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决策网报道 在青海海西州都兰县香加乡科学图村,牧民才仁扎西今年尝到了科学养殖的甜头。通过推广的藏羊“两年三产”高效养殖技术,他家的出栏率实现翻倍,仅卖羊就比往年多增收24万元。
都兰县是传统藏羊养殖区,过去受制于“一年一产”的传统模式,养殖周期长、繁殖效率低,牧民增收面临瓶颈。为破解这一难题,当地农牧部门联合青海大学专家团队展开技术攻关,制定出适合本地藏羊的高效繁殖方案。
这套方案通过精准补饲、科学断奶和营养强化等系列措施,使羔羊4个月就能达到出栏标准,母羊年均繁育数量提升1-2只,羔羊成活率超过95%。在科学图村的试点牧场,每只羊都佩戴着专属耳标,母羊与羔羊分栏饲养,管理更加精细。
“技术人员从配种到羔羊护理提供全程指导,还免费发放补充饲料,让我们养得放心。”才仁扎西说。据县农牧局首席专家郭正朴介绍,目前该模式已在3个合作社成功推广,带动200多户牧民持续增收。
在提升养殖效益的同时,都兰县还注重生态保护,全面推行“划区轮牧”制度,将草场科学划分为冬夏两季牧场,让牧草得以休养生息。数据显示,实施后牧区草场植被覆盖率提升12%,实现了养殖效益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香加乡畜牧兽医站站长方有军表示,“划区轮牧+补饲结合”的新模式,既避免了草场过度啃食,又解决了传统散养“靠天吃饭”的困境,形成了养殖与生态恢复的良性循环。
据统计,今年以来都兰县藏羊出栏量同比增长35%,出栏周期平均缩短3个月,牧民人均来自藏羊养殖的收入达1.8万元,较传统模式增长近40%。科技创新正为高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