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十周年之际(7月31日),北京与河北张家口因冬奥紧密相连,携手推动体育产业迈入发展快车道。2022年初,文旅部、国家发改委、国家体育总局三部门联合发布的《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规划》,为两地的协作擘画了清晰蓝图。
记者日前跟随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中心的步伐,实地探访了北京延庆和张家口崇礼,深入了解“体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切身感受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给沿线区域带来的崭新气象。
位于张家口市崇礼区冬奥村的体育馆内,篮球撞击篮板与观众的喝彩声交织。这里正火热进行着河北省青少年体教融合标杆县(市、区)篮球比赛,630名来自全省24个体教融合标杆县区的领队、教练员和运动员们积极参与。河北省体育局青少处一级调研员赵捷透露,整个暑假,像这样繁忙的场面在冬奥村几乎从未间断,之前的河北省青少年阳光体育大会刚刚落下帷幕,各种赛事活动“无缝衔接”。
这生动展现了张家口冬奥场馆资源利用的新常态。自冬奥成功举办以来,张家口大力推动冬奥遗产活化利用。迄今,已成功承办雪上国际、国内专业赛事共计50项,举办文旅活动438项,接待250支队伍约19.5万人次专业训练,并组织青少年体育培训196场覆盖3.54万人次,涉及高山滑雪、越野滑雪、射击射箭等20个运动项目。这些赛训不仅是体育事业兴盛的证明,也是传播冬奥文化的窗口。如本次篮球赛,许多运动员首次入驻冬奥村,体验一流服务设施,当地体育部门还组织他们参观“雪如意”、太子城遗址展馆等标志性场馆,零距离感受冬奥与冰雪魅力。借助体育牵引力,当地还配套推出特色旅游线路及奥园消费优惠,方便运动员在赛间畅游。
进入夏季的崇礼庆典广场上,一场全球跑者盛会引爆热情。7月11日,第九届崇礼168超级越野赛鸣枪起跑,吸引来自全球22个国家及地区的11117名选手挑战自我,创下其历史规模之最。这项赛事包含从3岁孩童到69岁老人的9个组别,彰显全民参与理念。其168公里赛道环抱万龙、云顶等7大地标雪场及“雪如意”,选手们在森林草甸间驰骋,饱览冬奥之城的秀丽夏景。人们逐渐认识到:崇礼的魅力,远不止于冬季的冰雪。
即使在非雪季,依托富龙滑雪场的四季小镇同样人流如织。如今,“冬雪夏骑”正成为崇礼吸引游客全年前来的名片。河北省体育局黄建军副局长讲述了一个生动案例:一次在富龙调研时,一群来自江苏的小骑手兴奋表示,他们通过山地速降爱好者圈子知道了这个知名优质场地。的确,富龙已成功承办多项高级别山地自行车速降赛事。小镇内还设有草地滑道、卡丁车、萌宠牧场等多种业态,满足全年龄层游客多元需求。
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在有效带动全民健身方面成效斐然。在北京延庆的避暑胜地玉渡山,以其优美风景和清凉闻名,吸引了大量登山、徒步及摄影爱好者。景区工作人员介绍,去年10月这里便成功举办了京张全季体育旅游嘉年华徒步登高大会。不远处的张家口赤城海坨山谷度假区,则是“悦行冬奥路”的关键站点。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中心宣传推广部王澄部长介绍,2024年推出的“悦行冬奥路”项目,旨在整合京张两地三赛区资源,打造集休闲健身、赛事体验、文化游览于一体的自助运动赛道,满足骑行、跑步、徒步等多样化需求,这里还成功举办了倡导“旅行骑游”理念的首届“赤城100骑游赛”。
夜幕降临后,风铃乐谷休闲街区灯光璀璨。这条倚靠富龙滑雪场山势而建、拥有19栋欧式风情建筑的街区,汇聚美食、潮牌、手作与艺廊。即便在工作日晚上,也吸引着市民及游客前来体验。富龙控股集团李娟经理谈到,崇礼凉爽的夏日(平均气温比北京低12-15℃,且无蚊虫困扰)和四季小镇的丰富体验,尤其吸引亲子家庭前来避暑度假,近期小镇近千间客房持续处于爆满状态。风铃乐谷已成为繁荣“夜经济”的代表,入选了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深度推进体育、文化、旅游的“三融合”策略,已成为张家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2024年,张家口接待游客突破94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高达1100亿元人民币,充分印证了体文旅融合发展的强大活力和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