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决策网报道 在云南保山潞江镇新寨村,连绵的咖啡园迎来采收旺季。这个被誉为"中国咖啡第一村"的村落,如今正以蓬勃的产业活力诠释着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而这一切,离不开沪滇协作的持续赋能。
咖啡产业迈向精品化
地处高黎贡山脚下、怒江江畔的新寨村,拥有得天独厚的咖啡种植条件。然而在过去,优质的咖啡豆却难以卖出好价钱。"2012年前后,咖啡价格持续走低,有的村民甚至砍掉了咖啡树。"村党总支书记王加维回忆道。
转机来自发展理念的转变。新寨村引导村民从追求数量转向注重品质,推动规范化种植和品种改良。2022年,沪滇协作资金的注入为产业升级按下"快进键":投入800余万元建成咖啡鲜果处理中心,又投资650万元建设精深加工厂,实现了从种植到烘焙包装的全产业链覆盖。
如今,新寨村的1.36万亩咖啡园年产量达4300余吨,其小粒咖啡以醇香适中、果酸怡人的独特风味备受青睐。村里正推进"十百千万亿"工程,计划打造10个精品庄园、100户咖啡小院和1000亩采摘体验基地,推动咖啡年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文旅融合拓宽致富路
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1至10月,新寨村接待游客近28万人次。村民人均收入从2012年的3150元增长到2024年的40360元,咖啡产业与文旅融合的发展路径日益清晰。
同样的振兴故事也在腾冲市中和镇桃树河村上演。这个曾经"三不通"的傈僳族村寨,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住进了配套设施完善的"傈僳新家园"。2023年至2024年,沪滇协作投入500万元重点发展文旅产业,建成千人广场、空中栈道、民族文化传习馆等设施,让这个深山村落焕发新生。
2024年以来,桃树河村已举办5场大型文旅活动,累计吸引游客15万人次。游客在这里欣赏傈僳族歌舞,体验"上刀山、下火海"传统技艺,品尝特色美食,感受浓郁的民族风情。
"虽然起步不久,但我们看到了希望。"村党支部书记余在明表示,村里正规划建设餐饮、民俗等配套产业,致力打造沉浸式民族文化体验,让游客从短暂停留转向深度体验。
从咖啡飘香的新寨村到歌舞欢腾的桃树河,沪滇协作正以产业帮扶为引擎,以基础设施为支撑,以文旅融合为路径,助力边疆村寨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根本转变,谱写出一曲动人的乡村振兴协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