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层决策
    • 地方动态
    • 食品安全
    • 地方频道
    • 中港环保
    • 中港查询
    • 人员查询
    查询
    010-57279123
  • 网站首页
  • 精选
  • 动态
  • 市县
  • 三农
  • 人物
  • 法治
  • 文化
  • 科技
  • 头条

    精选

  • 2025-08-03 上饶市爱国拥军促进会第一届第三次会员大会圆满召开
  • 2025-08-01 领跑全国!内陆青海外贸增速何以如此之快
  • 2025-08-01 就业帮扶车间激发蓝山县村民增收新活力
  • 2025-08-01 成都夜间动卧直通四大城市,商旅与游客热捧“夕发朝至”
  • 2025-07-31 响应国家号召,共筑绿色生态梦——中纪央媒网在行动

    动态

  • 江西玉山岩瑞镇开展“八一”建军节系列活动
  • 雨季不误安居愿,太原老旧小区暖心改造
  • 海南自贸港封关后海关监管新规:三类货物特殊管理 二线通道便利通行
  • 三地创新监管模式 让无堂食外卖更放心
  • 我国将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减轻育儿负担惠民举措
  • 中国泳队新加坡世锦赛夺两金 唐钱婷蛙泳摘铜
  • 安徽芜湖:奇瑞强势跃升152位 跻身《财富》 世界500强刷新中国车企进位纪录
  • 河北平泉“友爱老年公寓” 用爱织暖巢,让晚年时光满溢温情与幸福
  • 2025苏台青年创新交流营暨文创大赛启幕,两岸青年共筑江苏梦想
  • 电商虚假评论乱象引关注,消费者权益亟待保障

    市县

  • 青海救治小“凌小蛰”,雪山之王展现生态曙光

    三农

  • 西藏金融服务变革惠泽边陲乡村振兴

  • 湖南祁阳订单农业驱动乡村振兴,特色高粱玉米绘就富民新图景

  • 高原牧场的智慧蝶变:那曲牧民拥抱新生活

  • 连江口镇:生态文旅融合绘就乡村新画卷

  • 夏日高温催生“清凉经济”繁荣:新消费趋势与监管强化

  • 中纪央媒网镜头下的乡村振兴 绘就共富新图景 ,共赴时代新辉煌

    法治

  • 警惕新型电诈洗钱陷阱!收赃销赃皆担责
  • 伪营养师布迷阵,保健品乱象吞噬健康
  • “清欠”任务下的骗局:大学生签名竟成失信人,检察深挖揭借名贷黑幕
  • 新规破解甲醛房困局,让出租屋成为安心之家
  • 3岁糖宝遭拒赔,重疾险条款埋雷引争议
  • 中纪央媒网江苏运营中心主任梅发龙:走基层,普法教育显担当
  • 婚恋账号乱象:捞金术泛滥,专家呼吁平台强化算法监管
  • 法院认定休息时间回复工作微信构成加班并判支付费用
  • 背景调查越界警示:法院案例揭示名誉权保护边界
  • 打赏别"上头" 规范才能"上心"
高层决策 地方动态 食品安全 地方频道 中港环保

“绿富同兴”——中国推动沙区治理绿色惠民

发布时间: 2024-06-17   浏览量: 5084
分享到微信
二维码

领导决策网 报道   

 

这是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沙地“双百万亩”综合治理工程努古斯台项目区拍摄的风力发电机组(2024年5月15日摄,无人机照片)。

  呼和浩特6月17日电  题:“绿富同兴”——中国推动沙区治理绿色惠民

  “小风难睁眼,大风活埋人。”这是曾经流传于中国北方沙区磴口县的俗语,如今却越来越少被人们提及。

  “别看这种子长得小小的,每公斤能卖到六七千元。”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磴口县王爷地肉苁蓉产业治沙示范基地,负责人魏均捧着手里比芝麻粒还小的苁蓉种子说道。

  仲夏时节,生长在中国第八大沙漠——乌兰布和沙漠中的肉苁蓉到了采收种子的时候。在治沙基地,深褐色的苁蓉花点缀在成片绿色梭梭树中,工人们攥紧手中的白色编织袋,小心翼翼地将穗状花序上的种子收集起来。

  寄生在防沙植物梭梭树根部的肉苁蓉有着“沙漠人参”的美誉,而种植肉苁蓉也成为当地重要的特色沙产业。“今年计划采收肉苁蓉面积约6000亩,每亩可采挖肉苁蓉100公斤左右。新鲜肉苁蓉收购价格每公斤30元左右,每亩可实现产值3000多元。”魏均介绍。

  经济效益得益于生态治理成效。昔日深受风沙侵害的磴口县经过多年治理,沙区林草覆盖度从20世纪五十年代的0.04%提高到37%以上,重度沙化土地减少78%,向黄河年输沙量降低94.7%。

  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最大、受影响人口最多、风沙危害最重的国家之一。全国现有荒漠化沙化土地44.78亿亩,影响4亿多人口生产生活。

  2024年5月6日,在地处浑善达克沙地的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宝绍岱苏木扎鲁特嘎查,志愿者们开展植绿活动。

  今年6月17日是第30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也是《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通过30周年纪念日。

  中国一直把防沙治沙作为荒漠化防治的主要任务,部署实施了“三北”等一批重大生态工程,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防沙治沙法。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国家林草局会同相关部门印发《全国防沙治沙规划》。

  目前,“三北”工程区累计完成造林4.8亿亩,治理退化草原12.8亿亩,森林覆盖率由1978年的5.05%提高到13.84%,退化草原面积由2004年的85%降低到70%左右,重点治理区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在防沙治沙的实践中,中国也走出一条“绿富同兴”的治理之路,为推动全球荒漠化防治贡献出中国智慧。

  中国林科院首席科学家、三北工程研究院院长卢琦说,当前中国防沙治沙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将封禁保护、综合治理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

  中国林科院在乌兰布和沙漠牵头探索出的“磴口模式”,形成优先保护、协调发展、构建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综合体,探索农田防护林网庇护下的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

  在乌兰布和沙漠位于磴口县境内的片区,已有210万亩披上绿装,吸引20多家民营企业发展肉苁蓉产业,从鲜品肉苁蓉到苁蓉茶、蜜饯苁蓉、植物饮料等。

  “产业链不断延长,越来越多的农牧民享受到生态效益带来的经济红利。”磴口县防沙治沙局副局长何文强说。

  地处河西走廊东端的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是全国荒漠化重点监测县。5年来,古浪县累计完成造林绿化10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2.75%。随着沙化土地的逐步治理,现代农业生产方式也让群众品尝到特色产业带来的“甜头”。

  古浪县黄花滩镇五道沟万亩戈壁农业示范基地里的羊肚菌已进入收获季。当地鼓励村民发展温室产业,仅幸福新村就有种植羊肚菌、韭菜等果蔬的大棚507座。

  “我种的20个棚的羊肚菌已经开始采摘,一斤干货卖500元到800元。”种植户张文良说。

  位于毛乌素沙地边缘的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曾经是“空中无飞鸟,地上不长草”的贫瘠之地,如今通过营造乔灌混交林、种植沙地经济林等方式,实现了治沙与致富同步发展。

  在保护区管理局甜水河管理站,记者看到26栋种植阳光玫瑰葡萄和毛桃的温棚整齐排列。“每座温棚产值超过2万元,纯收入大概在1万元。”管理站职工杨幸福说。

  2019年至2023年,白芨滩沙漠田园综合体累计实现果蔬产量超550万公斤。

  来自国家林草局发布的信息,近10年来,中国沙区生态环境改善,保护了耕地,带动畜牧养殖业和林果业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


上一条: 内蒙古三合村:团结情带来乡村兴
下一条: 内蒙古扎鲁特山地草原“夏日牧歌”
精选
内容决策
市县月刊
市县宗旨
车辆信息
一带一路
动态
国际动态
地方动态
社会广角
金融财政
深度观察
市县
市县动态
魅力城市
生态环保
特色小镇
地方频道
三农
三农资讯
美丽乡村
一县一品
精准扶贫
农业政策
人物
领导风采
独家专访
人民之声
企业家
创业者
法治
法制建设
官场现形
法治能量
法眼观察
食品安全
文化
文学诗词
历史知识
艺术音乐
非遗传承
人文教育
科技
科技聚焦
互联网
大数据
健康中国
公益慈善
头条
高层决策
地方动态
食品安全
地方频道
中港环保
联系我们
24小时热线 010-57279123 商务合作 010-57279123 版权合作电话 010-57279123

领导决策网 领导决策月刊

Copy Right © 2018-2026 领导决策网版权 京ICP备202406678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441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