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4年末,陕西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887万,占全省常住人口的22.4%,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0.4个百分点,标志着该省已正式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面对这一挑战,陕西加快构建养老服务体系,贯通协调居家、社区、机构三类养老服务形态。在西安召开的陕西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上,相关部门介绍了建设进展。截至2024年末,全省完成4.7万户特困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新建老年助餐点4929个;养老机构总数达944家,其中医养结合机构350家;养老床位共24万张,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提升至50%。
陕西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推动服务从特殊困难老年人为主向全体老年人扩展,从机构养老为主向居家社区机构协调、医养康养结合转型,从政府供给为主向政府、市场、社会多元供给转变。在覆盖城乡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建设中,县级特困供养服务机构实现全覆盖,440个乡镇(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已建成。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互助幸福院运营数量分别为2538家和9419家,运营率分别达到86%和77%。
社会保障方面,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持续调整基本养老金,企业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水平为3394元,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口达3193.21万人。陕西省民政厅为32.8万低保家庭中70周岁以上及重病重残老年人增发低保金2.12亿元;对临时遇困老年人及其家庭实施救助4.25万人次,支出4000万元。
教育支持上,陕西省教育厅在28所高校、33所中职院校开设老年保健与管理等涉老专业11个,专业布点115个。人才培训方面,陕西省民政厅和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累计培训养老护理员17.6万人次,组织开展职业等级认定,超8000名养老护理员和近3000名从业者取得等级证书,人才支撑能力持续增强。
此外,陕西创新发展银发经济,推动养老产业壮大扩容。2023年、2024年连续举办两届西安国际养老产业博览会,签约金额超100亿元。与14个省份建立旅居康养合作关系,丰富养老服务场景,更好满足老年人消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