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层决策
    • 地方动态
    • 食品安全
    • 地方频道
    • 中港环保
    • 中港查询
    • 人员查询
    查询
    010-57279123
  • 网站首页
  • 精选
  • 动态
  • 市县
  • 三农
  • 人物
  • 法治
  • 文化
  • 科技
  • 头条

    精选

  • 2025-08-01 领跑全国!内陆青海外贸增速何以如此之快
  • 2025-08-01 就业帮扶车间激发蓝山县村民增收新活力
  • 2025-08-01 成都夜间动卧直通四大城市,商旅与游客热捧“夕发朝至”
  • 2025-07-31 响应国家号召,共筑绿色生态梦——中纪央媒网在行动
  • 2025-07-31 中乌中医药中心推动中医落地中亚

    动态

  • 雨季不误安居愿,太原老旧小区暖心改造
  • 海南自贸港封关后海关监管新规:三类货物特殊管理 二线通道便利通行
  • 三地创新监管模式 让无堂食外卖更放心
  • 我国将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减轻育儿负担惠民举措
  • 中国泳队新加坡世锦赛夺两金 唐钱婷蛙泳摘铜
  • 安徽芜湖:奇瑞强势跃升152位 跻身《财富》 世界500强刷新中国车企进位纪录
  • 河北平泉“友爱老年公寓” 用爱织暖巢,让晚年时光满溢温情与幸福
  • 2025苏台青年创新交流营暨文创大赛启幕,两岸青年共筑江苏梦想
  • 电商虚假评论乱象引关注,消费者权益亟待保障
  • 陈云在鄱阳县调研时强调弘扬好作风 勇于挑大梁充分彰显“中国湖城”的生机活力

    市县

  • 青海救治小“凌小蛰”,雪山之王展现生态曙光

    三农

  • 西藏金融服务变革惠泽边陲乡村振兴

  • 湖南祁阳订单农业驱动乡村振兴,特色高粱玉米绘就富民新图景

  • 高原牧场的智慧蝶变:那曲牧民拥抱新生活

  • 连江口镇:生态文旅融合绘就乡村新画卷

  • 夏日高温催生“清凉经济”繁荣:新消费趋势与监管强化

  • 中纪央媒网镜头下的乡村振兴 绘就共富新图景 ,共赴时代新辉煌

    法治

  • 警惕新型电诈洗钱陷阱!收赃销赃皆担责
  • 伪营养师布迷阵,保健品乱象吞噬健康
  • “清欠”任务下的骗局:大学生签名竟成失信人,检察深挖揭借名贷黑幕
  • 新规破解甲醛房困局,让出租屋成为安心之家
  • 3岁糖宝遭拒赔,重疾险条款埋雷引争议
  • 中纪央媒网江苏运营中心主任梅发龙:走基层,普法教育显担当
  • 婚恋账号乱象:捞金术泛滥,专家呼吁平台强化算法监管
  • 法院认定休息时间回复工作微信构成加班并判支付费用
  • 背景调查越界警示:法院案例揭示名誉权保护边界
  • 打赏别"上头" 规范才能"上心"
三农资讯 美丽乡村 一县一品 精准扶贫 农业政策

西藏金融服务变革惠泽边陲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 2025-08-01   浏览量: 607
分享到微信
二维码

傍晚漫步已成为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西德村老年人的日常习惯,彼此问候“养老补贴收到了吗?”是散步时温馨的场景。84岁的多吉老人对此深有感触:“几十年前,农牧区的金融服务像是天边的星星,如今已经近在眼前了。”这种变迁不仅发生在西德村,也遍布西藏的乡村角落。

1754017057689688.jpeg

(先驱亲历与历史回溯)

回溯高原金融的发展轨迹,1951年,中国人民银行西南区行肩负着历史使命编入进藏部队,揭开了西藏现代金融的第一页。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就在这一年,年轻的多吉投身金融事业,在西藏这片热土扎下了根。他见证了从最初的艰苦起步——靠双脚或马匹跋涉乡村、在严寒中坚持办公,到如今开车深入牧区服务的全过程,深刻体会到了西藏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1995年,是西藏金融体系完善的关键节点。中国农业银行西藏自治区分行从人民银行西藏分行独立出来,开始专门承担起面向“三农”的重大责任,整合优化各类涉农业务,成为服务西藏发展,特别是农牧区不可或缺的金融中坚。

(专业力量与服务方式进化)

作为深耕西藏农牧区最广泛、覆盖深度空前的金融服务力量,农行西藏分行为地区发展担纲了特殊使命。它不仅是县域和边境地区网点机构布局最全面的银行,更实现了基础金融服务无死角的覆盖。多吉记忆中刻着早期“马背银行”的画面:信贷员们骑马挎包,算盘就是流动的办公室,行进在风雪高原。而如今,“马背”已被装备了现代通信设备与便携终端的多功能流动服务车所替代。这些服务车定期穿梭在高山牧场与村落之间,将存取款、开卡、贷款、转账等便捷服务直接送到农牧民的家门口。

(贷款助力个体与产业)

金融服务实实在在地融入了村民的生活与生计。对于拉萨市曲水县曲水村的拉巴卓玛而言,过去的拮据记忆清晰:“家里急用钱,总得向条件稍好的邻居开口。”农业银行推出的助农贷款改变了一切。正如曲水县支行行长旦增旺堆所介绍的,为贴近当地生产实际,他们专门围绕农牧民在种植、养殖、加工等产业链环节的特殊需求,提供适配的金融支持。这种定制化服务在农行拉萨曲水县支行落地开花:至今已累计发放涉农贷款5800多笔,金额超过7.2亿元人民币,有效激活了县域产业发展的链条。

(庭院经济激活小家庭)

金融服务点亮的不仅是宏观产业,更直接改变了千家万户的庭院面貌。在平均海拔高达3600米的山南市错那觉拉乡扎洞村(原文错那市觉拉乡扎洞村),清晨的青稞田混合着泥土清香。这个以务农为主的边境村,有333户、871口人。如今,“庭院经济”成为藏富于民的密码。得益于2022年以来金融机构的精准扶持,已有50户家庭在自家庭院里种满了精心挑选的苹果、桃子、花椒等果树。“果树长势旺盛,在家门口就能创造额外收入了。”村民巴桑罗布看着累累果实,喜悦洋溢在脸上。

(第6段:从无到有的集体经济)

金融的力量不仅惠及个体“小家”,更点亮了集体发展的“大家”。在扎洞村新建的藏香猪养殖场内,成群的小猪依偎在母猪身旁。这个项目彻底改变了村里无集体产业的困境:金融机构在2023年无偿捐助55万元启动资金引入21头种猪,并于2024年再捐35万元,将养殖基地扩建至680余平方米。如今,存栏已达145头,集体经济累计增收12.2万元。村主任格桑罗布细数着成果:“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飞速增长,2024年已达29327元,是2021年的2.62倍,高出了错那市平均水平近6000元。大家从事种养、跑运输积极性高涨,生活有了稳稳的依靠。”农行错那支行行长扎西也提供了印证性数据:“截止2025年中,扎洞村的农户贷款余额已突破2500万元大关,相比2021年净增近900万元。”这片曾被寄予“众人向往的吉祥之地”的土地,正在金融活水的滋养下焕发新生机。

(返乡青年的创业之路)

金融服务同样为草原深处的创业梦想插上翅膀。达孜区雪乡青年达娃格桑(达娃格桑),2021年大学毕业选择返回家乡。2023年,在家人的全力协助下,他成功创办了畜牧业合作社,但发展初期遇到资金瓶颈。关键时刻,农业银行的资金注入成为突破点:牦牛养殖规模从初创时的20头迅猛壮大至逾百头。随之而来的是产业的升级:达娃格桑带着家人,不再满足于自给自足,他们将新鲜牦牛奶精心加工成酸奶、酥油和奶渣等多种产品,销往城乡市场,年销售收入超30万元,实现了从“够吃”向“有得卖”的华丽跨越。

(结语:变迁的见证)

在记录下这些发生在西藏腹地与边境的真实故事——村落的振兴变迁、创业者的梦想成真之时,一幅关于高原“金融空白地”逐渐成为历史的图景清晰呈现。金融活水的源头之力,始终无声却执着地浸润着乡村振兴的每一寸土地,悄然重塑着这片世界屋脊发展的韵律与百姓生活的温暖底色。

上一条: 古田县“晨巡晚议”:基层治理新实践
下一条: 没有了!
精选
内容决策
市县月刊
市县宗旨
车辆信息
一带一路
动态
国际动态
地方动态
社会广角
金融财政
深度观察
市县
市县动态
魅力城市
生态环保
特色小镇
地方频道
三农
三农资讯
美丽乡村
一县一品
精准扶贫
农业政策
人物
领导风采
独家专访
人民之声
企业家
创业者
法治
法制建设
官场现形
法治能量
法眼观察
食品安全
文化
文学诗词
历史知识
艺术音乐
非遗传承
人文教育
科技
科技聚焦
互联网
大数据
健康中国
公益慈善
头条
高层决策
地方动态
食品安全
地方频道
中港环保
联系我们
24小时热线 010-57279123 商务合作 010-57279123 版权合作电话 010-57279123

领导决策网 领导决策月刊

Copy Right © 2018-2026 领导决策网版权 京ICP备202406678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441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