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根廷商超的冷藏货架、伦敦华人超市的干货区、首尔火锅店的食材展示柜中,来自中国甘肃陇南的腐竹、响铃卷正悄然成为国际餐桌新宠。海关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陇南豆制品出口额突破757万元人民币,同比激增超50%,市场版图新增阿根廷、芬兰等5个国家和地区,覆盖范围拓展至欧美亚三大洲15国。
走进徽县甘肃兆丰农业的车间,全自动生产线正将当地优质黄豆转化为金黄透亮的腐竹。"36小时冷链直达布宜诺斯艾利斯!"负责人冉奎手持产品溯源档案介绍,"从土壤重金属检测到出厂细菌检验,全流程数据可追溯——这正是外商最看重的品质保证。"车间外,工人们正将印有中英标识的冷链集装箱装车发运。
支撑国际市场的秘密藏在陇南的群山间。海拔超1200米的坡地黄豆饱受昼夜温差淬炼,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平原产区。但此前,这些"金豆子"主要流通于国内市场。转机来自去年席卷网络的"天水麻辣烫热",当海内外食客透过屏幕看见锅中翻滚的腐竹、豆泡时,陇南豆制品的国际化之路迎来爆发拐点。
从出口数据可见风味偏好地图:北美消费者痴迷腐竹的嚼劲,韩国食客将响铃卷推为火锅顶流,泰国和马来西亚的汤品店则批量采购豆皮。在加拿大华人超市,印着"陇南制造"的豆腐泡常被抢购一空;瑞典中餐馆后厨更将本地豆制品列为指定食材。
兰州海关为产业出海铺设"高速通道"。"我们翻译整理15国准入标准制成手册",天水海关洪卓玉科长讲述助企行动:"从原料农残监控到十万级净化车间改造,海关专班深入陇南山区现场指导,建立‘企业自检+海关抽检’双重质控体系。"当前,这套标准化流程正助力更多"陇字号"农食产品扬帆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