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决策网报道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一起典型案例引发社会关注。重庆綦江一名驾驶人因在丁字路口右转后被处罚,将交管部门诉至法院并最终胜诉。法院审理认为,该路段"禁止驶入"标志设置在车辆右转30米之后,存在明显不合理之处。
据了解,该丁字路口在不到两年时间内,累计有5814车次因同一交通行为被监控设备抓拍。经重庆法院审理认定,交通标志标线设置确实存在不合理情况,判决支持驾驶人要求撤销行政处罚及行政复议决定的诉讼请求。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指出,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对于明显不当的行政行为,人民法院可以判决撤销。该案中,交通标志设置位置不当,法院依法撤销对驾驶人的处罚,体现了法律不强人所难的原则。
判决生效后,当地交通管理部门已积极优化标志设置,从根本上解决了该路段因交通标志设置不合理导致的交通违法频发问题。
最高法同时发布了行政诉讼法修正施行十年来的相关数据。统计显示,自2015年5月以来,各地法院共审结一审行政案件超过283万件。其中,2024年新收一审行政案件中,征收拆迁引发的"城建""资源"类案件占比26.1%,行政处罚类案件占14.42%。
在同期发布的另一起典型案例中,法院判令某地方政府向企业支付841万余元征收补偿款。专家表示,该案明确了土地出让法律关系中政府与企业的责任边界,防止行政机关以"变通"之名转嫁法定责任,有效保护了民营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
这批典型案例聚焦征地拆迁、行政处罚等重点领域,通过司法审判监督行政机关依法履职,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切实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