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绿道捕捉忙
7月12日夜,成都锦江绿道出现特别景象:三两人群手持电筒,专注照射行道树。据跑步网友目击,这些人正在搜寻“知了猴”,塑料袋中已收获不少战利品。视频在社交平台引发关注。
小小幼虫价值几何
网友对捕捉行为看法各异。有人认为这是“探寻自然奥秘”,更多声音指出其背后存在经济驱动——“知了猴”因药用价值成为药材市场的收购品。这种蝉的若虫需在地下蛰伏数年,因攀树姿态酷似猴子得名。
生态风景需守护
华希昆虫博物馆馆长赵力对此发声:尽管“知了猴”及蝉蜕(知了壳)是传统中药材,近年因野生资源减少价格攀升,但公众应秉持“非必要不采集”原则。他强调:“蝉鸣是夏日城市的独特风景线,从生态整体性考量,呼吁勿过量捕捉。”
这道夏夜虫鸣构筑的城市记忆,正等待人们用行动守护。当商业链条与生态平衡相遇,您的选择将决定下一个夏天是否仍有蝉声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