数字试验:用代码与直播唤醒锦岩村

  • 小金果撬动大产业 三江罗汉果铺就乡村“甜蜜”振兴路

  • 永兴农村创业主体破万 成乡村振兴新引擎

  • 福建柘荣:金秋稻浪翻涌 科技赋能乡村振兴

  • 广东阳春打造鳜鱼百亿级产业链,种苗供应占全国七成

  • 闽南渔村绽放世界 小簪花带来大流量

    法治

  • AI代写黑工厂曝光:论文网文沦为流水线产品,监管迫在眉睫
  • 住房租赁新规满月观察:市场秩序趋好,租客权益保障提升
  • 业主私挖300平米地下室,整楼32户房屋开裂被捕
  •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管理办法》正式实施,耕地保护进入新阶段
  • 自家安装摄像头,边界在哪里?
  • 戚薇坦诚肉毒过量致“吊梢眼”曝光医疗隐患,美容医生警示“毒王”风险
  • 深圳南山法院重判航测软件著作权侵权案
  • 斩断未成年直播利益链——三管齐下遏制MCN违规签约乱象
  • 拆穿“李鬼”:假冒账号“碰瓷”的三大案例与警示
  • 大丰警方奔袭千里追赃 反诈警示:警惕假“公检法”索要现金
市县动态 魅力城市 生态环保 特色小镇 地方频道

百年老街焕新颜:长春新民大街的开放与活力

发布时间: 2025-07-24   浏览量: 3296
分享到微信
二维码

走进吉林省首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长春市新民大街,眼前一派热闹景象。舞蹈快闪、街边魔术、民乐演奏轮番上演,处处洋溢着活力。这条始建于1933年、全长1445米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聚集区,不久前刚刚完成改造,重新开街。

1753327193141166.png

29家特色店铺沿街开业,其中13家是东北首店。传统非遗工坊与沉浸式艺术空间并存,历史场景与潮流消费交融。一家咖啡店品牌负责人马良惊喜地表示:“上午就突破了800杯,昨天冰块和牛奶都卖断货了,真没想到新民大街的流量这么大!”

改造前,街道两侧院落空间开放度不高,围墙和茂密植被遮挡了视线。如何在保护文物建筑原貌的基础上拆围透绿、疏枝透景,让历史建筑有序开放,成为街区提升的关键课题。长春市朝阳区副区长关文英指出:“沿线院落过去是封闭管理,原来的5处文保建筑,其实被‘藏’起来了。”

在遵循“保护第一”原则下,项目提出“开放共享、以人为本”。长春市成立了工作专班,逐院摸排建筑现状与开放条件。经过与规划、文旅、住建等部门及13家沿街产权单位的多次协调,最终释放出4.5公顷公共空间。原本不对外开放的绿地、小广场、庭院褪去了围墙遮挡,形成了散落在历史建筑群中的13处口袋公园。

一处原本属于海洋主题场馆的停车场,如今就变身成了这样的口袋公园。该场馆市场部总监高傲坦言:“停车场是运营刚需,但了解政府对新民大街的规划和愿景后,我们理解城市更新需要所有参与者共同努力。”

让承载历史记忆的街道变得亲切可及,是市民的期盼。新民大街两侧坐落着一批伪满时期历史建筑,新中国成立后多变为学校和科研单位办公楼。长春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张辉勇介绍:“我们的科研机构在这里迸发新活力,像李四光、黄大年等名家曾在此研究。”

改造不仅打开空间,更注重精细化提升。走进街心绿化带新建的木栈道,每一处设计都关照树木的长势和位置。工程师王淼解释:“我们采集树木精准坐标,确保木栈道不扰动根系,在既有条件下营造曲径通幽之感。”街边慢行道从3米多拓宽至6米,提升了行走体验;异形排水口改善了低洼路段排水;杂乱管线井拥有了电子“身份证”,便于后续精准维护。

绿荫下的太阳能充电座椅、平缓的无障碍坡道、贴心的便民指示牌……街头巷尾的公共空间成了“共享客厅”。志愿者包中备着创可贴,所有店铺提供免费热水和应急药品。从广纳民意到精细施工,再到便民利民,“开放共享、以人为本”的理念浸润于细节。

游客李微感叹:“原来只能远远看,感觉很遥远,现在能近距离观赏。真好,新民新气象!”市民韩天在由长春日报社旧址改造的历史文化博物馆里表示:“‘可视可听、可触可感’的方式,让大家更直观走入城市历史,了解它的前世今生,加深对城市的热爱。”市民杨传文则感到非常幸福:“给老百姓提供这么好的公共娱乐、文化空间,整个文化氛围和历史底蕴都被激活了。”

历史触手可及,便利人人可享。双层观光巴士串联起全市数十处历史建筑与核心景点。围绕新民大街,当地推出10条主题旅游线路,研学课堂、AR实景导览等创新服务同步上线。自7月5日开街以来,累计参观人数达108.43万人次,带动相关经济收入5.34亿元。这条1445米的老街,更创下单日28万人次的客流纪录,触手可及的文化、商业与便民空间点亮了寻常日子。

游客马修称赞:“这条大街非常美,很高兴看到长春在变得更好,这是一个很棒的城市。”长春市秉持人民城市建设理念,积极推进城市更新行动。“让历史可阅读、建筑可触摸、文化可感知、业态可活化”的利用保护模式,激活了文旅与商业的双重活力。近年来,长春已开展18个历史文化街区重点地块整治提升,积极推进活化利用。北京大街西历史文化街区已运营,宽城子历史文化街区也将于9月开街。

从承载历史的老建筑到民族工商业遗存,从电影文化到汽车产业……当一盏路灯都带着民生温度,焕新的不只是一条街,更是一座城市的向心力。

上一条: 世界最大沙棘林绿染雪域边陲
下一条: 浙江文化强省建设二十年:产业出海、文化扎根、遗产活化的三重蝶变
精选
内容决策
市县月刊
市县宗旨
车辆信息
一带一路
动态
国际动态
地方动态
社会广角
金融财政
深度观察
市县
市县动态
魅力城市
生态环保
特色小镇
地方频道
三农
三农资讯
美丽乡村
一县一品
精准扶贫
农业政策
人物
领导风采
独家专访
人民之声
企业家
创业者
法治
法制建设
官场现形
法治能量
法眼观察
食品安全
文化
文学诗词
历史知识
艺术音乐
非遗传承
人文教育
科技
科技聚焦
互联网
大数据
健康中国
公益慈善
头条
高层决策
地方动态
食品安全
地方频道
中港环保
联系我们
24小时热线 010-57279123 商务合作 010-57279123 版权合作电话 010-57279123

领导决策网 领导决策月刊

Copy Right © 2018-2026 领导决策网版权 京ICP备202406678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4413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91110107MADGKT556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