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汹涌洪水,呼和浩特市基层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全力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武川县东坡村实现全村17户32人安全转移,无一伤亡。
7月25日中午,呼和浩特市启动二级防汛应急响应。依托智慧城市指挥中心的“城市大脑”,气象、城管、住建、水务等多部门协同联动,实时研判全市汛情。通过积水点监控平台,重点对17座公铁立交桥和6座下穿通道实施动态监测,同时借助自然灾害预警系统精准跟踪天气变化。
呼和浩特以智慧城市“数据中枢”为支撑,构建“市委统筹、党组联动、党员冲锋、科技赋能”的立体化防汛体系,确保指令高效贯通。赛罕区早在汛期前便建立“1+14+N”应急响应机制,组建以35岁以下青年干部为主力的突击队,储备防汛物资30余类。
“防汛必须抢在雨情前面!”在赛罕区防汛抗旱应急指挥部,连日灯火通明。应急、水务、交通等部门负责人彻夜会商,动态优化调度方案,为抗洪抢险争分夺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