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层决策
    • 地方动态
    • 食品安全
    • 地方频道
    • 中港环保
    • 中港查询
    • 人员查询
    查询
    010-57279123
  • 网站首页
  • 精选
  • 动态
  • 市县
  • 三农
  • 人物
  • 法治
  • 文化
  • 科技
  • 头条

    精选

  • 2025-08-05 高铁车厢秒变“静课堂”:列车员巧发试卷安抚小旅客
  • 2025-08-05 电力应急岛整装备战 成都世运会保电全就绪
  • 2025-08-04 中国筑梦西非 一带一路成就新枢纽
  • 2025-08-04 乐动八闽大地,村歌成亮丽文旅名片
  • 2025-08-04 共享电单车:探索发展平衡点,破解管理新课题

    动态

  • 泥石洪流中矗立 他们是村民的“主心骨”
  • 活态侗寨黄岗:传统农耕与旅游新声的交响曲
  • 江西玉山岩瑞镇开展“八一”建军节系列活动
  • 雨季不误安居愿,太原老旧小区暖心改造
  • 海南自贸港封关后海关监管新规:三类货物特殊管理 二线通道便利通行
  • 三地创新监管模式 让无堂食外卖更放心
  • 我国将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减轻育儿负担惠民举措
  • 中国泳队新加坡世锦赛夺两金 唐钱婷蛙泳摘铜
  • 安徽芜湖:奇瑞强势跃升152位 跻身《财富》 世界500强刷新中国车企进位纪录
  • 河北平泉“友爱老年公寓” 用爱织暖巢,让晚年时光满溢温情与幸福

    市县

  • 广东强化鸟类迁徙保护:林长责任制引领新方案执行

    三农

  • 绿水青山映蝶变:梅林村绘就杭州样板乡村的振兴画卷

  • 乡情共振牛产业 崇仁县山斜村“牛经济”绘就振兴画卷

  • 从枝头到舌尖!广信这里农旅融合让乡村“甜”起来

  • 红色热土焕新颜:六连岭村的振兴蝶变之路

  • 西藏金融服务变革惠泽边陲乡村振兴

  • 湖南祁阳订单农业驱动乡村振兴,特色高粱玉米绘就富民新图景

    法治

  • 暑期高薪兼职暗藏“坑” 务工青年谨防三类骗局
  • 警惕票务欺诈新手段!“内部渠道”“代抢”音乐节门票致多人损失惨重
  • 警惕新型电诈洗钱陷阱!收赃销赃皆担责
  • 伪营养师布迷阵,保健品乱象吞噬健康
  • “清欠”任务下的骗局:大学生签名竟成失信人,检察深挖揭借名贷黑幕
  • 新规破解甲醛房困局,让出租屋成为安心之家
  • 3岁糖宝遭拒赔,重疾险条款埋雷引争议
  • 中纪央媒网江苏运营中心主任梅发龙:走基层,普法教育显担当
  • 婚恋账号乱象:捞金术泛滥,专家呼吁平台强化算法监管
  • 法院认定休息时间回复工作微信构成加班并判支付费用
法制建设 官场现形 法治能量 法眼观察 食品安全

暑期高薪兼职暗藏“坑” 务工青年谨防三类骗局

发布时间: 2025-08-05   浏览量: 235
分享到微信
二维码

暑假是青少年打工锻炼的高峰期,但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年轻人求职心切的心理设下陷阱。记者在北京、成都等地调查发现,近期针对暑期工的“高薪兼职”骗局频发,警方提示务必提高警惕。

第一类骗局:虚假岗位与中介费陷阱

“说好应聘奶茶店员,合同却成了保安,交的280元也要不回来。”成都高三学生孙刚的遭遇并非个例。当地一家人力资源公司以“高薪轻松”“名企合作”为噱头,冒用知名企业名义在招聘平台发布“奶茶店员”(月薪5000+)等诱人但虚假的岗位信息。应聘者到达后,对方谎称原岗位已满,转而推荐写字楼保安、快递分拣员等岗位,并收取所谓工牌费、保险费。警方调查发现,团伙精心设计的合同条款使退费困难重重,“工作满15天退款”实为空头支票。

成都警方于7月24日一举打掉该诈骗团伙。据办案民警介绍,该团伙为逃避监管,频繁变更公司名称、法人和经营场所,今年6月转移至锦江区后被查获。警方已立案,并对雍某等4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刑事拘留。此案受害者超百人,涉案金额逾4万元。警方提醒:兼职应通过正规渠道,应聘前实地考察企业。如遇入职前收取培训费、中介费等费用,务必高度警惕,切勿轻信“轻松赚大钱”的许诺。

第二类骗局:电诈“短信搬运工”

“发一条短信赚一元!熟练后日结150元,当天到账。”北京中学生郝雨(化名)被这条“线上客服助理”的招募信息吸引。实际操作却并非所想——他按对方指导,用自己和家人的手机,向指定号码群发类似“快递到件请回复”的诱导短信,充当了诈骗分子的“传声筒”。郝雨及时醒悟停止发送,避免了更大损失。

北京市反诈中心指出,近期发现多起未成年人被诱骗发送诈骗引流短信的案例,涉事者年龄最小的仅11岁,最大的17岁。骗子常在社交平台或兼职群内发布信息,以“低门槛、高回报”诱惑学生群发短信。这些短信多伪装成“快递滞留”“订单异常”等理由,诱骗收件人回拨电诈电话。警方强调,参与此类行为,可能导致个人电话卡被限用甚至停用,情节严重的将构成违法犯罪,需承担法律责任。

第三类骗局:沦为洗钱“帮凶”

更令人警醒的是,有的“兼职”骗局直接诱骗参与者成为电诈犯罪的同伙。急于求职的高某某,在网上看到“高薪兼职”广告,称只需使用他人资金代购黄金,一次就能获得万元报酬。虽觉异常,但在高额回报驱使下,他与其他“兼职”者配合,在幕后组织者遥控指挥下,短时间内疯狂刷单购买黄金,总额高达40余万元。其实质是利用他人银行卡为上游犯罪活动洗钱。最终,高某某因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两万元。其同伙也获刑。

另一起案件中,彭某某轻信“免费领取巨额国家扶贫款”信息,被诱骗提供个人身份信息和银行卡。对方以“包装账户流水”为名,要求他将转入卡内的不明资金取出并转存。累计转移15万元后,他只获利2500元便被抓获,同样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获刑。

法官指出,诈骗分子为实施犯罪、逃避打击,需要获取大量个人信息、银行卡/电话卡(“两卡”),并建立洗钱等黑灰产业链。他们精心编织“高薪兼职”、“国家项目”等话术,诱骗公众成为犯罪链条上的一环。这些参与者,即使是获利微薄的“资金搬运工”、“卡农”、“技术搭桥者”或“猎物诱饵”,只要主观上明知或应知其行为可能用于犯罪,其协助转移赃款、架设通信设备、引导诈骗链接等行为,均触犯法律。

警方与法院提示:

针对暑期高发的兼职骗局,北京市反诈中心再次警示:

· 凡打着“轻松赚钱”、“高额回报”旗号,要求发送不明短信/链接,或索要个人信息、银行账号的“兼职”均属可疑。

· 遇到可疑信息,第一时间与家长、老师沟通或向学校、警方核实。

· 发现被利用或遭遇诈骗,立即拨打110报警。

· 警惕成为“电诈工具人”,任何协助非法资金转移、通信转接或诈骗引流的行为,无论获利多少,均已涉嫌违法乃至犯罪。切勿因一时贪念葬送前程。

上一条: 新规破解甲醛房困局,让出租屋成为安心之家
下一条: 没有了!
精选
内容决策
市县月刊
市县宗旨
车辆信息
一带一路
动态
国际动态
地方动态
社会广角
金融财政
深度观察
市县
市县动态
魅力城市
生态环保
特色小镇
地方频道
三农
三农资讯
美丽乡村
一县一品
精准扶贫
农业政策
人物
领导风采
独家专访
人民之声
企业家
创业者
法治
法制建设
官场现形
法治能量
法眼观察
食品安全
文化
文学诗词
历史知识
艺术音乐
非遗传承
人文教育
科技
科技聚焦
互联网
大数据
健康中国
公益慈善
头条
高层决策
地方动态
食品安全
地方频道
中港环保
联系我们
24小时热线 010-57279123 商务合作 010-57279123 版权合作电话 010-57279123

领导决策网 领导决策月刊

Copy Right © 2018-2026 领导决策网版权 京ICP备202406678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441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