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层决策
    • 地方动态
    • 食品安全
    • 地方频道
    • 中港环保
    • 中港查询
    • 人员查询
    查询
    010-57279123
  • 网站首页
  • 精选
  • 动态
  • 市县
  • 三农
  • 人物
  • 法治
  • 文化
  • 科技
  • 头条

    精选

  • 2025-08-07 银发经济品质跃升 旅居康养开辟多维融合新路径
  • 2025-08-07 中国外贸前7月稳健增长提速,绿能转型与民企主力作用凸显
  • 2025-08-06 南美智港·中秘情缘:钱凯港,改写历史的新门户
  • 2025-08-05 缅甸贸易中心海南揭牌,深化中缅多领域贸易合作
  • 2025-08-05 高铁车厢秒变“静课堂”:列车员巧发试卷安抚小旅客

    动态

  • "3C贴纸"造假横行 充电宝民航安全新规蒙阴影
  • 北京密云暴雨后村庄灾情重建:居民生活逐步恢复中
  • 阳台厨房竟成“卧室”!低租诱惑下的群租房回潮
  • 泥石洪流中矗立 他们是村民的“主心骨”
  • 活态侗寨黄岗:传统农耕与旅游新声的交响曲
  • 江西玉山岩瑞镇开展“八一”建军节系列活动
  • 雨季不误安居愿,太原老旧小区暖心改造
  • 海南自贸港封关后海关监管新规:三类货物特殊管理 二线通道便利通行
  • 三地创新监管模式 让无堂食外卖更放心
  • 我国将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减轻育儿负担惠民举措

    市县

  • 守护世界屋脊生态和谐 藏北高原打造可持续发展路径

    三农

  • 一片叶子富了村 两山理念润龙泉 ——中纪央媒网执行主编田立会赴沂南县陶缘茶叶种植合作社调研乡村振兴增收路

  • 公主岭吉农养殖专业合作社探索生态循环养殖 蚯蚓“牵线”鸡“生金”绘就振兴图景

  • 绿水青山映蝶变:梅林村绘就杭州样板乡村的振兴画卷

  • 乡情共振牛产业 崇仁县山斜村“牛经济”绘就振兴画卷

  • 从枝头到舌尖!广信这里农旅融合让乡村“甜”起来

  • 红色热土焕新颜:六连岭村的振兴蝶变之路

    法治

  • 北京法院判决旅游公司因游客摔伤承担七成赔偿责任
  • 最高法以精准惩戒强化信用修复 九案例明晰"失信"与"失能"界限
  • 暑期学生安全警示:警惕电信诈骗黑手伸向未成年人
  • 暑期高薪兼职暗藏“坑” 务工青年谨防三类骗局
  • 警惕票务欺诈新手段!“内部渠道”“代抢”音乐节门票致多人损失惨重
  • 警惕新型电诈洗钱陷阱!收赃销赃皆担责
  • 伪营养师布迷阵,保健品乱象吞噬健康
  • “清欠”任务下的骗局:大学生签名竟成失信人,检察深挖揭借名贷黑幕
  • 新规破解甲醛房困局,让出租屋成为安心之家
  • 3岁糖宝遭拒赔,重疾险条款埋雷引争议
高层决策 地方动态 食品安全 地方频道 中港环保

警惕!年轻人听力频亮红灯,这些习惯竟是“隐形杀手”

2025-08-07

(一) 年轻群体成为听力受损“新主力”

别再把耳朵发闷、嗡嗡响当小事了!8月5日,武汉市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李春丽在公开讲座中敲响了警钟:听力损伤呈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门诊就诊者中年轻人比例已突破50%。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李医师指出,许多不良生活习惯正是背后的推手:熬夜成性、不当掏耳、过度使用耳机、情绪高度紧张焦虑,甚至看似平常的用力擤鼻涕,都可能在不经意间侵蚀你的听力健康,导致听力可能过早地“黯然退场”。

(二) 突发性耳聋:不只是“听不见”,72小时是黄金救治窗

“突发性耳聋”的表现多种多样,远超“完全失聪”这一种模式。李春丽医师强调,耳内持续的堵塞闷胀感、长时间的耳鸣不绝于耳、突然来袭的无故眩晕,都可能是突发性耳聋发出的预警信号。其关键病理机制常与耳内血管发生痉挛有关——当你情绪焦躁或遭受巨大压力冲击时,耳内血管会过度收缩,引发局部血流中断,最终酿成听力断崖式下降。此外,频繁熬夜、超大音量佩戴耳机等也是常见诱因。

李医师紧急提醒:“一旦觉察到这类可疑症状,就医刻不容缓,分秒必争至关重要!最佳治疗时机是确诊后的72小时之内。” 数据显示,在宝贵的黄金72小时内启动规范治疗,约有七成患者的听力能得到显著改善和恢复;然而,若延误救治超过20天,治疗效果将大打折扣,严重的听力损失可能永久伴随患者。因此,如果你发觉接电话时总是某个耳朵不清、看电视时需要不断把音量调大,应尽快前往设有耳专科的正规医院,进行如纯音听力测试等专业评估。

(三) 揭开“隐形听障”陷阱:你踩了几个?

“多数情况下,听力的流失是悄无声息、潜移默化的。那些看似无害的日常行为,往往正是静默的听力杀手。”李春丽医师在讲座中揭露了几类普遍存在的错误习惯及避险指南:

1. 耳机依赖症的“保命法则”:

追剧、听音乐时耳机不离身?请牢记**“60-60-60”法则**:将耳机音量调节至设备最高音量的60%以下;每次使用时长控制在60分钟以内休息;当身处环境噪音强度达60分贝及以上时(如地铁车厢、热闹商场),坚决不要使用耳机强行收听。李医师解释原理:“行驶的地铁上,背景噪音已然很高,想听清耳机里的声音需要音量调到85分贝以上,其强度等同于电钻声!这对脆弱的听觉细胞是毁灭性的不可逆损伤。”

2. 别让“掏耳朵”的舒适毁了耳朵防线:

迷恋掏耳朵的“解痒时刻”?这是一个巨大的健康误区。我们的耵聍(耳屎)实际上是天然的‘防护墙’,具有抗菌和保护耳道皮肤的作用。正常情况下,它们会随着日常咀嚼活动而自然排出。过度掏挖不仅容易刺激耳道壁引发感染甚至肿胀发炎,甚至有戳穿鼓膜的风险,引起中耳炎和听力障碍。李医师建议:如果确实耳道瘙痒不适,可以尝试轻轻揉捏耳廓周围区域来缓解,切记避免将棉签或挖耳工具深入耳道内部!

3. 擤鼻涕:小小动作可能带来中耳烦恼:

还有一个容易忽略的风险——鼻腔与耳朵结构紧密相连(通过咽鼓管连通)。擤鼻涕时如果用力过猛、两只鼻孔同时堵塞擤出,容易产生高压,反向冲击通过咽鼓管传递到中耳腔,可能导致急性中耳炎发作。正确做法是:应当先用手指轻压一侧鼻翼,擤完该侧;再如法擤干净另一侧鼻孔。

(四) 科学防护,守护听力

守护听力健康,需要积极防御:

· 首要原则:规避噪声环境:长时间置身于高噪音环境中(包括不良的耳机使用习惯),会让听觉系统持续处于亢奋和疲劳状态,导致功能逐渐衰退。此外,噪音污染还会引发烦躁情绪、睡眠障碍,进一步诱发血压升高、心脏输出量下降,从而妨碍内耳区域的血液供应循环,最终削弱听力能力。务必减少暴露在噪声源下的时长。

· 应急智慧处理进水:游泳或沐浴后若感觉耳道进水,不要恐慌猛掏。可尝试:手持吹风机开启低温档位,保持至少30厘米距离吹拂耳外部区域;或通过侧头轻抖、单脚蹦跳巧妙借助重力排水;也**可将洁净棉签轻轻置于外耳道口(**绝对不要深入!)吸收表层的可见水痕。

· 高危人群定期体检早筛查:对于频繁佩戴耳机的习惯人群、工作环境存在显著噪声暴露的职业人员,以及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这类可能影响微循环系统的慢性病患者,需定期安排听力筛查项目监测。专家建议除基础的纯音听阈测试外,必要时可加做耳道及鼓膜情况的耳内镜检查,全面掌控听力健康状况。

分享到:
上一条: 武汉暑期“科技游”成热门 寓教于乐体验拉满
下一条: 没有了!
精选
内容决策
市县月刊
市县宗旨
车辆信息
一带一路
动态
国际动态
地方动态
社会广角
金融财政
深度观察
市县
市县动态
魅力城市
生态环保
特色小镇
地方频道
三农
三农资讯
美丽乡村
一县一品
精准扶贫
农业政策
人物
领导风采
独家专访
人民之声
企业家
创业者
法治
法制建设
官场现形
法治能量
法眼观察
食品安全
文化
文学诗词
历史知识
艺术音乐
非遗传承
人文教育
科技
科技聚焦
互联网
大数据
健康中国
公益慈善
头条
高层决策
地方动态
食品安全
地方频道
中港环保
联系我们
24小时热线 010-57279123 商务合作 010-57279123 版权合作电话 010-57279123

领导决策网 领导决策月刊

Copy Right © 2018-2026 领导决策网版权 京ICP备202406678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441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