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横琴口岸繁忙的“粤澳联合一站式”客货车通道,一场关乎通行效率的测试正如火如荼地推进。数十辆汽车正有条不紊地运行,它们的目标是提升“横琴单牌车”内地电子标签的精准识别能力。拱北海关下属横琴海关技术部门负责人梁华振透露,自五月开始,海关已协助执行逾一万两千次测试车次,持续改进电子标签识别效能。目前,该项识别准确率已优化至接近99%的优异水平。
这项技术优化的成果,为即将推行的琴澳通关新举措奠定了坚实基础。据悉,全新的琴澳共用“横琴单牌车”(专指入出横琴的澳门机动车)电子标签机制,定于2025年8月15日正式启动。该项政策的核心价值在于大幅精简澳门机动车备案出入横琴的手续流程,为澳门居民往返横琴提供前所未有的驾车便利。
最大的变革体现在新申请流程上。首次申请“横琴单牌车”的澳门居民将彻底告别以往的“两地奔波”时代。以往申请人需分别在澳门指定机构“新通达”安装内地所需电子标签,再另行预约前往澳门海关办理张贴通关标签。
· 新流程下:申办人仅需在“新通达”进行车辆检验环节的同时,一次性完成电子标签的安装与激活操作。后续,只需按规定办理内地海关的车辆备案及完成边境检查通行证的签发手续,即大功告成。此举显著压缩了申办周期,减少了往返周折所耗费的宝贵时间与精力。
· 对已持澳方标签车主:政策也体现了连贯性。对于已经按要求在澳门海关成功张贴了电子标签的单牌车车主,无需急于移除原有标签。只要该车辆的《入出横琴资格确认函》仍在有效期内,均可继续使用原有澳方标签,如常经由横琴口岸进出合作区。
亲身参与通关测试的澳门居民李智盛对新政策带来的便利感同身受。他对比道:“原先办齐两地标签,免不了要跑两个机构排期处理,而现在手续被极大简化了,在‘新通达’一次性就能搞定内地电子标签。这估计能省下三、四天来回奔波与等待的时间。”他对标签性能也赞不绝口:“(标签)识别反应非常灵敏迅速。过关时,‘滴’声一响就放行了,通行体验特别顺畅!”
“横琴单牌车”机制的存在,本身就是为在横琴工作、生活、投资的澳门居民(包括在澳门的境外商户)所拥有的非营运小客车提供的特殊便利通道,旨在更好地支撑“澳门新街坊”等社区建设发展。该政策自2016年12月20日首度落地至今已近九年。这期间,随着单牌车入境配额尺度逐步放宽,其通行量亦展现显著的连年快速增长态势。截至最新统计数据,持横琴单牌通关的澳门机动车占比,在横琴口岸所有通关客车中已强势突破六成,成为名副其实的“主力军”。
横琴海关与澳门海关创新性地运用技术赋能规则衔接,通过共同接入一套通用的通关电子标签系统,从而完成了“一标双认”(即:一枚标签同时适用于粤澳两地关卡识别)的关键性尝试与落实。这不仅在操作层面上成功简化了两地车检通关的重复申备流程,更是在技术联动角度开创了跨境管理协作机制先河。这项立足区域协同发展所需、精准贴合民生的务实合作范式,必将为加速琴澳两地的深度一体化发展增添新的动能与发展可能性,推动两地在民生出行、经济文化等领域合作迈上崭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