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层决策
    • 地方动态
    • 食品安全
    • 地方频道
    • 中港环保
    • 中港查询
    • 人员查询
    查询
    010-57279123
  • 网站首页
  • 精选
  • 动态
  • 市县
  • 三农
  • 人物
  • 法治
  • 文化
  • 科技
  • 头条

    精选

  • 2025-10-14 2025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在京开幕 汇聚全球智慧共筑韧性农食体系
  • 2025-10-14 乌拉特后旗:麦草轮作新模式,黄土生金效益增
  • 2025-10-14 金秋丰收看河套:多元种植模式谱写现代农业新篇章
  • 2025-08-19 红色云岭:从硝烟战场到红旅新景的烽火新生
  • 2025-08-19 中俄首座跨境铁路大桥完成不动产登记 钢铁丝路获法律“身份证” 2.2公里界江通道筑牢物权基石 为中欧班列东通道及中俄经贸提速护航

    动态

  • 全国首设婴幼儿发展管理本科专业,破解托育人才短缺难题
  • 东北首届水博会沈阳开幕,智慧水利成焦点
  • 天津邮轮旅游火热 "双轮擦肩"高效通关创纪录
  • 规范旅拍市场秩序,按下行业“规范键”
  • 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成功开展大型系留点火试验
  • 暑期图书馆变身“托儿所”凸显儿童看护困局
  • 龙丽高速引客来,浙南山村夏日清凉变致富“金矿”
  • 文体旅融合激活夏日经济,“金钥匙”解锁消费新引擎
  • 甘肃榆中打通山洪救援通道 干道清淤初成全面转战巷道
  • 多地出台补贴政策!托育服务如何迈向“可及、可信任、可支付”?

    市县

  • 吉林蛟河红叶经济升温 多元业态激活全域旅游

    三农

  • 福建柘荣:金秋稻浪翻涌 科技赋能乡村振兴

  • 广东阳春打造鳜鱼百亿级产业链,种苗供应占全国七成

  • 闽南渔村绽放世界 小簪花带来大流量

  • 雪域边关展新颜:西藏边境振兴绘就富民固边新画卷

  • 甘肃蜜瓜破浪出“海”,新农人达祖寿创温室增收样本

  • 姚庄黄桃:一颗果实的绿色蝶变与共富协奏

    法治

  •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管理办法》正式实施,耕地保护进入新阶段
  • 自家安装摄像头,边界在哪里?
  • 戚薇坦诚肉毒过量致“吊梢眼”曝光医疗隐患,美容医生警示“毒王”风险
  • 深圳南山法院重判航测软件著作权侵权案
  • 斩断未成年直播利益链——三管齐下遏制MCN违规签约乱象
  • 拆穿“李鬼”:假冒账号“碰瓷”的三大案例与警示
  • 大丰警方奔袭千里追赃 反诈警示:警惕假“公检法”索要现金
  • 骗子假售后真挖坑 民警破黄金取现诈局救下12万
  • 为搏流量“无下限”:博主畸形起号乱象调查,专家吁强化平台责任依法整治
  • 虚假保险催缴骗局:警银联动 成功拦截德阳女子30万失款
领导风采 独家专访 人民之声 企业家 创业者

烽火仁心刘道荣与台湾义勇队抗战记忆

发布时间: 2025-08-14   浏览量: 1652
分享到微信
二维码

在民族存亡的时刻,1939年2月,于浙江金华,台籍抗日将领李友邦在中共浙江省委的支持下,发出“要救台湾,就要先救祖国”的呐喊,创立了特殊的抗战力量——台湾义勇队。这支队伍并非传统的作战部队,他们深入前线、后方乃至沦陷区,在政治斗争、宣传慰劳、生产建设尤其是医疗救护领域,为抗战的最终胜利和台湾的光复,默默贡献着不可或缺的独特力量。来自台湾台南的医者刘道荣,正是义勇队首批23名队员中的一员。

1907年出生于台南的刘道荣,早年为求学于1922年移居福建厦门。抗日战争烽火燃起后,他因组织带领台籍学生参加抗日游行而遭日本领事馆通缉。李友邦将军的号召为他指引了方向,1939年他辗转抵达浙江,投身台湾义勇队。凭借精湛的医术,他历任前线军医、外科医师,在浙东一九〇师野战医院里,从死神手中挽救了大量官兵的生命。值得注意的是,刘道荣年幼的女儿刘惠敏,当时年仅7岁,也毅然加入“台湾少年团”,成为团里最小的成员,用稚嫩的歌声、舞蹈和街头剧表演方式,为救亡图存贡献力量。

为了更直接服务抗战军民,台湾义勇队先后在浙江金华、衢州、兰溪及福建,附设了四所“台湾医院”,免费提供医疗服务。其中,设于浙江衢州的那一所被命名为“第二台湾医院”,成为刘道荣医生战斗的又一个重要“战场”。这座后来见证了台湾同胞抗战历史的建筑,其前身旧址即是今天衢州古城的衢州书院所在地。

1940年夏天,日军在浙赣铁路沿线及衢州机场周边投掷鼠疫杆菌,悍然实施细菌战,导致衢州城西成为恐怖的“死亡区”。面对这惨无人道的疫情,当地医生对防治手段认知有限。此时,“台湾医院”的医生们挺身而出。刘道荣与队友们不顾个人安危,深入疫区最前线。凭借他们掌握的西医专长和对特效药的运用,迅速投入到防控和治疗工作中。“有的医生怕瘟疫,台湾医生不怕”成为当时百姓的口碑。他们隔离消杀、发放防疫手册、指导百姓用石灰消毒、焚烧污染物,并将珍贵的特效药分装成小瓶,贴上“台湾医院赠”标签,紧急送往疫区。他们建立的这条“生命防线”,有效地阻止了疫情蔓延,挽救了许多生命,以精湛医术和高尚医德赢得了当地军民由衷的赞誉。

在抗战的艰难岁月里,尤其是在浙赣战役期间,日军的频繁轰炸让位于城内的“第二台湾医院”多次损毁,不得不一度将内科迁移至乡下,而外科则顽强坚守在衢州小周王巷旧址。在炮火轰鸣中,刘道荣与他的同事们始终守护着衢州军民的伤痛病体。直到1942年6月,衢州最终不幸沦陷,他们才奉命撤退转移至福建后方医院继续工作。撤退后,刘道荣受李友邦将军委派,还加入了第三战区的对敌日语宣传播音队,利用精通日语的优势,在战地广播中进行瓦解日军士气的宣传策反工作。

抗战胜利、台湾光复的1946年,国民政府要求台湾义勇队队员返台。然而,迁返费微薄,无法支撑刘道荣一家七口人的归途。况且,他已在衢州安家,妻子是当地人,这里早已成为他的第二故乡。更重要的是,经历了战争创伤的衢州人民急需医疗力量,离不开他们熟悉的“台湾医院”。正如地方《大明报》所载启事所说:“善承各界友好,纷纷挽留,隆情高谊,至深感慰。”响应民间的强烈挽留,1946年3月,刘道荣毅然集合尚未返台的医师,在小西门街二十号重新树起“衢州台湾医院”的招牌,继续守护一方百姓健康。

新中国成立后,刘道荣积极拥抱新社会。1952年,他带头响应号召,捐献出价值3000余元的医疗器械和药品,亲手将“衢州台湾医院”并入新成立的衢县人民政府卫生院,完成了由战地医院到公立医院的转变。这份奉献精神贯穿了他的一生:1959年抗击温州霍乱,他在火车站为旅客体检把守关口;1960年代奔赴乡村,为治疗农民浮肿病而翻山越岭;1966年更是主动承担起筹建并独自看护麻风村数十名患者的重任,坚守长达十年……

2025年6月,记录台湾同胞在浙江、福建前线英勇参与抗战史实的《台湾义勇队档案》,成功入选第六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这份珍贵的文献,是两岸同胞团结御侮、共赴国难的历史铁证。诚如刘道荣后人所言,那一代的台胞义士们,怀着“保卫祖国,收复台湾”的坚定信念,在纷飞战火中守护同胞。这份跨越海峡的炽热家国情怀,是两岸同根同源、血脉相连的最深刻见证。矗立在衢州古城中的书院旧址,无声地承载着这段不能忘却的记忆。

上一条: 党旗映初心 担当护民安——甘肃榆中旧庄沟村党支部抗击山洪纪实
下一条: 暴雨难阻缅怀情 吉隆坡揭幕南侨机工纪念公园 英魂永驻
精选
内容决策
市县月刊
市县宗旨
车辆信息
一带一路
动态
国际动态
地方动态
社会广角
金融财政
深度观察
市县
市县动态
魅力城市
生态环保
特色小镇
地方频道
三农
三农资讯
美丽乡村
一县一品
精准扶贫
农业政策
人物
领导风采
独家专访
人民之声
企业家
创业者
法治
法制建设
官场现形
法治能量
法眼观察
食品安全
文化
文学诗词
历史知识
艺术音乐
非遗传承
人文教育
科技
科技聚焦
互联网
大数据
健康中国
公益慈善
头条
高层决策
地方动态
食品安全
地方频道
中港环保
联系我们
24小时热线 010-57279123 商务合作 010-57279123 版权合作电话 010-57279123

领导决策网 领导决策月刊

Copy Right © 2018-2026 领导决策网版权 京ICP备202406678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4413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91110107MADGKT556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