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概况与产业新脉
绍兴越城区,坐落于浙江东部,钱塘江与杭州湾交汇之南岸,自古就是人文荟萃之地,孕育了王羲之、陆游、王阳明等文化巨匠,也是鲁迅、蔡元培的故乡。这座底蕴深厚的文化名城,正焕发新的经济活力,近年来着力发展以低空经济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代表企业落户与发展速度
作为全国工业无人机第一股和行业龙头,纵横股份的核心项目——浙江大鹏纵横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是绍兴布局低空经济的代表性企业。公司展厅内,副总经理姚星宇向记者介绍,公司一款具备通信中继功能的无人机机型表现突出,已有近60架被应急管理部采用,在多次救灾救援任务中稳定飞行数千小时,成功挽救多人生命。得益于越城区高效的营商环境支持,该项目自2024年11月签约后厂房建设便迅速启动,仅用一个多月就成功实现正式投产。
落地布局优势
谈及企业选择落户越城的原因,姚星宇总结了关键优势:该区域空域结构矛盾小、低空开放条件好,是浙江省首批低空经济先飞区试点城市。更重要的,这里具备扎实的产业基础,周边集聚了复合材料、电机电控、电子软件等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人才资源丰富,能有效构建产业链闭环。加之当地政府提供的一流营商环境,从接洽到落地仅用了不到半年,充分契合了公司发展所需。
产业规划与集群发展
越城区低空发展促进中心主任詹际涛阐述了当地的产业布局蓝图:锚定整机+器件+系统三大核心赛道,充分发挥区域集成电路产业优势,成功招引了大疆、九洲、中航特飞等一批标志性项目。同时,积极拓展低空+出行、低空+治理、低空+文旅、低空+物流等多元应用场景。至今,全区累计引育低空经济产业项目18个,计划总投资规模达266亿元,展现出强劲的集群发展态势。
绿色转型驱动
新产业的崛起也为区域带来了显著的生态效益。越城区精心打造的低空经济配套产业园,其前身是高能耗、高排放的旗滨玻璃厂,曾是全区能耗大户——2021年能耗高达10万吨标煤,约占全区3.4%,单位增加值能耗峰值一度达到6吨标准煤/万元。在国家双碳战略推动下,该地块成为产业升级重点对象。2024年,借力于抢先布局低空经济的契机,这片工业遗址焕新升级。园区环境的蝶变,生动诠释了传统产业向绿转身、向新进发的转型实践。
第六段:创新服务体系支撑
筑巢引凤离不开强大的配套支持。落户于此的绍兴低空经济综合服务中心,堪称省内最完备的公共平台。现场可见低空飞行指挥中心的三大关键平台:低空飞行监管服务平台,为飞行安全提供飞得起、看得见、管得住的技术保障;无人机飞行服务平台,集自动巡查、数据采集、智能应用于一体,实现全域无人机自主飞行和统一管理;公共安全管理平台,则为杜绝黑飞提供有力抓手。在企业服务专窗,通过梳理产业准入、执照办理、飞行实施三个阶段,整合22项增值服务事项,让相关企业进一扇门办一类事成为现实。
展望未来经济价值
发展低空经济,最终的落脚点是带动经济增长。詹际涛对前景充满信心。他表示,越城区正聚力打造522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低空经济产业集群。以此势头,预计2024年全区低空经济相关产值有望突破40亿元大关。
未来活力展望
当前,在越城区低空经济配套产业园内,各项建设正加速推进,多个前沿项目也在扎实落地。这股低空领域的蓬勃力量,正为这座千年文化名城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推动其加速驶向未来发展的新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