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层决策
    • 地方动态
    • 食品安全
    • 地方频道
    • 中港环保
    • 中港查询
    • 人员查询
    查询
    010-57279123
  • 网站首页
  • 精选
  • 动态
  • 市县
  • 三农
  • 人物
  • 法治
  • 文化
  • 科技
  • 头条

    精选

  • 2025-08-03 上饶市爱国拥军促进会第一届第三次会员大会圆满召开
  • 2025-08-01 领跑全国!内陆青海外贸增速何以如此之快
  • 2025-08-01 就业帮扶车间激发蓝山县村民增收新活力
  • 2025-08-01 成都夜间动卧直通四大城市,商旅与游客热捧“夕发朝至”
  • 2025-07-31 响应国家号召,共筑绿色生态梦——中纪央媒网在行动

    动态

  • 江西玉山岩瑞镇开展“八一”建军节系列活动
  • 雨季不误安居愿,太原老旧小区暖心改造
  • 海南自贸港封关后海关监管新规:三类货物特殊管理 二线通道便利通行
  • 三地创新监管模式 让无堂食外卖更放心
  • 我国将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减轻育儿负担惠民举措
  • 中国泳队新加坡世锦赛夺两金 唐钱婷蛙泳摘铜
  • 安徽芜湖:奇瑞强势跃升152位 跻身《财富》 世界500强刷新中国车企进位纪录
  • 河北平泉“友爱老年公寓” 用爱织暖巢,让晚年时光满溢温情与幸福
  • 2025苏台青年创新交流营暨文创大赛启幕,两岸青年共筑江苏梦想
  • 电商虚假评论乱象引关注,消费者权益亟待保障

    市县

  • 青海救治小“凌小蛰”,雪山之王展现生态曙光

    三农

  • 西藏金融服务变革惠泽边陲乡村振兴

  • 湖南祁阳订单农业驱动乡村振兴,特色高粱玉米绘就富民新图景

  • 高原牧场的智慧蝶变:那曲牧民拥抱新生活

  • 连江口镇:生态文旅融合绘就乡村新画卷

  • 夏日高温催生“清凉经济”繁荣:新消费趋势与监管强化

  • 中纪央媒网镜头下的乡村振兴 绘就共富新图景 ,共赴时代新辉煌

    法治

  • 警惕新型电诈洗钱陷阱!收赃销赃皆担责
  • 伪营养师布迷阵,保健品乱象吞噬健康
  • “清欠”任务下的骗局:大学生签名竟成失信人,检察深挖揭借名贷黑幕
  • 新规破解甲醛房困局,让出租屋成为安心之家
  • 3岁糖宝遭拒赔,重疾险条款埋雷引争议
  • 中纪央媒网江苏运营中心主任梅发龙:走基层,普法教育显担当
  • 婚恋账号乱象:捞金术泛滥,专家呼吁平台强化算法监管
  • 法院认定休息时间回复工作微信构成加班并判支付费用
  • 背景调查越界警示:法院案例揭示名誉权保护边界
  • 打赏别"上头" 规范才能"上心"
高层决策 地方动态 食品安全 地方频道 中港环保

落实“双碳”行动 建设美丽中国

2024-05-19

领导决策网   报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各地区各部门锚定目标,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

  将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2020年9月22日,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习近平主席郑重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我国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国家战略,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强顶层设计。

  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构建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印发,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有关部门出台能源、工业、建筑等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实施方案,以及科技支撑、财政支持、统计核算、生态碳汇等支撑保障方案,31个省份制定碳达峰实施方案。

  全国碳市场体系建设加快推进。2021年7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正式上线交易,覆盖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1亿吨,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40%以上。截至去年底,市场累计成交量达4.4亿吨,成交额约249亿元。今年初,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

  围绕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各项重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陕西省榆林市推动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建设,积极引进各方创新力量,推动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应用,构建清洁能源供应体系,同步探索能源供给、消费改革路径,走出一条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新路。

  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推出“绿建未来”金融综合服务品牌,从融资、投资、结算、租赁、保险等多方面支持企业全流程、全链条、全领域的发展需求,与绿色产业同频共振。

  绿色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有力的步伐。2012年—2023年,我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超过6%的经济增长,单位GDP能耗下降26.8%,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超35%,主要资源产出率提高60%以上。

  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我国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做强绿色制造业,发展绿色服务业,壮大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

  绿色发展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走进广东省“碳中和”新能源示范村——清远市新马村,家家户户蔚蓝的光伏屋顶折射出熠熠光辉。依靠建设分布式光伏、车辆农机具电气化等方式推动碳减排,通过植树造林固碳增汇,新马村搭建起一张近零碳的新型农村电网。“新马村去年减少碳排放1500余吨,相当于约7.5万棵树一年的固碳量。”为项目提供碳中和解决方案的南网碳资产公司项目负责人赵晓凤介绍。

  中交集团按照钢筋集中加工、混凝土集中拌和、构件集中预制的要求推行集约化生产,承平高速项目全线钢筋加工数控率达到100%,大幅降低碳排放水平;中国建筑研发“轻质微孔混凝土装配式复合大板”等系列绿色建材,推广100多项绿色施工技术,形成被动式低能耗技术体系……

  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向绿色化、低碳化持续优化,已累计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5095家、绿色工业园区371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605家,培育绿色制造专业化服务机构500余家。

  绿色发展助推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

  4月10日,海南昌江,由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电投资控股的多用途模块式小型堆科技示范工程“玲龙一号”首台DCS(数字化控制系统)机柜就位并启动安装调试工作。项目建成投运后,预计年发电量达10亿千瓦时,年减少碳排放约88万吨。

  能源绿色转型步伐加快。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5亿千瓦,历史性超过煤电装机。实施煤电机组“三改联动”约7.42亿千瓦。

  产业优化升级积极推进。万吨级绿氢产业化示范项目建成投产、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超31吉瓦……我国累计退出钢铁落后产能1.5亿吨以上,完成钢铁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1.34亿吨,氢能、新型储能等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在绿色转型强劲需求带动下,我国相关行业创新能力和产业实力大幅提升。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和最具竞争力的清洁能源产业链,光伏组件产量连续16年位居世界首位,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的产量在全球占比均达到80%以上;风电机组制造产能占全球六成,全球前10家风电整机企业中有6家中国企业,主要零部件国产化率达95%。

  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

  1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明确“到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等目标任务。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表示,我国将坚持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城乡建设发展绿色低碳转型,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

  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各行业各企业凝心聚力、积极行动。

  中国人寿持续加大在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领域的布局,截至2023年末,全集团保险资金绿色投资存量规模超4800亿元。下一步,将继续发挥保险、投资、银行业务合力,推进体制机制、产品服务、科技支撑等改革创新,持续健全绿色金融服务体系。

  中国绿发积极开发建设海上风电、陆上风电等新能源项目。下一步,将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大力度投资发展绿色能源产业,加快液化空气储能、自同步电压源友好并网技术等示范应用。

  开展可持续采购、全面使用环保包材、开展水足迹管理……伊利集团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实施全生命周期绿色行动,引导各环节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2022年,伊利集团发布零碳未来计划和路线图,推动在2050年前实现全产业链碳中和。

  海信集团主导参与100余项绿色低碳国家、行业、团体技术标准的制修订,有效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海信技术团队经过长期的技术攻关,推出生物基材料冰箱,在保证使用要求的条件下,冰箱抽屉等高强度结构件降碳50%。”海信集团研发人员常雪松介绍。

  一年拆解废旧家电200万台,实现碳减排量约1.7万吨,海尔集团建设的家电再循环互联工厂,整合3.2万家线下门店,回收网络覆盖2800多个县市。海尔集团建立覆盖产业链全环节的智能协同平台,与上下游企业一同推动全产业链绿色转型。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分享到:
上一条: 第三轮第二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启动 统筹开展流域和省域督察
下一条: 中央环保督察通报洪湖生态困境
精选
内容决策
市县月刊
市县宗旨
车辆信息
一带一路
动态
国际动态
地方动态
社会广角
金融财政
深度观察
市县
市县动态
魅力城市
生态环保
特色小镇
地方频道
三农
三农资讯
美丽乡村
一县一品
精准扶贫
农业政策
人物
领导风采
独家专访
人民之声
企业家
创业者
法治
法制建设
官场现形
法治能量
法眼观察
食品安全
文化
文学诗词
历史知识
艺术音乐
非遗传承
人文教育
科技
科技聚焦
互联网
大数据
健康中国
公益慈善
头条
高层决策
地方动态
食品安全
地方频道
中港环保
联系我们
24小时热线 010-57279123 商务合作 010-57279123 版权合作电话 010-57279123

领导决策网 领导决策月刊

Copy Right © 2018-2026 领导决策网版权 京ICP备202406678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441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