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生态环境局于10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今年上半年美丽重庆建设工作的整体进展。记者了解到,重庆已提前完成农村黑臭水体全域动态清零的目标任务。截至6月底,全市动态排查建档的1314个农村黑臭水体、覆盖305万平方米,全部治理完毕,惠及群众82.2万人。
在长效管护方面,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芹强调,动态清零只是第一步,防止返黑返臭是关键。为此,市里印发了农村黑臭水体长效管护和动态清零工作指南,压实了区县、镇街、村社的巡查责任。例如,忠县在清零后,完善了运维和巡查机制,巩固了“水清、岸绿、景美”的治理效果。
守护一江碧水工作扎实推进,重庆聚焦“三江”干流和5条重要支流,全面整治入河排污口,开展水生态监测,并与毗邻省份合作建立长江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截至6月,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标准。
工程减排措施成效显著,上半年重庆抓好结构减排、管理减排、应急减排和工程减排,完成钢铁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项目123项,水泥等17家企业实现超低排放,淘汰老旧柴油车7万余辆,推动114家企业环保绩效达到“良好”及以上水平,有效削减了污染物排放。
全域“无废城市”建设提质升级,重庆迭代“无废指数”指标体系,累计建成“无废学校”“无废社区”等“无废城市细胞”3800余个。合川区率先突破,完善工业固体废物处置体系,打造出从废旧铝材回收、再生铝生产到铝灰渣综合利用的闭环产业链,实现资源“变废为宝”。
下一步,重庆将着力完善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的制度机制,构建以治水治气为牵引的“九治”生态环境治理体系,进一步提升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