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层决策
    • 地方动态
    • 食品安全
    • 地方频道
    • 中港环保
    • 中港查询
    • 人员查询
    查询
    010-57279123
  • 网站首页
  • 精选
  • 动态
  • 市县
  • 三农
  • 人物
  • 法治
  • 文化
  • 科技
  • 头条

    精选

  • 2025-08-03 上饶市爱国拥军促进会第一届第三次会员大会圆满召开
  • 2025-08-01 领跑全国!内陆青海外贸增速何以如此之快
  • 2025-08-01 就业帮扶车间激发蓝山县村民增收新活力
  • 2025-08-01 成都夜间动卧直通四大城市,商旅与游客热捧“夕发朝至”
  • 2025-07-31 响应国家号召,共筑绿色生态梦——中纪央媒网在行动

    动态

  • 江西玉山岩瑞镇开展“八一”建军节系列活动
  • 雨季不误安居愿,太原老旧小区暖心改造
  • 海南自贸港封关后海关监管新规:三类货物特殊管理 二线通道便利通行
  • 三地创新监管模式 让无堂食外卖更放心
  • 我国将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减轻育儿负担惠民举措
  • 中国泳队新加坡世锦赛夺两金 唐钱婷蛙泳摘铜
  • 安徽芜湖:奇瑞强势跃升152位 跻身《财富》 世界500强刷新中国车企进位纪录
  • 河北平泉“友爱老年公寓” 用爱织暖巢,让晚年时光满溢温情与幸福
  • 2025苏台青年创新交流营暨文创大赛启幕,两岸青年共筑江苏梦想
  • 电商虚假评论乱象引关注,消费者权益亟待保障

    市县

  • 青海救治小“凌小蛰”,雪山之王展现生态曙光

    三农

  • 西藏金融服务变革惠泽边陲乡村振兴

  • 湖南祁阳订单农业驱动乡村振兴,特色高粱玉米绘就富民新图景

  • 高原牧场的智慧蝶变:那曲牧民拥抱新生活

  • 连江口镇:生态文旅融合绘就乡村新画卷

  • 夏日高温催生“清凉经济”繁荣:新消费趋势与监管强化

  • 中纪央媒网镜头下的乡村振兴 绘就共富新图景 ,共赴时代新辉煌

    法治

  • 警惕新型电诈洗钱陷阱!收赃销赃皆担责
  • 伪营养师布迷阵,保健品乱象吞噬健康
  • “清欠”任务下的骗局:大学生签名竟成失信人,检察深挖揭借名贷黑幕
  • 新规破解甲醛房困局,让出租屋成为安心之家
  • 3岁糖宝遭拒赔,重疾险条款埋雷引争议
  • 中纪央媒网江苏运营中心主任梅发龙:走基层,普法教育显担当
  • 婚恋账号乱象:捞金术泛滥,专家呼吁平台强化算法监管
  • 法院认定休息时间回复工作微信构成加班并判支付费用
  • 背景调查越界警示:法院案例揭示名誉权保护边界
  • 打赏别"上头" 规范才能"上心"
高层决策 地方动态 食品安全 地方频道 中港环保

向“绿”而行 能源低碳转型点燃经济发展新引擎

2024-09-09

领导决策网报道 

近年来,智慧电网、光伏发电等发展迅速,我国能源发展成绩亮眼,节能减排项目遍地开花,能源结构持续优化,产业转型“绿色”可期。

近日印发的《能源重点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提到,实施发输配电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行动,实施风电光伏设备更新和高效回收利用行动,实施标准提升行动,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能源行业向“绿”而行,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保留清洁底色。近日印发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进一步释放以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为抓手,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的信号。

“坚持先立后破,推进非化石能源安全可靠有序替代化石能源”“加快西北风电光伏、西南水电、海上风电、沿海核电等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加强清洁能源基地、调节性资源和输电通道在规模能力、空间布局、建设节奏等方面的衔接协同”……其围绕加强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出多项要求。

据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2013年至2023年,中国煤炭消费比重从67.4%下降到55.3%,累计下降12.1个百分点;风电、太阳能发电、水电、核电及生物质能等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从10.2%提高到17.9%,累计提高7.7个百分点。工业、交通、建筑和人民生活用能方式发生深刻转变,油品质量实现由国三到国六标准“三连升”,对大气质量改善做出了积极贡献。建成全球最大规模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经济发展“含绿量”显著提升。

近年来,绿色产业蓬勃发展,科技创新领跑绿色经济新赛道,供能结构不断优化,供能产业正在生发“绿”芽。

1.jpg

在陕西宝鸡,两座利用中深层地热水热能供暖的能源站投入使用,采用“地热能梯级最大化利用+大温差热泵机组+燃气锅炉调峰补热”的多能互补形式,为当地群众提供冬季供暖服务,实现了区域清洁化供热;广东深圳打造的网地一体虚拟电厂智慧调度运行管理云平台,解决海量负荷侧资源接入调度运行的可观、可测、可控、可用四大关键问题,2023年调节电量约128.5万千瓦时,直接减少碳排放约1074.3吨;山东胜利油田打造“低耗高效、规模输送、增油减碳、零碳排放、循环利用、安全封存”的全产业链核心技术,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同互补。

业内专家表示,能源转型可为各行各业节能降碳、绿色发展提供基本要素支撑,是推动全社会节能降碳的重要抓手,要通过化石能源“减法”与非化石能源“加法”协同发力,为经济社会全面节能降碳、绿色转型创造更有利条件。

绿色赛道上,工业园区、生产厂区、港口等多个重点用能场景逐“绿”而行,释放能源转型新动能。浙江杭州,当地通过替代园区企业自建空调系统、减少配电容量资源占用,节约综合用能成本约10%,协同电网削减峰值负荷约30%;福建厦门,园区通过“源-网-荷-储”精准调控技术,统筹调控暖通空调,照明及充电桩等可调负荷资源,提供高达20%容量的负荷需求侧响应;江苏南京的一所自动化企业,依托自主可控的能源管理平台和智能微电网,绿色智慧用能实践覆盖生产运营全过程,能耗降低8%,经济效益不断提升……近年来,节能减排技术不断取得突破,企业园区“绿意盎然”。

“将统筹能源安全和低碳转型,从供需两侧协同发力,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既要做好消费侧节能降碳的“减法”,深入实施化石能源消费减量替代行动,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又要做好供给侧非化石能源提质扩量的“加法”,加大非化石能源开发力度,统筹推进核电、水电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

绿色能源是未来能源的发展趋势,符合能源转型的低碳化和清洁化需求。业内专家表示,能源转型带动能源特别是电力行业的智能与互联,给绿色能源提出了更多的技术创新要求,正是因为相关领域持续技术创新的累积效应,使得全球的能源结构向着更低碳、清洁的方向发展。


分享到:
上一条: 淤泥造良田、戈壁变粮仓 新疆数座水库排沙清淤“变废为宝”
下一条: 武夷灵芽
精选
内容决策
市县月刊
市县宗旨
车辆信息
一带一路
动态
国际动态
地方动态
社会广角
金融财政
深度观察
市县
市县动态
魅力城市
生态环保
特色小镇
地方频道
三农
三农资讯
美丽乡村
一县一品
精准扶贫
农业政策
人物
领导风采
独家专访
人民之声
企业家
创业者
法治
法制建设
官场现形
法治能量
法眼观察
食品安全
文化
文学诗词
历史知识
艺术音乐
非遗传承
人文教育
科技
科技聚焦
互联网
大数据
健康中国
公益慈善
头条
高层决策
地方动态
食品安全
地方频道
中港环保
联系我们
24小时热线 010-57279123 商务合作 010-57279123 版权合作电话 010-57279123

领导决策网 领导决策月刊

Copy Right © 2018-2026 领导决策网版权 京ICP备202406678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441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