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层决策
    • 地方动态
    • 食品安全
    • 地方频道
    • 中港环保
    • 中港查询
    • 人员查询
    查询
    010-57279123
  • 网站首页
  • 精选
  • 动态
  • 市县
  • 三农
  • 人物
  • 法治
  • 文化
  • 科技
  • 头条

    精选

  • 2025-10-15 上饶数字文化“新三样”扬帆出海 网文网剧网游闯世界
  • 2025-10-15 报名人数破万 七彩云南格兰芬多自行车节将启幕
  • 2025-10-14 2025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在京开幕 汇聚全球智慧共筑韧性农食体系
  • 2025-10-14 乌拉特后旗:麦草轮作新模式,黄土生金效益增
  • 2025-10-14 金秋丰收看河套:多元种植模式谱写现代农业新篇章

    动态

  • 2025年多项农村补贴标准上调,惠农政策更精准
  • 海南自贸港即将全岛封关 开放型经济体系成型
  • 黑龙江新能源装机超煤电 占比达57.9%创历史
  • 全国首设婴幼儿发展管理本科专业,破解托育人才短缺难题
  • 东北首届水博会沈阳开幕,智慧水利成焦点
  • 天津邮轮旅游火热 "双轮擦肩"高效通关创纪录
  • 规范旅拍市场秩序,按下行业“规范键”
  • 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成功开展大型系留点火试验
  • 暑期图书馆变身“托儿所”凸显儿童看护困局
  • 龙丽高速引客来,浙南山村夏日清凉变致富“金矿”

    市县

  • 特色产业激发乡村活力 多元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路

    三农

  • 三位长沙青年的乡村数字试验:用代码与直播唤醒锦岩村

  • 小金果撬动大产业 三江罗汉果铺就乡村“甜蜜”振兴路

  • 永兴农村创业主体破万 成乡村振兴新引擎

  • 福建柘荣:金秋稻浪翻涌 科技赋能乡村振兴

  • 广东阳春打造鳜鱼百亿级产业链,种苗供应占全国七成

  • 闽南渔村绽放世界 小簪花带来大流量

    法治

  • AI代写黑工厂曝光:论文网文沦为流水线产品,监管迫在眉睫
  • 住房租赁新规满月观察:市场秩序趋好,租客权益保障提升
  • 业主私挖300平米地下室,整楼32户房屋开裂被捕
  •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管理办法》正式实施,耕地保护进入新阶段
  • 自家安装摄像头,边界在哪里?
  • 戚薇坦诚肉毒过量致“吊梢眼”曝光医疗隐患,美容医生警示“毒王”风险
  • 深圳南山法院重判航测软件著作权侵权案
  • 斩断未成年直播利益链——三管齐下遏制MCN违规签约乱象
  • 拆穿“李鬼”:假冒账号“碰瓷”的三大案例与警示
  • 大丰警方奔袭千里追赃 反诈警示:警惕假“公检法”索要现金
高层决策 地方动态 食品安全 地方频道 中港环保

绿潮涌动 “碳路”前行

2024-07-20

中港环保——领导决策网 报道            

“用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的经济增长,以全国第22位的能耗强度支撑了第7位的经济总量。”这是湖北交出的绿色发展答卷。

作为全国首批碳交易试点省份和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系统所在地,湖北近年来扎实推进碳交易试点、中碳登建设和碳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为实现“双碳”目标作出积极努力。

荆楚大地,“双碳”产业、技术、资金、人才源源不断汇集,成为推动湖北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引擎。

“碳资产大脑”护航

在武汉市武昌区中碳登大厦登记结算大厅内,“全国碳市场行情”电子大屏显示着全国碳市场K线图。红绿交织间,映射出碳市场的动态与活力。

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全国碳市场采用“双城”模式,交易中心位于上海,注册、登记、结算设在武汉,由中碳登负责运维。

作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核心运行平台,中碳登是全国碳资产的大数据中枢,已护航全国碳市场平稳、安全运行700多个交易日。

3年来,全国碳市场交易日趋活跃,碳配额价格由启动时的每吨48元达到每吨90元左右。截至2024年7月15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超过4.6亿吨,累计成交金额近270亿元。

以一个年度为一个履约周期,在过去的2个履约周期内,全国共向2500余家企业分配碳排放配额超过190亿吨。按现在市场价格计算,这笔碳资产超过1.5万亿元。

目前,中碳登服务全国2533家企业,累计清结算规模突破530亿元,居全球首位,服务全国电力行业总体减排成本降低约350亿元。

随着中碳登、中碳科技等涉碳企业入驻,57家头部企业和机构已入驻中碳登大厦,涉及碳交易服务、碳资产管理、碳金融创新、碳科技转化等细分领域。依托中碳登平台,湖北现已汇聚碳领域国内外头部企业100多家,初步形成了碳市场全产业链。

碳市场助力节能减排

自2011年获批成为全国首批碳交易试点省份以来,湖北省在碳市场制度设计、平台建设、产品创新、市场监管、服务创新等方面不断开展探索与实践。

湖北碳市场现有各类经营主体2万余个,其中控排企业343家,投资机构959家,纳入企业碳排放配额总量为1.82亿吨,涉及钢铁、水泥、石化、化工等16个工业行业,有效覆盖了工业领域温室气体排放。

中国能建葛洲坝水泥公司是首批进入湖北碳市场交易的企业。2014年以来,该企业通过建立生产指挥中心、能源在线管理系统、回转窑协同处置生产线、各类永磁节能电机和风机等,极大地降低了化石能源的消耗。截至2023年底,该企业单位熟料产品煤耗下降22.73%,电耗下降15.4%,碳排放强度下降10.14%。过去,该企业每年都要花费几百万元购买碳配额,现在能将富余的碳配额卖给其他企业。

2024年5月15日,正值“全国低碳日”之际,华泰证券与湖北三峡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了湖北碳配额回购交易业务,为企业融资1300万元。

2024年5月31日,全国首创的电—碳—金融三市场协同交易在武汉启动,进一步推动了绿色金融与碳市场的深度融合。湖北企业用碳配额做抵押去贷款、用贷款去买绿电、绿电抵扣碳排放,这一高效的循环将逐渐成为常态。

碳普惠人人皆可为

碳普惠,是以生活消费为场景,为公众、社区、中小微企业绿色低碳行为赋值的激励机制。在这种机制下公众及小微企业低碳行为形成的减排量,能够抵消自身碳排放、参与碳交易或转化为其他更为多元的激励,是生活消费端减碳的重要方式。

武汉组建了全国首家专业运营碳普惠的国有企业武汉碳普惠管理有限公司,于2023年6月上线公众低碳生活平台“武碳江湖”,利用数字化的技术手段和科学的计算方法,全面记录用户在日常生活中的低碳行为轨迹。

骑车1公里,能获得40克碳减排量;坐一趟地铁,能获得170克碳减排量;使用自带购物袋,能获得5克碳减排量……用户在微信或支付宝小程序搜索或扫码即可创建个人碳账户,只要践行低碳行为,即可获得碳普惠减排量和“努力低碳”等荣誉勋章。

7月21日在武汉召开的中国碳市场大会,预计产生300吨二氧化碳排放量。通过企业捐赠、“武碳江湖”小程序的个人捐献碳普惠减排量等方式,将助力此次活动实现碳中和目标。

自上线以来,“武碳江湖”已吸引了79万人次访问,累计个人减排量41吨——相当于1883棵树一年吸收的二氧化碳量。中小微企业已累计开发7609吨碳普惠减排量,并通过碳市场实现27.7万元收益。

武汉市碳普惠体系建设已形成可借鉴、可复制的样板和经验模式,下一步湖北省将支持其他地方建立碳普惠体系,推动形成“一城一普惠”的低碳发展新格局,推动更多人参与降碳。

分享到:
上一条: 中国加强森林碳汇建设促进实现碳中和目标
下一条: 第4号台风“派比安”在海南万宁沿海登陆
精选
内容决策
市县月刊
市县宗旨
车辆信息
一带一路
动态
国际动态
地方动态
社会广角
金融财政
深度观察
市县
市县动态
魅力城市
生态环保
特色小镇
地方频道
三农
三农资讯
美丽乡村
一县一品
精准扶贫
农业政策
人物
领导风采
独家专访
人民之声
企业家
创业者
法治
法制建设
官场现形
法治能量
法眼观察
食品安全
文化
文学诗词
历史知识
艺术音乐
非遗传承
人文教育
科技
科技聚焦
互联网
大数据
健康中国
公益慈善
头条
高层决策
地方动态
食品安全
地方频道
中港环保
联系我们
24小时热线 010-57279123 商务合作 010-57279123 版权合作电话 010-57279123

领导决策网 领导决策月刊

Copy Right © 2018-2026 领导决策网版权 京ICP备202406678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4413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91110107MADGKT556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