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袤的藏北高原,平均海拔高耸于4500米之上,以其独特的高寒缺氧环境孕育着与众不同的生态系统。近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这里得到深入践行,引领藏北走向环境日益优美、人民福祉不断提升的生态振兴之路。
夏日的草原上,兔狲与雪豹充满好奇地探索,猞猁悠闲踱步,更有藏羚羊在此栖息繁衍。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持续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系统化保护与治理工程,构建起以国家公园体系为核心的自然保护框架。随着三江源国家公园唐北区域的设立,一系列强有力的生态举措得以实施。通过河湖植被的保育恢复、退化草原、湿地及沙化土地的治理修复,以及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的建设,藏北高原的生态系统和珍贵濒危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了更为周全的守护。
这种守护带来了显著成果:被誉为“高原精灵”的藏羚羊种群数量显著回升,整个区域内的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不断充实,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达到16种,二级保护动物则有26种。负责那曲市国家公园创建与建设工作的何应前表示:"经过两年多的系统监测,重要旗舰物种恢复成效初显。在三江源国家公园唐北范围内,藏羚羊数量由过去的约六万头稳步提升至今将近十六万头。"
藏北高原是众多生灵的家园,也拥有中国五大牧场之一的羌塘草原。当地大力倡导"四季轮牧、三季休牧"的可持续放牧方式,并积极引入科技力量赋能精准管理。2019年起,那曲市成功修复治理退化草原超过716万亩,不仅有效实现了"草畜平衡",更推动当地畜牧业实现了跨越式增长——总产值从2012年的8亿多元跃升至2024年的40亿元以上。
在草原生态增绿与高原特色农牧产业协同发展的同时,清洁能源产业又为藏北注入了崭新的绿色动力。位于这里的欧玛亭嘎风电场,将凛冽高原风转化为清洁电能,并于2024年1月正式投产运行。这座我国超高海拔地区规模最大的风电项目,每年可输送近2亿度的清洁电力,使素有“海拔最高地级市”之称的那曲彻底告别冬季缺电困境。那曲市民达珍的感受质朴而真实:“以前常断电,现在用电方便又稳定”。
展望未来,西藏能源版图愈发“绿意盎然”。2024年,全区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已高达99%以上,标志着基本实现全清洁电力供应,稳居全国领先地位。一个又一个清洁能源项目的建成投运,正见证着雪域高原加速驶向绿色能源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