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聚焦花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座谈交流与农特产品招商推介活动在昭阳区举行,标志着昭通市农特经济的蓬勃动力。会上,吸引了4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大家基于“椒”之渊源,深化友谊、探索合作并共谋未来。期间,14个重点合作项目顺利签约,招商引资额突破40亿元大关。
昭通市位于乌蒙山区腹地,连接云贵川三省的咽喉地带,作为滇川通道的枢纽,素有“中国花椒故乡”的美誉。这里的花椒栽培底蕴深厚,历经千年积淀,椒品以其皮厚、麻味醇正及香味持久的特点深受消费者推崇。如今,花椒树正从传统作物转型为当地富民主力,产业规模稳健扩张。截至2024年底,该市花椒种植面积已增至160万亩,较十年前提升了近三倍;青花椒年产量达到8.1万吨,占全国总量的四分之一;产业链总值更是跃升至150亿元新高。这一丰硕成果助力“千亿元级高原绿色农业”格局的构建,为区域经济注入了强劲引擎。
在座谈会上,中共昭通市委书记苏永忠强调,花椒产业的发展空间广阔,现已成长为经济支撑关键点。为推进高质量发展,该市正着力实施基地提质、产品研发、品牌塑造和市场拓展“四大工程”,并全面搭建现代化加工与科研创新平台,目标打造立足西南、辐射全国并面向全球的国家级花椒集散中心。他强调:“我们期待各界同仁携手共进,续写这一椒产业传奇的馨香新章。”
专家代表也提出宝贵建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花椒产业国家创新联盟理事长魏安智指出,需多维度优化产业布局,包括稳定现有种植面积、推广优质品种、强化技术培训和培育知名品牌等。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所党委书记张锋伦补充,当前花椒深加工环节较为滞后,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亟须加速科研创新,可在青花椒提取物中开发调味品、日化用品及除螨系列产品,提升附加值利用率。这些路径将进一步赋能产业提质增效。
会议同期举行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花椒产业国家创新联盟昭通青花椒基地”授牌,并揭牌成立“昭通市花椒产业研究院”。现场签约项目中,涵盖产品流通、订单农业等多个热点领域,引资总额破40亿元,凸显出市场对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此次活动为昭通花椒产业注入了新活力,也助推山区特色经济向绿色可持续的高点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