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层决策
    • 地方动态
    • 食品安全
    • 地方频道
    • 中港环保
    • 中港查询
    • 人员查询
    查询
    010-57279123
  • 网站首页
  • 精选
  • 动态
  • 市县
  • 三农
  • 人物
  • 法治
  • 文化
  • 科技
  • 头条

    精选

  • 2025-10-15 上饶数字文化“新三样”扬帆出海 网文网剧网游闯世界
  • 2025-10-15 报名人数破万 七彩云南格兰芬多自行车节将启幕
  • 2025-10-14 2025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在京开幕 汇聚全球智慧共筑韧性农食体系
  • 2025-10-14 乌拉特后旗:麦草轮作新模式,黄土生金效益增
  • 2025-10-14 金秋丰收看河套:多元种植模式谱写现代农业新篇章

    动态

  • 2025年多项农村补贴标准上调,惠农政策更精准
  • 海南自贸港即将全岛封关 开放型经济体系成型
  • 黑龙江新能源装机超煤电 占比达57.9%创历史
  • 全国首设婴幼儿发展管理本科专业,破解托育人才短缺难题
  • 东北首届水博会沈阳开幕,智慧水利成焦点
  • 天津邮轮旅游火热 "双轮擦肩"高效通关创纪录
  • 规范旅拍市场秩序,按下行业“规范键”
  • 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成功开展大型系留点火试验
  • 暑期图书馆变身“托儿所”凸显儿童看护困局
  • 龙丽高速引客来,浙南山村夏日清凉变致富“金矿”

    市县

  • 特色产业激发乡村活力 多元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路

    三农

  • 三位长沙青年的乡村数字试验:用代码与直播唤醒锦岩村

  • 小金果撬动大产业 三江罗汉果铺就乡村“甜蜜”振兴路

  • 永兴农村创业主体破万 成乡村振兴新引擎

  • 福建柘荣:金秋稻浪翻涌 科技赋能乡村振兴

  • 广东阳春打造鳜鱼百亿级产业链,种苗供应占全国七成

  • 闽南渔村绽放世界 小簪花带来大流量

    法治

  • AI代写黑工厂曝光:论文网文沦为流水线产品,监管迫在眉睫
  • 住房租赁新规满月观察:市场秩序趋好,租客权益保障提升
  • 业主私挖300平米地下室,整楼32户房屋开裂被捕
  •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管理办法》正式实施,耕地保护进入新阶段
  • 自家安装摄像头,边界在哪里?
  • 戚薇坦诚肉毒过量致“吊梢眼”曝光医疗隐患,美容医生警示“毒王”风险
  • 深圳南山法院重判航测软件著作权侵权案
  • 斩断未成年直播利益链——三管齐下遏制MCN违规签约乱象
  • 拆穿“李鬼”:假冒账号“碰瓷”的三大案例与警示
  • 大丰警方奔袭千里追赃 反诈警示:警惕假“公检法”索要现金
领导风采 独家专访 人民之声 企业家 创业者

听宋才发老师的法学方法论有感

发布时间: 2025-02-18   浏览量: 202881
分享到微信
二维码

      北京2月18日电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研究院的研究报告和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有关专家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法学教育现有的600多个法学院当中,无论硕士生还是博士生,在阅读和写作上普遍存在比较大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由于缺乏基本方法、基本技能技巧的严格训练,致使专业文献阅读量不够,对专业领域前沿问题缺乏了解,对专业学科基础问题掌握不牢靠,难于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互融通。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既有学校和任课老师对学生阅读和写作引导不够的因素,更多的在于不少学生只注重于网络传播的快餐文化,忽视了在学习过程中的专业阅读和扩展阅读,缺少对知识面的广泛掌握和写作基本技能技巧的严格训练。应当通过《法学方法论》课程的教育教学,让硕士研究生在学位论文写作之前,就掌握必要的科研论文和学位论文的写作方法,杜绝出现学位论文写作走过场、图形式的做法。为在全国法学教育教学中发挥抛砖引玉的示范作用,近日一些高层媒体对中央民族大学首任法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广西民族大学特聘“相思湖讲席教授”宋才发进行学术专访,并在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2024级硕士生课程作业中,挑选了6篇听宋才发教授《法学方法论》课程后的体会,陆续原汁原味地予以发表。

 1738933684730691.jpg

宋才发教授系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首任院长、二级教授,

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国家民委首届有突出贡献专家。广西民族大学特聘“相思湖讲席教授”,

贵州民族大学特聘教授、内蒙古财经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听宋才发老师的法学方法论有感

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2024级2班法律(法学)硕士生 沈梓棋

      《后汉纪·灵帝纪》有云:“经师易遇,人师难遭。”单纯传授知识的老师很多,但是既传授知识又传递人生智慧的真正名师是非常难得的。幸运的是,在研究生学习生涯的第一学期,我在广西民族大学的课堂上就遇到了这样的老师——法学家宋才发教授。宋老师的授课不仅为我打开了法学学术的大门,还让我领悟到了许多为人处世的智慧。听完老师的六次课受益匪浅,以下是我听宋才发老师的法学方法论课程的几点深刻感受。

      一、授课风格独特,激发学习兴趣

      初次见到宋才发老师,他虽已满头白发,却依然精神抖擞,神采奕奕。他的授课风格独特,从不拘泥于讲台、麦克风和讲稿。无论是上午还是下午,近4个小时的授课时间,始终站立着授课且中间不休息(学生如有急需可以悄悄地出去再悄悄地进来),挥洒自如地向我们传授知识。这种授课方式,让我感受到了他全身心对教学的热情和投入,也激发了我对《法学方法论》课程学习的兴趣。在宋老师的课堂上,他总能用生动的例子和深入浅出的讲解,将复杂的法学理论变得通俗易懂。他从不照本宣科,而是注重引导我们思考,鼓励我们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的教学方式,让我在课堂上始终保持着高度的注意力和思考的热情。

      记得在第一次课堂上,宋老师为我们讲授有关著名大学与研究生教育的内容,他站在讲台上,向我们充满激情的讲课便将我深深吸引。在他的课堂上,时间仿佛被赋予了魔力,每一分每一秒都充满了知识的芬芳。他告诉我们,法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信仰和责任。他的言传身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法学的魅力和力量。在后来的课程中,宋老师更是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案例和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对法学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二、强调治学严谨,培养学术素养

      宋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始终强调治学要严谨,这是做人的升华。他告诉我们,做学问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和敷衍,必须用心去钻研、去探究。他要求我们要有“坐得住冷板凳”的精神,要有耐心和毅力去深入挖掘问题的本质和内涵。在他的影响下,我逐渐养成了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对每一个问题都力求深入理解,对每一篇文章都力求精益求精。

      宋老师非常注重培养我们的学术素养。宋老师着重为我们讲解了法学论文写作的技巧,从选题、资料准备、谋篇布局到修改推敲,都进行了全面深入地阐述。在选题方面,他强调选题的重要性,指出选题应当兼具专业性、学术性、新颖性、现实性和生命力。在资料准备方面,宋老师花了大量时间为我们展示和讲解他收集资料的方法和成果。他将一本本自己整理成册的档案、论文等资料,摆在讲台前排的桌面上让我们翻阅。他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积累资料的路径和经验,确实让我大开眼界、深受启发。对于论文的撰写,他教导我们要把问题意识贯穿全篇,注意拟定提纲、立意谋篇,确保整篇文章思路清晰、逻辑严谨、结构完整。对于论文的修改推敲,他更是强调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一篇好文章,与其说是写出来的,不如说是改出来的”。

      三、注重人格培养,传递人生智慧

      宋老师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我们的人格培养。在宋老师的课程中,我对“治学与做人”这一堂课的印象尤为深刻。在课堂之上,他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要做好文,首先要做好人,文如其人。”这句话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宋老师用自己的言传身教,诠释了人品与文品并重的道理。他强调,只有拥有好的人品、人格,才能写出好的文章,才能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宋老师还经常在课堂上分享他的人生经验和智慧。他教导我们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勇气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他告诉我们,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需要不断地坚持和努力才能到达终点。他的这些话语,像一股清泉般滋润着我的心田,让我在学术的道路上充满了信心和力量。

      四、倡导实践调研,强调学以致用

      宋老师非常注重实践调研。他告诉我们,做学问要有宽阔的眼界和恢弘的学术气度,要多关心国家大事,不能做“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理念,他在课堂上与我们分享他时常带着自己的学生和年轻老师,到老少边穷的民族地区开展乡村调查,将调研成果写成一篇篇优秀文章的经历。

      印象最深刻的是他提到他到在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边境地区开展调研后,撰写了《每座毡房就是一个固定的哨所 每个牧民就是一个流动的哨兵》的调研报告。这篇调研报告生动形象的展示了穷尽一生扎根中哈边境草原“无人区”的牧民戍边员,准确定位了他们的生存困境以及与恶劣环境抗争,并呈现于报告当中。宋老师用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帮助数以百计的义务戍边员解决了生存和发展问题。听完他的分享,敬佩之情再次油然而生。现在社会上有些人认为学习社会科学没什么用,真想让这些人也来上一上宋老师的课,让他们看看用心去做实地调研,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切实为百姓解决问题的学者是怎样的。

      五、激励追求卓越,成就更好自己

      宋老师是一位非常有追求卓越精神的学者。他不仅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还在教育领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法学人才。他的这些成就和贡献,让我深受鼓舞和启发。我以宋老师为榜样,逐渐树立了追求卓越的目标和信念。我告诉自己,要珍惜这段宝贵的研究生学习时光,努力学习、不断进步,不仅要扎实掌握法学理论知识,更要学会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我深知,只有不断学习、不断积累,才能在未来激烈的学术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总而言之,宋老师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学者,更是一位有担当、有责任感的师者。听他的法学方法论课程,既是一次非常宝贵的经历,更是一场难得的精神享受。通过这六堂课的学习,我不仅掌握了法学研究的基本知识,还学会了如何治学、如何做人。宋老师的授课风格独特、治学严谨、人格高尚、注重实践调研和追求卓越的精神,都对我产生了深远而深刻的影响。在未来的道路上,我将继续秉承宋老师的教诲和精神,努力学习、不断进步,为成为一名优秀的法学人才而不懈奋斗。



上一条: “别管我,保护好孩子” 洪水中,村支书李清学留下人生最后的一句话
下一条: 中国科学家许健民获第70届国际气象组织奖
精选
内容决策
市县月刊
市县宗旨
车辆信息
一带一路
动态
国际动态
地方动态
社会广角
金融财政
深度观察
市县
市县动态
魅力城市
生态环保
特色小镇
地方频道
三农
三农资讯
美丽乡村
一县一品
精准扶贫
农业政策
人物
领导风采
独家专访
人民之声
企业家
创业者
法治
法制建设
官场现形
法治能量
法眼观察
食品安全
文化
文学诗词
历史知识
艺术音乐
非遗传承
人文教育
科技
科技聚焦
互联网
大数据
健康中国
公益慈善
头条
高层决策
地方动态
食品安全
地方频道
中港环保
联系我们
24小时热线 010-57279123 商务合作 010-57279123 版权合作电话 010-57279123

领导决策网 领导决策月刊

Copy Right © 2018-2026 领导决策网版权 京ICP备202406678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4413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91110107MADGKT556Q