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宁波青禾翻滚的田埂间,孩子们亲近自然的鲜活灵感,于《中国诗词大会》冠军陈更的互动课堂中,化作脱口而出的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诗意与童趣在此刻交融。8月3日至7日,2025“出口成章·诗词少年”总展演在甬城举行,全国近200名少年共赴一场诗意暑假之旅。这些生于AI时代的少年,跟随着古诗词研学,聆听名师指点,在青山绿水间以“飞花令”串联山河湖海,躬身感知诗词之美。
研学途中,青山绿水化为流动课堂。车窗外稻田翻涌,少年吟诵“稻花香里说丰年”;远山在望,又有人感慨“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新友谊结伴而行,便以“海内存知己”互赠心意。豪情或藏“会当凌绝顶”,志向更显“直挂云帆济沧海”。《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总冠军陈曦骏寄语少年,唯有不断汲取新知“为有源头活水来”,方能收获“此日中流自在行”的自在。
如何让AI时代少年爱上古诗词,成为活动核心议题。《中国诗词大会》学术总负责人李定广教授指出,诗词核心在于“美”与“成长”,其韵律美、意境美,以及“会当凌绝顶”的壮志、“海内存知己”的真情,在潜移默化中滋养人格。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林峰亦强调,诗词具有春风化雨般的教化意义。
“老师,AI能代替我背诗词吗?”一位少年的提问引发热议。常在App上与AI对诗的小学生裴敏希坦言:“AI能纠错荐诗,但读到‘举头望明月’时想起妈妈的心情,只有自己懂。”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以“会当凌绝顶”为喻,指出AI应是助力攀登工具,无法替代诗词激发深层联想、滋养创造思维与人文精神的核心价值。辽宁省特级教师胡东辉及中华诗词学会秘书长杭中华均认为,AI作为强大助手,能提高效率、丰富情境、辅助创作,关键在于善用引导。
总展演现场,诗词小达人与冠军雷海为上演精彩对决。出口成章平台创始人吴建宁深有所感:当AI成为少年研诗的同行者,如同借千年文化滋养新苗;一代代诗词少年的成长印证着,纵然人工智能浪潮奔涌,诗意永不远去,科技光芒将助力少年如新竹拔节,照亮诗书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